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法电子教案

国际商法电子教案

国际商法电子教案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国际商法教案(2010〜2011年第2学期)教师姓名:孙爽5、内部结构简单,经营灵活,法律限制较少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一)设立的条件根据独资企业法第8条的规定,设立独资企业须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3、有投资人申报的岀资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5、有必要的从业人员(二)设立程序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申请登记机关核准登记与企业成立(三)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p45三、意义:1、个人独资企业是西方企业发展史上最早产生、最为简单、为数众多的企业形式。

2、在日本等国家,个人独资企业不得从事银行、保险等事业。

3、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对国民经济不起主要作用。

第二节合伙企业任务1:界定“合伙”案例1:总结知识点:一、合伙的概念(一)概念:合伙是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合伙人为经营共同事业,共同出资、共享利润、共担风险而组成的企业。

(二)特征:案例分析讲解(10分钟)任务驱动结合案例教学(45分钟)1、合伙是建立在合伙合同基础之上的一种企业组织。

2、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

3、合伙是一种“人的组合”。

4、各合伙人之间存在相互代理关系。

5、合伙企业一般不具有法人资格。

任务2:如何设立合伙企业案例分析2:总结知识点:二、合伙企业的设立(一)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1、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并且承担无限责任2、有书面合伙协议(p46)3、各合伙人需实际缴付岀资4、有合伙企业名称5、有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经营条件(二)设立程序英美法系:一般不要求有政府的批准登记,但要求有合法的目的大陆法系:必须履行申请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作业布置总结消化本次课内容,预习准备下次课的内容课后总结在个人独资企业部分主要介绍性,并提出思考问题;在合伙企业部分采取新的授课方式,学生能积极参与,效果较好(一)股份的概念与特征(二)股份的表现形式一股票(三)股份的种类1 •普通股与优先股2•记名股与无记名股3 •有票面金额股与无票面金额股(四)股份的发行1•设立发行2•新股发行(五)股份的转让1•股份转让的原则与限制2•股份转让的方式四、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结构第五节有限责任公司一、有限责任公司概述(一)概念是指由一定数量的股东依法成立的,各股东共同岀资,并以其所认缴的岀资额或岀资比例对公司负责,而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企业。

(二)特征1、闭锁性2、结构简单3、资合与人合性的统一4、股东岀资不得随意转让5、股东以其岀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三)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比较相似处:法人资格;股东有限责任区别: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一)设立条件1、设立许可2、设立条件(1)具备法定的股东人数(2)达到法定的股本数(3)有合法、完备的设立行为(二)设立公司章程(三)岀资义务的履行(四)申请登记三、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和股份(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的转让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一)股东会1、股东(1)股东的概念是指拥有股份者(2)股东的基本权利(二)董事会1、组成人数2、董事资格3、董事会4、董事职责(三)监事会三、中国合同法的发展过程第二节合同的订立一、要约1、要约的概念2、要约的构成要件(1 )要约人必须明确表明愿意按要约的内容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

(2)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肯定,即应该包括拟将签订的合同的主要条件。

(3)要约原则上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除非要约人有明确相反的意思表示。

(4)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才能生效。

3、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4、要约的生效时间和法律效力5、要约的法律效力的终止(1)要约因期间已过而失效(2)要约因被要约人撤回或撤销而失效(3)要约因被受要约人的拒绝而失效二、承诺1.承诺的概念2.承诺的有效要件(1)须由受要约人对要约人做岀(2)须是对要约的回复(3)须是对要约的条件接受(4)须采用要约限定的承诺方式,除非未采用该方式并不会损害要约人的利益。

3•承诺的方式4.承诺的生效时间5•承诺的撤回理论讲解结合案例分析讲解(55分钟)是指合同一方得到的某种权利、利益、利润或好处,或是他方当事人克制自己不行使某项权利或遭受某项损失或承担某项义务。

2、法国法中的约因概念债的约因是指订约当事人产生该项债务所追求的最接近和直接的目的。

(二)当事人的缔约能力1、自然人的缔约能力n (1)中国n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n(2)英美法系n未成年人的缔约能力n――未成年人原则上没有订立合同的能力n智力不健全者和酗酒者n 智力不健全者n――订立合同的有效性取决于合同订立时该当事人的精神状况n 酗酒者(3)德国n①无行为能力n A未满7周岁的儿童n E处于精神错乱状态,不能自由决定意志n C禁治产者一一是指法院对凡因精神不健全、酒癖或浪费成性不能处理自己事务的人,宣告禁止其治理财产的制度。

n②限制行为能力人n (4)法国n无订立合同能力的人n未解除亲权的未成年人n ――解除亲权的法定程序n受法律保护的成年人理论讲解结合案例分析讲解(55分钟)n官能衰退者/因挥霍浪费、游手好闲以致陷入贫困者n2、法人的缔约能力n――国际通行做法是:应当在公司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超岀公司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无效。

(三)合同的形式n1、合同形式的分类n要式合同、不要式合同n一般均采用“不要式原则”n2、采用要式形式的作用是作为合同生效的要件n 是用以作为证明合同存在的证据3、各国法律关于合同形式的规定n (1)法国n一种是以法定形式作为合同有效的要件n 一种是作为证据要求。

(商事合同例外)n (2)德国n合同不按照法定形式办理,合同即归于无效。

n (3)英美n (4)我国n 《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四)合同必须合法n 1、大陆法系n――合同违法、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n 2、英美法系n违反公共政策/不道德的合同/违法的合同n――违反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损害我国社会公共利益、公共道德等的合同都是无效的。

(五)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必须属实n1、错误与误解n在英美法系,错误与误解是不同的概念:n错误所涉及的对象是特定的事实;n误解所涉及的认识对象是相对方的认识。

2、诈欺n —方当事人故意制造假象,虚假陈述或隐瞒事实真相,致使对方陷入误解或发生错误行为。

n法律后果:n 各国基本认为凡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蒙受欺骗的一方可主张合同无效或撤销。

3、胁迫是指以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并因此而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n法律后果:n 各国认为受胁迫一方当事人可主张合同无效第四节合同的履行一、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原则n (—)合同履行的概述n 合同履行:是指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完成其约定义务,债权人的合同债权得到完全实现的行为。

n (二)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n1、适当履行原则2、全面履行原则3、协助履行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三)合同的抗辩1、同时履行抗辩权2、先履行抗辩权3、不安抗辩权(四)合同的免责合同违约的救济方法:1、解除合同2、损害赔偿3、实际履行4、违约金一、解除合同1、解除合同的概念合同的解除,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2、解除权的行使行使解除权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种是由主张解除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作出解除合同的判决;一种是无须经过法院,只须向对方表示解除合同的意思即可。

3、解除合同与损害赔偿在解除合同能否同时请求损害赔偿,各国规定不同。

4、解除合同的后果合同一经解除,合同的效力即消灭。

我国合同法对解除合同权的规定第9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损害赔偿1、损害赔偿的概念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依法应承担的赔偿债权人损失的责任,是违约的一种救济方法。

(1)必须要有损害的事实(2)须有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3)损害发生的原因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3、损害赔偿的方法(1)回复原状(2)金钱赔偿4、损害赔偿的范围(1)大陆法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的规定――包括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和所失利益(2)英美法认为关于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 使由于债务人违约而蒙受损害的一方,在经济上能处于该合同得到履行时同等的地位。

(英)(3)我国《合同法》关于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①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②损害赔偿的范围③减轻损失原则三、实际履行1、实际履行的概念和内容(1)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2)债权人向法院提起实际履行之诉,由执行机关运用国家的强制力,使债务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

2、各国对实际履行的法律规定(1)德国法的相关规定――是对不履行合同的一种主要的救济方法(2)法国法的相关规定――实际履行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救济方法(3)英美法的相关规定理论联系实际讲解(40分钟)补充:合同的消灭1、清偿2、解除3、抵销4、提存5、免除6、混同1、清偿一般指债务人完成了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债权人的权利已经实现,因而合同关系自行消灭。

由债务人或第三人履行均可,但合同性质决定必须由债务人亲自履行的除外。

2、解除3、抵销概念: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

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

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

4、提存(1)概念:债务人在义务已到履行期,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而拒绝接受其履行,或因债务人的身份、地址不明等原因而无法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通过一定的程序将其履行义务的标的物送交有关部门的行为。

——债务人免去自己的义务,其与债权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即告消灭。

(2)提存的主体:提存人一一提存受领人(债务人)J (债权人)提存部门(公证处或基层人民法院)(3)提存的原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第四章国际货物买卖法理论讲解(75分钟)第一节货物买卖法概述一、相关概念(一)买卖法(二)买卖、买卖合同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二、买卖法的法律渊源三、《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一)《公约》的订立和基本内容概述1、该公约共分为四个部分:(1)适用范围;(2)合同的成立;(3)货物买卖;(4)最后条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