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复习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复习题

一、填空题1.8位二进制补码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整数范围是-128至+127,前者的二进制补码表示为10000000,后者的二进制补码表示为01111111。

2.浮点数表示中,数据的范围由阶码的位数决定,数据的精度由尾数决定。

3.已知0和9的码分别为0110000和0111001,则3的码为0110011,5的码为0110101。

4.每条指令由两部分组成,即操作码部分和地址码部分。

5.微程序顺序控制常用的两种方式是增量方式和断定方式。

6. 8086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执行单元和总线接口单元。

7.在控制器中,程序计数器()的作用是存放现行指令的地址,并有计数功能。

8.半导体动态靠电容暂存电荷原理存贮信息,而半导体静态靠双稳电路(内部交叉反馈)原理存贮息。

9.操作数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立即数操作数、寄存器操作数和存储器操作数。

10.控制器的控制方式有同步控制、异步控制和联合控制三种形式,其中异步控制方式最节省时间,同步控制方式最浪费时间。

11.某机器定点整数格式字长8位(包括1位符号位),用二进制表示最小负数的反码为10000000,最大正数的反码为01111111。

12.在数的表示范围方面,浮点比定点大。

在运算规则方面,浮点比定点复杂。

在运算精度方面,浮点比定点高。

13.已知字符A的码为1000001,则字符B的码为1000010,字符D的码为1000100。

14.74181 是一个4位运算单元,由它组成16位需使用4片和1片74182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16位并行操作。

15.存储器堆栈中,需要一个有加减计数功能寄存器作为堆栈指示器,来指明堆栈的栈顶位置的变化。

16. 8086具有20根地址线,直接寻址能力可达1。

17.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18. 组合逻辑控制器采用三级时序系统,即设置工作周期、时钟周期(节拍)、和工作脉冲时序信号。

19.一个源程序中可以包含代码段、数据段及堆栈段。

其中代码段是源程序中必不可少的,其它两个段可有可无。

20.通常控制方式可分为5种,即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和方式、通道方式、方式。

21.某机采用定点整数表示,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当机器分别采用原码、补码、反码和无符号数时,其对应的真位范围分别为:-127~+127、-128~+127、 -127~+127、 0~255(十进制表示)。

22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它包括工作周期、时钟周期、工作脉冲三级控制时序信号。

23.一次程序中断大致可分为中断请求信号产生与传送、屏蔽与判优、响应、中断处理和返回五个过程。

24. 主要用来实现的所有系统总线操作,并负责与主存储器或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

25.标号和变量所具有的三种属性分别为段、偏移量和类型属性。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A)。

A.(1011011)2 B.(142)8C.(62)16D.(10010111)2.在机器数(B)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原码B.补码C.反码D.原码和反码3.用于存放现行指令的寄存器称为(A)。

A.指令寄存器B.指令译码器C.程序计数器D.程序状态寄存器4.主存储器和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器的主要目的是(B)。

A.扩大主存储器容量B.解决主存与之间速度匹配问题C.扩大通用寄存器数量 D. 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主存速度5.运算器是由多种部件组成的,其核心部件是(D)。

A.数据寄存器B.累加器C.多数转换器 D.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6.随机存储器是指(B)。

A.在工作时内容不能改变B.以任意次序读写任意存储单元所用的时间相同C.只能以某种预先确定的顺序来读写存储单元D. 不是根据地址而是根据所存储信息的全部特征可部分特征存取7.微指令执行的顺序控制,即是确定如何形成后继地址问题,通常采用的断定方式的基本思想是(B)。

A.用微程序计数器μ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B.根据现行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和测试字段决定后继微指令地址C.用程序计数据器来产生后继地址D.通过微指令中指定的专门字段来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8.使与设备完全并行工作方式是(C)方式。

A.程序直接传送B.中断C.通道D.程序查询9.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特征是(B)。

A.微程序控制B.存储程序控制C.组合逻辑控制 D.同步控制10.指令周期是指(C)。

A.从主存储器读取一条指令的时间B.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C.从主存中读取一条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时间D.主频脉冲时间11.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C)。

A.(1011011)2B.(142)8C.(82)16D.(10010111)12.正数的机器数等于其真值的码制有(D)。

A.原码B.补码C.反码D.原码、反码、补码13.是指令部件中(D)。

A.指令寄存器B.指令译码器C.程序计数器D.程序状态寄存器14是指(D)。

A.随机读写存储器B.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C.只读存储器 D. 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5.中央处理机()是指(C)。

A.运算器B.控制器C.运算器和控制器 D. 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储器16.存储周期是指(D)。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C.访问时间D.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17.同步控制是(D)的方式。

A.只适用于控制B.只适用于外部设备控制C.所有指令执行时间都相同 D. 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18.将输入输出数据传送过程中全部工作由一个专用处理机完成的工作方式称为(D)方式。

A.直接传送B.C.通道D.处理机19.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D)。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主机和外部设备C.主机与应用程序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20.运算器是由多种部件组成的,其核心部件是(D)。

A.数据寄存器B.累加器C.多数转换器 D.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21. 若X补=111111,则其十进制真值为(C)A. -63 B -31 C. -1 D 6322. 某定点整数64位,含1位符号位,补码表示,则其绝对值最大负数为(A)A. -263 B -264 C. -(263-1) D -(264-1)23.浮点加减中的对阶是(A)A. 将较小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大的一个阶码相同B. 将较大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小的一个阶码相同C. 将被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加数的阶码相同D. 将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被加数的阶码相同24.堆栈指针的内容是(B)A. 栈顶单元内容B. 栈顶单元地址C. 栈底单元内容D. 栈底单元地址25.脉冲型微命令的作用是(D)A. 用脉冲边沿进行操作定时B. 在该脉冲宽度时间内进行操作C. 在该脉冲宽度时间内进行数据传送D. 在该脉冲宽度时间内打开数据传送通路26.在同步控制方式中(C)A. 各指令的执行时间相同B. 各指令的工作周期都一样长C. 各指令的时钟周期都一样长D. 各指令占用的节拍数相同27.在异步控制的总线传送中(C)A. 所需时间固定不变B. 所需时钟周期数一定C. 所需时间随实际需要可变D. 时钟周期长度视实际需要而定28.半导体静态存储器的存储原理是(A)A. 依靠双稳态触发电路B.依靠定时刷新C. 依靠读后再生D. 信息不再变化29.动态的特点是(C)A. 工作中存储内容动态地变化B. 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访存地址C. 每隔一定时间刷新一遍D. 每次读出后需根据原存内容全部刷新一遍30.总线的数据传输率是指(D)A. 能一次并行传送的数据位数B. 可依次串行传送的数据位数C. 可一次并行传送的数据的最大值D. 单位时间内可传送的数据位数31.总线的数据通路宽度是指(A)A. 能一次并行传送的数据位数B. 可依次串行传送的数据位数C. 单位时间内可传送的数据位数D. 可一次并行传送的数据的最大值32.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用(D)A. 立即寻址B. 变址寻址C. 间接寻址D. 寄存器寻址33.在中跟踪下一条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C)A. 主存地址寄存器B. 指令寄存器C. 程序计数器D. 状态条件寄存器34.冯诺依曼机的主要特征是(B)A. 微程序控制B. 存贮程序控制C. 组合逻辑控制D. 同步控制35.寄存器间接寻址中,操作数放在(B)A. 通用寄存器B. 主存单元C. 堆栈D. 程序计数器36.若操作数由指令中指定的寄存器给出,则寻址方式是(C)A. 基址寻址方式B.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C. 寄存器寻址方式D. 寄存器变址寻址方式37.在查询设备的有关状态,只有当状态满足条件时,才能执行数据传送。

则这种方式称为(B)方式A. 程序中断传送B. 程序直接控制C. 直接存贮器存取D. 通道控制38.串行接口是指(C)A. 主机和接口之间、接口和外设之间都采用串行传送B. 主机和接口之间串行传送,接口和外设之间并行传送C. 主机和接口之间并行传送,接口和外设之间串行传送D. 系统总线采用串行传送39.某存贮器地址线16位,按字节编址,则可编址存贮空间为(C)A. 256B B 1 C. 64 D. 140. 下列哪一个不是动态存贮器的刷新方式(C)A. 集中刷新B. 分散刷新C. 同步刷新D. 异步刷新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微程序控制方式的基本思想?答:微程序控制方式的基本思想是:(1)产生微命令的方法:将所需的微命令以代码形式编成若干条微指令,在制造时将它们存入中的一个控制存储器(型)。

执行指令时,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出微指令,即可获得所需的微命令。

(2)微程序与工作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条微指令包含的微命令控制实现一步(一个时钟周期)机器操作;若干条微指令组成一小段微程序,解释实现一条机器指令;控制存储器中的微程序能解释实现全部指令系统。

2.何谓程序中断方式?请举出两种具体的应用实例?(中断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答:当接到某个随机的中断请求信号后,暂停执行当前的程序,转去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为该随机事件服务,服务完毕后自动返回并继续执行原程序,这一过程称为中断,采用这种方式控制操作或处理随机事件。

称为中断方式。

具体的应用实例如:故障处理、中低速控制、通信、实时处理、人机对话等。

3.常见的总线分类方法有哪几种?相应地可将总线分为哪几类?答:总线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按数据传送格式分类,按时序控制方式分类,按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分类,按传送信息类型分类。

按数据传送格式,总线可分为串行总线与并行总线。

按时序控制方式,总线可分为同步总线与异步总线,或再细分为一种同步扩展总线。

按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可分为内部总线、系统总线以及各种部件内部总线。

按传送数据类型,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4.简要说明组合逻辑控制器产生微命令的方法和形成微命令的条件?答:组合逻辑控制器是通过组合逻辑电路来产生微命令的,每个微命令需要一组逻辑门电路,根据形成微命令的条件即:指令代码(操作码,寻址方式码等),时序信号(工作周期、时钟周期,工作脉冲),程序状态(中的标志位)外部请求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