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毒预防控制
职业中毒预防控制
中毒--人类面临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 目前,全球已登记化学物 2600 万 种;
? 其中有64 万种实现了商业用途; ? 日常接触化学商品25 万种; ? 每天有20 种新的化学物进入我们
的生活、工作的环境中; ? 我国登记生产的化学产品总数已
超过4.5 万种。
中毒--人类面临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1999.5
6
2000.5
16
192.9%
è? êy
?à í? è? êy
44
14
68
41
1999.5 2000.5
2001~2002 年全国主要中毒情况
中毒类型 年度 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 数
慢性职业中 2001
毒
2002
1166 1300
急性职业中 2001
毒
2002
农药中毒 2001
759 590 13933
? ?
877
注:2001年为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告。 职业中 毒漏报率约为 70%。
中毒控制对策
建立突发中毒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 预案所称重大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
毒有害化学品或生物物质所引起的人数众多或者社会 影响严重的突发性事件。包括:
? 中毒危害涉及50人以上或 死亡5人以上; ? 炭疽病5人以上; ? 造成环境持续污染的; ? 社会影响恶劣的;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的; ? 跨省市的中毒事件; ? 不明原因的中毒事件; ?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认定的其他中毒事件。
附录: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响应的一般程序
Staging Area 人员集结地
Staging Area 人 员集结地
Hot Line排 除区控制
线
Crowd Control Line 公众人群控制线
Command Post 指挥
部
Exclusion (Hot) Zone 危险排除作业区
Decontamination Line 污染降解区控制线
? 人类面临着化学物的威胁:
? 美国平均每人每年使用农药量 3.6 公斤; ? 我国有农药品种650 种,产品15000 多个,产量为有效成分
24 万吨,制剂100 万吨;我国人均每年农药使用量接近 1公 斤; ? 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铅8.12ug ,儿童铅中毒发病率为30% 。 ? 其他:
? 蔬菜农药污染; ? 猪肉瘦肉精; ? 家庭装修污染。
急性职业中毒形势
2002年我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205起, 590例,其中死亡112例,死亡率为19.0%; 发生慢性职业中毒1300例。其中,乡镇 企业和外资企业职业中毒明显增加,外 资企业职业中毒发病时2001年的2.1倍。 其他六类职业病568例。粗略估算,每年 我国应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 济损失达800亿元。
中毒控制对策—中毒应急救治体系
建立中毒应急救治体系 ?形成以国家、省、市级中毒应急反应中心为基础, 以中毒控制或中毒救治机构为依托的中毒应急救治 协同平台:
?中毒信息联络;
?重大事件现场处理及不明原因事件病因调查的 配合; ?建立参比实验室,控制鉴定、检测质量; ?重大中毒事件毒物鉴定、检测; ?特效解毒剂研究与协调; ?中毒控制研究的联合攻关。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8-1999急性职业中毒比较
800
47.4%
600
15.3%
400
200
67.7%
1998 1999
0 ?e êy
1998
189
1999
218
è? êy
?à í? êy
515
62
759
104
1999.5-2000.5重大急性职业中毒比较
70
54.5%
60
50 166.7%
40
30
20
10
0 ?e êy
Level A
Level B
Contamination Reduction (Warm) Zone
污染降解区
Support (Cold) Zone 支援区
Level C
谢谢大家!
的毒 责是 任全 防 !社 治
会职 共业 同中
人类面临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3年日本水俣病; ?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1972年的富山事件(痛痛病); ?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事件
基本概念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 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 急性职业中毒:因接触 各种有毒物质等因素而 引起的急性疾病。
? 属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 件。
特点
? 突发性
? 群体性
? 复杂性
? 特异性
? 不可预测性
? 慢性职业中毒:因接触 各种有毒物质等因素而 引起的慢性疾病。
? 一旦发生,很难康复; 但是合理的预防,完全 可以避免!
? 与毒物性质、存在形式、 接触时限、个人防护关 系密切
职业中毒的发病特点
1.传统的职业危害尚未控制,新危害不断产生。
2.急性职业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且 危害具有群体性,致死、致残率高,侵害劳动者 健康权益问题突出。
3.民工大量涌入城市,职业防护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健康影响难以估计和控制。
4. 一些具有风险性的产品由境外向境内转移。
5.职业病疾病谱发生变化,出现一些严重的化学品 危害事故,如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和变态 反应等新发职业病。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 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 素。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中毒: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各种有毒物质等因素而 引起的急慢性疾病。
职业中毒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