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介
了解工作世界:职业要求,工作条件和薪酬,机会及发展前途
最后进行匹配
家庭职业背景对个人职业选择的影响
工作价值观-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什么,在工作中追求什么
大学生学习心理及能力培养
学习的内容
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情感态度的学习
动力→目标→兴趣→动机
动机
定义--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大学生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
概念-由专业人员,如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或困扰,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
---心理咨询面向心理健康的存在困惑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
功能-心理咨询(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分析,引导,启发,支持,起到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战胜痛苦,促进成长的作用,心理咨询的目标是鼓励人自助,不能代替来访者去思考,改变,做决定。
遗传,生理(脑损伤等器质性病变,躯体疾病),个体因素(出生情况,自身缺陷,应对方式,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个人情感),家庭因素(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就业压力,文化冲突引起的认知失调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享受与享乐的冲突),其他因素(突发事件,灾难,家庭变故),饮食
社交恐惧症--(难以自控的状态)害怕回避陌生人
精神分裂症--妄想,幻觉(幻听,幻视),紊乱的思维和语言,兴趣减退,情感淡漠
---临床处置-药物干预,危机干预(警惕自杀)
自我意识概论
自我意识(自我分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自我的概念-由对自己进行描述的所有特征构成的集合原型
自我意识的概念-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知觉的总和
心理学简介
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区别
伪心理学(手相学,?相学,占星术)使用非科学的手段,经不起实证检验
有信众的原因积极谬误(人们只关注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巴纳姆效应(每个人都会一个很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威廉冯特,1879年出现心理学这个名字
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
心流--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做的事情或某个目标的时候,全神贯注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人际关系及其心理雪效应
人际交往的含义
动态角度-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
静态角度-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
亲和动机,成就动机,功利动机,赞许动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生涯--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
生涯规划--是对影响我们生涯发展的经济,社会,心理,教育,生理等各种因素的选择和创造,它通常建立在个体面对自我全面,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上,需要结合职业发展的一般性特点。
如Hale Waihona Puke 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兴趣,能力,价值观,资源限制
人际交往的原则
平等尊重,真诚友善,包容理解,互惠互助,
依恋理论
-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
-我们与最初的抚养者之间形成的第一段关系尤为重要,早期的关系就像一块模版,会对以后的生活打上烙印,影响着我们和配偶,子女,同事之间的相处。
恋爱可以满足两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1-无条件被人接纳
2-在所爱人心中居首位
心里越空虚或越不成熟的人,越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自己脆弱的自我价值感
原生家庭的影响
移情: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从一些重要的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希望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
强迫性重复——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特别容易与某一类的人产生深刻而强烈的互动
恋爱中关系的维持
大学生常见精神病疾病障碍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三低”---情绪低落,思维减退(认知状态),神经运动性迟缓(生理和行为症状)
(无乐趣,无希望,无办法,无精力,无意义,无用处)
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战逃反应,表现-心悸,呼吸急促或窒息感,濒死感)
广场恐惧症---不喜欢或拒绝到人多喧闹的地方,不独立,需要他人的陪伴,影响社会功能
血清素似乎与抑郁症有关
内啡肽-冷静
多巴胺-兴奋
不良情绪及其表现
持续时间过长
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范围
出现了恶性循环和无法自拔的现象
由于情绪适应不良导致严重的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
如何管理情绪
适当排泄不良情绪
-学会倾诉
-不妨痛哭
-转移注意力
-听音乐
-环境调节法
-晒太阳
改变不合理的信念(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糟糕透顶)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4-导向作用
5-自控作用
6-内省和归因(归因风格)的作用
自我意识对大学生的意义
自我意识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制约着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学业和事业获得成功的基础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矛盾;自我评价能力增强,但存在片面性;自我体验增强,但存在情绪化;自我意识发展呈阶段性
(2)性格
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了许多的社会道德含义,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后天,有好坏之分)
气质
心理的本质欲求
--被爱的欲求
--爱自己的欲求
--爱他人的欲求
循坏气质(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是其行为的动力)
活泼开朗,喜欢说话,自我中心倾向
心理特征系统(性格,气质,能力)
自我监控系统(自我认知,体验,调控)
人格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稳定性(跨时间的一致性,跨情景的一致性),独特性,社会性
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特征
自我悦纳,接纳他人
人际关系和谐
独立自尊
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人格结构与培养健全人格的方法
(1)气质
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禀性(先天,无好坏之分)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心理咨询--心理上,情绪上有了痛苦和烦恼,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性格。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1进入大学(升学,就业,恋爱,社会适应,人际关系)→进行探索互动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特点--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们矫治不良行为,理顺人格结构,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和非逻辑思维,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深化自我认知,端正处事态度,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适应能力。
结构--诱因(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哪些客体、情景和条件)+内驱力(基本,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
类型
1-根据诱因产生的来源,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根据动机产生的时间长短,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3-根据内驱力的成分,可以分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及附属动机
内部动机---源自学习活动本身,即学习者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需要外界的奖励和惩罚,活动本身就是行为的动力,反之则为外部动机。
刺激-价值观-角色理论
我们从伴侣身上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它们会影响关系的发展
初次相遇--刺激信息--年龄,性别,长相等明显的外部特征
价值观阶段--吸引力取决于彼此的态度的信念的相像程度,了解彼此的喜好和需求
角色阶段--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不同角色的行为是否一致
男女的沟通方式
完美主义调试
建立正确的观念;确立合理的评价参考体系;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
自我意识评估的意义
完善自我,发展健康自我
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自我体验,积极悦纳自我
增强自控能力,主动塑造自我
人格概述
含义: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
人格动机系统(需要,动机,兴趣)
医学标准(心理异常等同于躯体疾病,原因是脑功能失调),统计学标准(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内省经验标准(根据个人感受经验来判断--自己+观察者),社会适应标准(个人行为与社会比较)
心理活动用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异常三个词描述。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自我意识的内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结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自我认知指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体验指个体对自身的情感体验,核心内容是自我价值感
自我控制是伴随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而产生的各种各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如自理,自立,自信
自我意识的功能与作用
1-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激励学习动机的方法——积极归因
学习的联结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试误学习的应用
开车,游泳,电脑操作
行为形成技术
自发行为→强化→新行为
正强化物(类似正反馈)+负强化物(~)
行为消退技术
不予理睬,惩罚(重复)→行为消退
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试
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的关系的反映,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求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人的情绪主要来自对于生活情境的信念,评价,解释和反应,因而具体症状和心理问题是由人对事件本身和情境的解释方式造成的
主动增加积极体验
发生的事件➡️信念,观点➡️情绪反应结果
(决定情绪的不是事件而是人对于事件本身的看法)
享乐与乐趣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