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

试验室安全知识培训
一、确保操作安全
1、严格控制药品用量
严格按指定的用量进行称量, 对于极易变质失效的药品应根据试验需要适量取用, 使用前才配制溶液, 不要配制过多的备用, 避免药品失效造成浪费。

有些试验一种药品只需要很少的量, 应按实际需用量(单位g) 来称量药品, 并用小药品瓶分装。

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用量。

2、依照规范谨慎操作
试验人员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充分了解
试验使用化学药品的性状、反应条件、可能的危害, 掌握试验仪器, 尤其是玻璃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提高试验技术。

3、采取安全使用措施
使用毒性物质, 须根据药品说明书严格操作,妥善称量、转移和保管。

操作使用时应戴上手套、口罩或防毒面罩, 在通风橱中进行, 沾过毒性、致癌物的容器应单独清洗、处理。

4、对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化学品实行双人管理
对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化学品实行双人管理,双人使用,由安春艳和欧小燕进行保管和使用,房间内严禁吸烟,专人负责。

对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品试验室,配备消防器材,并学会使用,以备需要时及时使用。

对残存的有毒、有害物品和废液不随意弃置于公共场所,按有关规定集中统一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试验结束后做好残留物品的清理工作,杜绝将其带出试验室
二、熟练掌握防护方法
1、放射性防护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可以破坏细胞组织,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体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晕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
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死亡。

在试验中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的用量。

选择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在满足试验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危险性小的。

试验时力求迅速、熟练,尽量减少被辐射的时间,并应尽可能利用各种夹具、机械手来操作,以便远离辐射源,同时应设置隔离屏障。

实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好专用的防护手套、口罩,试验完毕立即洗手或洗澡。

禁止在试验室内吃、喝或抽烟。

试验室应保持高度清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试验过程中煮沸、烘干、蒸发等均应在通风柜中进行,粉末物质应在手套箱中进行处理。

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可以知道当天的接受剂量和累积剂量,以便将其控制在安全水平以下。

2、试验室化学药品安全防护
应熟悉以下试验室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

(1) 酸类( 硫酸, 盐酸、硝酸、乙酸、甲酸、草酸、苦味酸) 。

先用大量清水冲洗, 后用(4+ 1)70% 乙醇- 氧化铁(1 mol /L) 混合液洗; 眼、鼻、喉受蒸气剌激时, 也可用温水或2% 苏打水冲洗或含喉。

(2) 氰化物、氢氰酸。

皮肤接触时, 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再用硫化氨溶液冲洗。

误食时, 可吸入含5% 二氧化碳的氧气并立即送医院。

(3) 溴。

用1 体积25% 氨水+ 10 体积95% 的乙醇+ 1 体积松节油的混合液冲洗。

(4) 氢氟酸和氟化物。

用大量的冷水冲洗至伤口表面发红, 然后用5% 碳酸氢钠溶液洗, 再以甘油和氧化镁(2 − 1) 悬浮液涂抹, 用消毒纱布包扎, 或冰镇乙醇浸泡。

(5) 铬酸。

先用大量水冲洗, 再用硫化氨稀溶液漂洗。

(6) 硝酸银。

先用水冲洗, 再用5% 碳酸氢钠溶液漂洗, 涂油膏及磺胺粉。

(7) 砷及其化合物。

离开现场, 吸入含5% 二氧化碳的氧气或新鲜空气。

鼻咽喉损害用可卡因涂局部, 含碘片或用1% ~ 2% 苏打水含漱或灌洗。

皮肤受损害时涂氧化锌或硼酸软
膏。

(8) 汞和汞盐。

急性中毒早期时使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或立即给饮浓茶、牛奶、吃生蛋白和蓖麻油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9) 铅和铅化合物。

急性中毒时用硫酸钠或硫酸镁灌肠, 送医院治疗。

(10) 苯及同系物。

苯及同系物、SO2、SO3、H2S 急性中毒时进行人工呼吸, 同时输氧。

(11) 四氯化碳。

皮肤接触时, 可用2% 碳酸钠或1%硼酸溶液冲洗皮肤。

吸入时, 患者脱离现场, 给予人工呼吸、吸氧等。

3、粉尘的个人防护
(1)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

配载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
(2)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

正确穿戴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集中的部位)眼镜等:
(3)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

十天高速公路STJL6驻地办工地试验室
日期:2012.10.20









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
16








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