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看《刺猬的优雅》有感

看《刺猬的优雅》有感

生命的意义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死,而是死之前的那一刻你在干什么。

荷妮,我知道你准备好要爱了。

”——《刺猬的优雅》
整部片子很沉闷,片子一开始就以自我讲述的方式,说的是一个生在富贵人家的小女孩芭洛玛在做临死前的准备,她给自己规定了165天之后服母亲的安眠药自杀。

而在片子的前半部分我一直以为主角是芭洛玛,因为在她那么娇小的身躯里,竟然会有说出“重要不是死亡,也不是你几岁死,而是死的时候你在干什么”的智慧。

而相对而言,荷妮的出场就显得那么地平凡甚至于可以忽略掉,一头蓬松而散乱的头发,但是有些细节却可以显示出她的不平凡,她那盆美丽的花朵,她打开喜剧电视却将声音关掉的默然神情,都说明了她的精神世界的丰富。

而随着影片的深入,我越发地喜欢上了这个内涵丰富的“老女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法国人对日本人有着很强烈的好感(后来查了文章才知道原来原文作者曾经留学日本),这部片子在日本人格郎出现的那一刻,仿佛就是生活轨迹改变的开始。

她一句“幸福人家彼此都很类似”,他一句“而不幸人家的苦难却各不相同”,然后她的心开始沉溺,原来是有人懂她的。

而后来,当芭洛玛与荷妮第一次见面时,我以为一定会是荷妮在芭洛玛准备自杀的前一刻,告诉小女孩生的意义,死的意义以及生与死的区别。

可是,结局却是荷妮在准备要爱的前一刻,在格郎告诉她“我们可以成为朋友,甚至是任何我们想要做得事情”之后,在格郎深深地吻下荷妮的手之后,在荷妮即将走出自己刺猬般的防御之后,在荷妮满怀希望走向爱的时候,一辆车过来,然后一切美好的憧憬就这样戛然而止。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是荷妮脱下自己内心孤独而优雅的清高,换上大家所认为的门房该有的慵懒、暴躁和丑陋,然后在刺猬的伪装下独自享受着自己那一份清静和书海的神奇吗?是小女孩所谓的要拒绝命运之中早已经安排好的,要打破自己身处的鱼缸,走向精神的自由吗?
不知道,也许我还不知道真正的生命的意义吧。

可是这部电影,一个是不安分的女孩,生于富裕家庭、父亲是国会议员,聪明得可以说是天才,即便拥有看似完美的一切,却着实厌倦生活中的所有,小小眼睛已看透成人世的虚伪与空虚,被老爱大惊小怪的妈妈误认为精神异常,面对荒谬的外在世界,她为自己订了个人生目标──在十二岁生日当天自杀;一个是人见人不爱的门房,在住满达官显贵、菁英分子的高级公寓,过着隐形人般的生活,耍笨、装丑、耍粗俗,这是她每天必须谨守的本份,在掩人耳目的背后,她的心灵密室塞满胡塞尔现象学、弗洛伊德、中世纪哲学,这两个人的相遇却擦出了生命的火花。

带领我走向一番别具特色的人生的意义。

荷妮,一个又肥又丑的老女人,在遇上格朗之后,开始褪下自己的伪装,开始变得美丽、优雅和自信,她一步步地向心中的爱走去,抛去“门当户对”、抛去世俗的眼光、抛去所谓的皮囊,只留下一颗智慧的心,还记得她与格郎第一次见面时,那一句“幸福的家庭都一样,而不幸的家庭大都各异”,也许早已经注定了她与格郎的情缘,当她的朋友说出格郎家的那只母猫的名字,她马上就能猜出公猫的名字时,也许她已经开始像爱靠近。

虽然她曾彷徨、退却,认为自己又老又丑,而且脾气还不好,一定配不上格郎,可是她却勇敢地伸出自己的双臂去爱了。

爱,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不是不想爱,而是没有遇见知己吧。

其实,这部片子并没有很多炫头,很平静甚至有点枯燥,可是最后荷妮死之前说的那段话,却深深地打动我的心,这该是有怎样的豁达的生活态度呢?临死
之前还在想着笑,笑撞她的那个人该倒霉了,谁让她曾经为了一件衣服责备自己来着。

而格郎在看见荷妮的尸体后,没有大悲,只是用一种深情的眼神凝视着自己的爱人,然后脱下自己的衣服,要让荷妮走的体面一点。

而芭洛玛在看见荷妮死后,说:“原来这就是死,死就是你再也不能看见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了。


就在此刻,突然听见日本发生地震的消息,就在此刻,我的眼泪竟然止不住地往下流,就在此刻,顿悟生与死的意义毫无意义,重要的是活着,乐观而向上的活着,不管你身处何种阶层,生活现状如何。

刺猬的优雅,优雅的刺猬。

俗语曰“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又有“女为悦己者容”,所以每一个女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即使是荷妮这样的刺猬,在遇见真爱的时候,也能够优雅地张开翅膀,向爱飞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