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与桩基施工ppt
• 2、施工工艺:定位——预拌下沉——制备水泥浆——提升、喷浆、 搅拌——重复上下搅拌——清洗、移位
• 3、材料要求及截面形状:宜用425号水泥,掺灰量应不小于10%, 以12~15%为宜;宜连续,形成封闭的实体或格状结构。
• 4、适用:淤泥、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 150kP的土层。
• (2)振冲置换法
• 1)方法:在砂土和粉土中,利用振冲器冲孔,加填料振密成桩。
• 2)施工程序:定位、振冲下沉、成孔、清孔、填料、振密、成
•
桩。
•
(五)深层搅拌水泥土地基
• 1、原理:利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在地基深处,将软土与固化剂强 制拌合,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加固 土,又称为水泥土搅拌桩。
(一)换土垫层法
• 1、灰土地基:
• (1)方法:用石灰与黏性土拌和均匀,分层夯实而形成垫层层。其承 载能力可达300kp。
• (2)适用:一般黏性土地基加固,施工简单,费用较低。
• (3)材料要求:
• 1)土料:采用就地挖出的黏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内不得 含有松软杂质或使用耕植土;土料须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塑 性指数>4,颗粒≤15mm)
• 2)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含氧化钙、氧化镁愈高愈好, 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 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颗粒<5mm)
(4)施工要点:
• 1)铺设前应先检查基槽,待合格后方可施工。(地基验槽) • 2)灰土配合比满足规定,一般体积比为3:7或 2:8。(灰土配制) • 3)施工时,控制其含水量、厚度、夯打遍数。(控制因数) • 4)应先采取排水措施,在无水情况下施工。(无水施工) • 5)不得在墙角、柱墩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错缝不小于500mm,
(四)振冲法(对地基土振冲、射水、成孔、填砂石成桩)
• 1、原理:是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冲 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成孔,然后分 批填以砂石骨料形成一根根桩体,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
• 2、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 1)了解现场有无障碍,工作面是不是够用,辅助措施有没有到位。 • 2)了解现场地质情况, • 3)设置试验区,确定各项施工参数。 (2)材料要求:可用粗砂,中砂,砾砂,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等,
• 7、按制作材料分: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等。
粒径为5-50mm。 (3)主要机具:振冲器,起重机,水泵,控制电流操作台,150A电流表,
500V电压表,供水管道及加料设备等。
• 3、施工工艺
(1)振冲挤密法
• 1)方法:在中、粗砂地基中,不外加料,利用振冲器的振动使 松散砂密实。
• 2)施工顺序:对准加固点、启动吊机、振冲下沉、振冲提升、 关机关水和移位、整平场地。
接缝隙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接缝规范) • 6)灰土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并随时准备回填土。(防水) • 7)冬季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不得采用冻土。(防水) • 8)用环刀取样测量土的干密度。压实系数一般为0.93-0.95g/。(防
冻) • 9)确定贯入度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贯入度)
地基处理与桩基施工ppt
三、地基分类:
天然地基:不需人工加固处理,具有足够承载力的土层。 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达到承载力的土层。
地基处理的方法主要有:
•
换土处理:换土垫层法、强夯法、强夯置换法、排水固结法。
•
加固补强:振冲法、砂石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实水
泥土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石灰桩法。
1、按传力性质分:端承桩、摩擦桩;
• 2、按制作方式分:预制桩、灌注桩;
• 3、按预制桩沉入方法分:锤击法、水冲法、振动法、静力压桩法;
• 4、按灌注桩成孔方法分:钻孔、冲孔、挖孔灌注法、钻扩孔、
•
沉管和爆扩灌注法等;
• 5、按成桩方法分:非挤土成孔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
• 6、按断面形式分:圆桩、方桩、多边行桩和管桩等;
• 导入:用天然浅基础或仅做简单的人工地基加固仍不能满 足要求时,常用的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做桩基础。
• 桩基础的组成和作用:由桩身和承台两部分组成,桩身或 部分埋入土中,将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桩穿过软弱土层传 递到较深的地基,以解决浅基础承载力不足和变形较大的 地基问题。
• 概述
• 桩基础的分类:
2、适用:同上,加固深度10~40m,强度提高2~5倍。 3、施工机具:
1)夯锤:整体式(钢壳和混凝土)、装配式(钢板)。 2)起重设备:可用15、20、25、30、50t带有离合摩擦器的履带式
起重机
• 4、施工要点 • 1)地质勘察,制定强夯方案; • 2)现场试夯,确定施工参数(夯锤质量、尺寸、落距、夯击遍数
2、砂和砂石地基
(参照灰土地基讲解)(用砂或砂石做垫层替换基础下部的软土层)
(二)重锤夯实法
• 原理: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重复 夯击基土表面,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实心密实的硬壳,从而使 地基得到加固。
• 吊锤(1.5~3t,1.13~1.50m,C20,20mm钢底板)→落锤 (2.5~4.5m)→夯击基土(6~10遍)
等);
• 3)施工步骤为平整场地、测量放线、起重机就位、吊锤落锤、夯 坑填平、标高测量
• 4)夯击时落锤平稳,夯位准确,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 • 5)分段进行,从边缘向中央 • 6)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黏性土和新饱和填土,进行强夯时: • a、适当将夯击能量降低; • b、将夯常量差适当加大; • c、减少土内的水分。
• 特点:本法使用轻型设备易于解决,施工简便,费用较低,但布点 较密、夯击遍数多,施工期相对较长,同时夯击能量小,孔隙水难 以消散。
• 适用:地下水位0.8m以上的黏土、砂土等加固,加固深度1.2~2.0m, 强度提高可达30%。
(三)强夯法
1、原理:用起重机械吊起夯锤(8-40t),从高处(6-30m)自由落下, 迫使土层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孔障水和气体逸出,土粒 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