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简介:线损管理制度汇编**供电局**供电分局二○○六目录第一章线损管理制度1 线损管理标准…………………………………………………………………2 线损计划、指标管理办法………………………………………………………3 线损小指标管理办法…………………………………………………………4 线损管理办法………………………………………………………………5 线损管理工作流程…………………………………………………………6 线损管理的部门职责………………………………………………………7 城区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办法………………………………………………8 线损分析制度…………………………………………………………9 降损节能培训管理制度……………………………………………………10 月末及月末24时抄见电量比重率管理办法……………………………第二章生产运行管理11 年度电网经济运行方案……………………………………………………12 并联电容器运行与主变分接开关调整管理管理办法……………………13 配变低压三相负荷测试与调整管理办法…………………………………14 电网规划管理标准…………………………………………………………15 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标准…………………………………………………16 运行分析管理标准…………………………………………………………第三章经营管理17 抄核收管理制度……………………………………………………………18 报装接电管理制度…………………………………………………………19 自用电管理办法…………………………………………20 客户无功电力管理制度……………………………………………………21 用电检查管理制度…………………………………………………22 违章窃电处罚管理制度……………………………………………………23 空载变压器停运制度………………………………………………………24 农村综合变压器窃电处理的相关规定……………………………………25 用电监察管理制度…………………………………………………………第四章电能计量管理26 电能计量管理标准…………………………………………………………27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验收管理办法………………………………………28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维护、检验实施细则…………………………………29 电能计量装置资产管理办法………………………………………………30 电能计量装置检修、校验质量管理制度…………………………………31 电能计量封印管理办法……………………………………………………第五章农电管理32 低压线损管理制度…………………………………………………………33 低压线损管理工作流程……………………………………………………34 用电检查管理制度…………………………………………………………35 农电计量管理制度…………………………………………………………36 电能表故障处理及电量的追补办法………………………………………37 封钳、印模使用管理规定…………………………………………………38 计量封印模和封印钳的管理制度…………………………………………39 农电计量表计换验制度……………………………………………………40 临时用电管理制度…………………………………………………………41 报装接电管理制度…………………………………………………………42 抄核收管理制度……………………………………………………………43 漏电保护器运行管理制度…………………………………………………44 0.4kV运行管理制度…………………………………………………………45 0.4kV设备缺陷管理制度……………………………………………………46 电力抢修服务及事故处理标准……………………………………………47 农电员工考核细则…………………………………………………………48 农电工动态管理办法………………………………………………………49 农电工工资管理办法………………………………………………………第一章线损管理制度XIAN SUAN GUAN LI ZHI DU线损管理标准1 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10kV配网和400V低压配网的线损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供电分局线损管理有关的部门和班站。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个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986年1月12日发布《节约能源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能源节能1990年1149号《电力网电能损耗管理规定》能源部颁国电农[2000]261号《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考核标准(试行)》国电公司颁1982年4月5日《线损管理条例》水利电力部颁。
[2000]39号《线损管理制度》 **供电局颁。
3 管理职能3.1全局建立线损二级管理网。
分局为一级,所属部门、班站为二级。
3.2营销科为全局线损管理工作归口部门,配备一名专( 兼)责工程技术人员,管理线损工作。
3.3 一级主要职能3.3.1 负责本级线损工作的全面综合管理。
3.3.2负责本级线损工作的分析、预测、检查、总结及理论计算工作。
3.3.3 负责及时准确向上一级线损管理部门提出线损报告及业务报表。
3.3.4负责本级线损指标的分解、下达、考核和奖励。
3.3.5 负责对本级发生漏、错、丢、甩等严重经济事故(高压万kWh/千元,低压千kWh/百元)的调查、分析、处理。
3.3.6 负责本级降损措计划的制订、实施与上报。
3.3.7 负责本级线损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保管工作,包括按馈路建立设备及运行台帐、单线示意图、单条馈路线损台帐等。
3.3.8负责本级线损管理的奖惩工作,对局分配的节能奖有自主分配权。
3.4二级主要职能3.4.1 负责低压台区或馈路线损指标的完成。
3.4.2负责对低压台区或馈路的线损进行统计、分析、预测等管理工作。
3.4.3 开展经常性的降损措施,及时停运空载变压器、查处窃电等,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3.4.4 负责建立低压台区或馈路的设备台帐,绘制单线示意图,并应准确、清晰标明设备参数。
3.4.5 负责向上一级提出线损工作报告及业务报表。
3.4.6负责制定低压台区或馈路的降损措施计划,报上一级审批后予以实施。
3.4.7 负责变电站10kV级母线电量不平衡率的统计、分析及上报。
3.4.8负责局内部用电的统计、分析。
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 全局计划指标管理;4.1.1 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分解下达各部门、班站4.2 线损小指标管理;4.2.1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率;4.2.2月末及月末24点抄见电量比重;4.2.3馈路线损率超过10%的高损馈路条数,低压台区线损率超过12%的高损台区个数4.2.4追补窃电电量;4.2.5丢失、烧坏计量装置追补电量。
4.2.6电能表实抄率、电量差错率、电能表周期轮换率4.2.7馈路及主变功率因数4.2.8 10kV线路电容器可用率4.2.9变电站电容器可投运率4.2.10 变电站(所)母线电压合格率、供电综合电压合格率4.2.11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率4.2.12 电能表修调前检验率、电能表修调前检验合格率4.2.13 电能表校验抽检合格率4.3 线损统计及计算4.3 .1 线损统计的有关规定4.3.1.1营销科要依据统计法做好有关线损的统计汇总工作,应如实的反映情况,不得编造或弄虚作假。
4.3.1.2 各种报表要认真填写,数据齐全、正确、清晰并按时抄报。
4.3.1.3 电能表一律用“抄表卡片”抄录,卡片指定专人管理,长期保存备查。
抄录时应参照前几月的电量、负荷认真核实无误。
4.3.1.4变电站在抄表后,在计算电量的同时还应进行电量平衡计算,并将其结果填写在供电量月报表中,以判断电能表运行情况,当计算结果大于±2%时应分析原因并在月报中注明,由营销科报上级局安排及时处理。
4.3.2 线损统计计算工式4.3.2.1统计线损计算公式:统计线损电量统计线损率=——————— x 100%总供电量注:统计线损电量=总供电量—总售电量4.3.2.2 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率计算公式母线总输入电量—母线总输出电量母线电量不平衡率= —————————————— x 100%母线总输入电量式中母线总输入电量为10KV母线的主变对应侧电量加上母线供入电源的线路输入电量。
4.4抄表例日4.4.1 电能表的抄录是线损统计的基础,既要求准确,又要求同时。
应尽量减少供售电量抄录的时间差,以提高线损统计的真实性。
4.4.2 供电量为每月末24点由电厂、营销班站、变电站抄录,各级线损管理人员专责人校核。
4.4.3 售电量定为普通用户每月7-9日抄表;大用户为每月21日抄表。
4.5 其他4.5.1 坚持定期检查、理论分析,交流工作经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4.5.2严肃对待差错,做到三不放过,即查不到原因不放过;不查出责任人不放过;不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
4.5.3在线损工作中,严格按章办事,要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原则,实行重奖重罚。
对节能有重大贡献者,应予以奖励表彰;对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差错者,除扣发部门线损奖外还要和部门月度经济责任挂钩,如隐瞒不报,还应追究领导责任。
4.6 技术措施4.6.1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降损措施。
依据电网规划、调整电网布局、升压改造、简化电压等级、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变压器规格、容量及完善防窃电措施等项工作。
首先要对投资少、工期短、降损措效果显著的措施,抓紧实施。
4.6.2在进行电网规划设计时,应同时综合考虑节能降损措施,并参照我局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结果。
4.6.3每年应制定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计划,分别纳入技改、基建、大修等工程项目安排实施。
4.6.4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做到无功就地补偿。
分压、分区平衡。
改善电压质量,减少电能损耗。
4.6.5保证电网经济运行的措施。
4.6.5.1根据系统设备的技术状况、负荷潮流的变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及时调整运行方式。
4.6.5.2推行带电作业,维持电网正常运行方式。
4.6.5.3按照经济运行曲线,及时投撤变压器。
4.6.5.4排灌用变压器要专业化,在非排灌季节应及时撤除运行。
4.6.6有计划地逐步更换或改造高能耗变压器。
凡新购置的变压器必须是国家认可的低能耗变压器,否则不予供电。
4.6.7定期进行负荷实测和线损理论计算。
4.6.7.1 35 kV 及以上系统理论线损计算由上级局负责,10KV及以下系统由本局负责每年进行一次。
4.6.7.2对电源分布、网络结构有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计算。
4.6.7.3计算原则和方法可参照部颁《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试行)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