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俄罗斯人的“母亲河”
• 伏尔加河: 全长3600多千米, 是世界上最长的内 流河,流经东欧平 原,流量丰富,水 流平稳,航运价值 高,被称为“五海 通航”。
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一个资源大国
俄罗斯矿产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找出闪动的四大工业区名称并了解其工业部门
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
浪漫主义时期 1825年12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俄国出现了一个反动时期 。沙皇宫廷不允许芭蕾表现本国现实生活,而从国外聘请 编导排演了一批形式富丽堂皇但内容空虚贫乏的消遣性 舞剧。之后,西欧浪漫主义芭蕾传入俄国。当时明显存在 两派:消极浪漫主义,以塔利奥尼父女为代表作品有《仙 女》等;积极浪漫主义以佩罗、艾尔斯勒、休连索尔为 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海侠》、《吉赛尔》和 《菲涅拉》。
叶尼 塞河
中西伯利亚 高原 贝加尔湖
勒 拿 河
东西伯利亚 山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 极”,气温曾低到–73℃
俄 罗 斯 气 温 和 降 水 的 分 布
冬 : 长 而 寒 冷 , 夏 : 短 而 温 暖
雅库茨克气温降水分配图
降 水 少 , 夏 季 稍 多
俄罗斯气温降水分布图
降水较少,且从东西沿海向中北部递减
矿产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紧缺
重工业: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生产生 产资料的部门,容易造成污染
西
伯
利
贝 阿 铁 路 亚 大 铁 路
思 考
俄罗斯亚洲、欧洲部分的铁路网分布 存在哪些差异?
货 运 以 管 道 、 铁 路 为 主
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结构图
客 运 以 公 路 、 铁 路 为 主
发达的航空航 天及军事工业
亚洲部分重要铁路: 西伯利亚大铁路
贝阿铁路
活动
四、城市与文化
1、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集中在欧洲部分
2、主要城市 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
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重要港口
3、文化
危机时期
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自由派知识分子竭 力抹杀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而革 命民主派则公开抨击政府政策的不彻底性,要 求进一步改革。在这场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批 判的现实主义成为19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学艺 术的一个鲜明特点。然而,作为宫廷艺术的芭 蕾却落后于这个总的形势,仍然是供人消遣的 "玩艺儿"。
俄罗斯城市分布图
东欧平原
中西伯利 西西伯利 亚高原 亚平原
东西伯利 亚山地
西部是平原
东部是高原和山地
中西伯利亚高原
河找 流出 ,俄 填罗 写斯 下的 表主 。要 地 形 区 和 主 要 东
以平原、高原为主,较为平坦 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西 俄罗斯
东欧平原 乌拉 西西伯利亚 伏尔加河 尔山 平原 鄂毕河
克里姆林宫
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十月革命后,成为苏俄的,以 后成为苏联的党政机关所在地。 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了俄罗斯政府的代称。坐 落在涅格林纳河和莫斯科河汇合处的鲍罗维茨丘陵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依 亚历山德罗夫花园,东南界红场,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1367年改为石 墙。十五世纪的砖砌宫墙(周长2.5公里)保留至今。中央教堂广场上建有十 五至十六世纪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报喜教堂、伊凡大帝钟楼和多棱宫等。 1788年参议院大厦(今政府大厦)竣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建成克里姆林宫大 厦。宫墙四周有塔楼20座。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 尼古拉、特罗 伊茨克、保罗维茨、沃多夫兹沃德等塔楼,1937年,在塔楼上装置五颗克林姆 林宫红星。
形成时期 俄罗斯芭蕾的民族风格,是从19世纪30年代初 逐渐形成的。瓦尔贝尔赫是俄国第一个本民族的 芭蕾编导,他的出现打破了外国编导垄断舞坛的 局面。在1795年他编排了处女作舞剧《幸福的 忏悔》,以伤感主义情调处理神话题材。他的代 表作《新维特》表现了当时的真人真事。男女主 角身穿燕尾服和连衣裙等时装,是一次大胆的革 新,也是俄国芭蕾在反映民族题材和当代生活方 面第一次成功的尝试,18、19世纪以前,在俄国启 蒙主义者的影响下,开始形成伤感主义芭蕾这种 新体裁。
俄罗斯文学巨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国土辽阔
1、位置:亚欧大陆北部,三面临海(北-北冰洋;Biblioteka 东-太平洋;西-波罗地海)
2、范围: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地跨亚欧两洲 3、地形: (1)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以平原、高原为主,较为平坦
(3)以叶尼塞河为界,东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 和山地
4、气候:
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 (1672─1725),原名彼得· 阿列克谢耶维奇· 罗曼诺夫,是沙 皇阿列克谢· 米哈伊洛维奇· 罗曼诺夫之子,俄国罗曼诺夫王朝 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国沙皇(1682年—1725年)、 俄罗斯帝国皇帝(1721年—1725年),著名统帅,1682年即 位,1689年掌握实权。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 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 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
夏季短而温暖(北部地区属寒带气候)
二、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1、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均
2、主要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3、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4、先进的科学技术
三、发达的交通
1、交通部门齐全,种类多,铁路线和管道数量多 2、交通线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
芬兰 白俄 罗斯
波罗的海
北
冰
洋
白令海峡
太
黑 乌克兰 海 里 海
平
洋
哈萨克 斯坦
中 国
蒙 古
中 国
朝 鲜
想一想: 有人说俄罗斯是跨亚欧两大洲、 东西两半球的国家,你同意吗? 东西半球分界 线160°E
洲界线
亚洲国家?欧洲国家?
欧洲部分
莫斯科
亚洲部分
地跨亚欧两 大洲。 约1/4位于 欧洲东部, 3/4位于亚 洲北部。
首都莫斯科
• 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城市,最大的科技文化中心,莫斯 科也是座历史名城,有许多文化古迹。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
• 贝加尔湖总容积 23600立方公里,占 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 的1/5,是全世界最 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 淡水湖。科学家们曾 作过假设:若全世界 的主要河流均向贝加 尔湖注入,则约需1年 时间才能灌满,该湖 的水可供50亿人饮用 半个世纪。
贝加尔湖景观
冬季的湖面
奇特的动植物
北半球的寒极
零下五十度的西伯利亚
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位于北 纬63°16.2′,在1885年2月以-67.7℃的正 式记录获得北半球“寒极”的称号,1964 年1月又以-71℃的低温打破了原有的纪录。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冬季十分寒冷,奥伊米亚康曾 达到-73℃的低温,因而有“北半球的寒极”之称。 西伯利亚的冻土、深度可达几百米。在短暂的 夏季,表面融化变成泥沼,能吞没货车、拖拉机 等。房屋要建在深埋在土层里的高桩上,以免冻 土解冻,建筑物倾斜或下沉。所有的住宅墙都很 厚,都装有三四层门窗。放在露天的钢铁也会失 去韧性,变得像冰一样脆,容易折断。有人说, 新来的人头一次注意的自己的鼻子,鼻孔里每根 毛不出一秒钟都已冻僵,每吸一口气你都能感到 鼻毛弯腰。你能够“看”到到自己呼吸,更奇怪 的是你能够听到它变成冰。
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 列宁,本名弗拉基米 亚历山大· 谢尔盖耶维奇· 普希金1799年6 尔· 伊里奇· 乌里扬诺夫,1870年4月22日 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 -1924年1月21日,列宁是他参加革命 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 后的化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 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 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 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 党创立者、苏联建立者和第一位领导人。 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 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 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称他为“全世 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 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 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袖”。
俄罗斯航天制造中心
俄罗斯的军工产业
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的芭蕾
欧洲芭蕾经过浪漫主义的黄金时代以后,很快在西 欧和意大利衰落下来。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俄国逐渐 成为欧洲芭蕾的中心,并在芭蕾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萌芽时期 17世纪末,芭蕾传入俄国,最早是由外国演员演出的 《奥尔甫斯》,到18世纪中叶,女皇聘用法国人朗代为 贵族传授西欧礼节和舞蹈,4年后令朗代筹建并主持了 俄国第一所舞蹈学校--圣彼得堡戏剧学校。1773年,在 莫斯科教养院内设立了芭蕾舞班。1736和1776年在圣 彼得堡和莫斯科相继建立了固定的芭蕾舞团,为以后俄 国两大芭蕾中心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芭蕾 从形式到内容都明显是西欧芭蕾的翻版。
鼎盛时期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芭蕾走向衰落,复兴芭蕾的历史使命落在 俄国的肩上。从40年代起,外国舞蹈家们频繁访俄。逐渐形成 了新的学派--俄罗斯舞派。俄舞剧崇尚现实主义传统,很多早 期的作品至今仍成为俄国芭蕾保留剧目的核心:比如珀蒂帕的 《堂吉诃德》、《舞姬》,珀蒂帕将舞蹈交响化在其作品中吸 纳并发展。柴可夫斯基则是将交响音乐带入舞剧的创始者。在 柴科夫斯基逝世后由伊万诺夫重新排演的《天鹅湖》至今仍被 奉为交响舞蹈的范例。20世纪初,俄国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坛 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自己的保留剧目、表演风格和教学体系, 也涌现出一批充满革新思想的编导和表演人才。戈尔斯基和福 金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反对程式化舞台表演提倡从音乐 出发编排舞蹈。在1913年成立的永久性剧团--"佳吉列夫俄罗 斯芭蕾舞团"巡演欧美各地,影响巨大,把由俄国保存的古典传统 剧目送回欧洲,促成欧洲芭蕾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