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哈工大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学习指导(一) 概念与原理本章应掌握的概念有: 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更新消亡等。

基本原理有: 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对立统- -关系; 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伴生”产物。

(二) 中心内容本章中心内容分为3 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 二部分是环境问题产生及其带来的启示; 第三部分主要概括环境生态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

(三) 学习方法本章概括介绍了该学4产生的背景和渊源,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学习时须参阅其他教材或课外资料。

学习中要尽可能联系当地环境问题的实际,开展必要的课外调查,注意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练习题(一) 填空题l.人类在自身进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即2.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尚属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3.原始人类__的能力极其有限,其行为对没有影响。

4.农业文明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5.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已由_,进化为地方性的农户、牧民或城市居民,成为6.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_构成了这一7.业文明时期,是这一阶段的新的问题。

它与_时期环境的突出问题。

8.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及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已______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9.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_10.维护改善使两者间得到协调发展,是环境生态学的根本目的。

(二) 简答题l.什么叫环境问题?2.为什么说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伴生”产物?3.环境生态学的涵义是什么?4.环境生态学有哪些研究方法?5.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三) 论述题l.阐述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阐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一、学习指导(一) 概念与原理本章应掌握的概念有: 环境、环境要素、环境因子、生态因子、有效辊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温周期现象、物候、土壤、生态幅、限制因子。

应掌握的原理有:环境要素的特点及环境的功能和特性、各生态因了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二) 中心内容本章的内容可分两大邻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生物和环境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生物及其进化、环境的概念、分类、基本功能和特性。

第二部分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介绍了主要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各因子的适应,最后归纳出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三) 学习方法本章的概念、原理较多,也是以后各章的基础,要在通读全文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参考练习题重点记忆。

特别是对环境的功能、特性和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一定要充分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多联系生产实践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真理解和领会。

二、练习题(一) 填空题l.生命是适应__的种特殊的物质运动,生命的存在过程就是不断地_新环境的过程,形成生物与环境间的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2.生物的_会出现不同特征的生物体,是进化的物质基础,而外界自然条件对生物体的选择决定了3.生物演化的趋势是和4.环境按范围由小到大可分为。

5.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有变化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

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若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等于输出称为6.城市的人工物资系统和城市居民,都趋向于_________整个城市环境系统的熵值。

城市生物能_系统负熵,使系统的有序性,环境平衡就是保持7.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它的稳定性_越保持平衡。

反之,系统越简单,稳定性______ 越_保持平衡8.不同波长的光谱具有不同的性质,红光有利于的合成,蓝光有利于_____的合成。

O.- 一般阳性植物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10.植物在暗处生长,由于不能产生叶绿素,会产生_______現象,表现为不发达、很小_不发育,分化差等特征。

11.生活在不同地方的生物通过进化适应日照长短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12.光周期对植物的营养生长和休眼有明显作用,一般延长光照能使植物生长期缩短光照则生长_______ 促进芽的13.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都有温度三基点,呼吸作用的温度范围要比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__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14.恒温动物以来维持体温恒定,变温动物需要_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

15.在一定条件下,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 一定程度时,植物净光合率等于零,这时的二氧化碳浓度称为16.在水中,大部分鱼类只能用腮呼吸水中的维持生命,因此水中的_往往是水生动物的限制因子。

17.风对植物繁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和 18 根据上壤质地,通常可将土壤分为。

三大类,其中。

_最有利于__植物生长19.土:壤结构是指_结构多的土壤最有利于植物生长20.土壤水分影响土壤养分的。

21.土壤中空气的成分与大气成分___,但所含的各种气体的数量不同,一股氧气含量_____大气,二氧化碳含量____大气。

(二) 单项选题l.人类对生命起源达成的共识为( )。

A.生命随时随地可以自然发生B.生命是由“天”或“神”创造C.生命是由别的星球带来的D.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发展而来的,起源于地球上的化学进化2.最早出现的自养生物为( )。

A.蓝绿灤B.苔藓C.地衣D.草本植物3.放牧不能超过草场的承载量,采伐林木、捕鱼、持猎、采药不能超过使资源永续利用的产量,这主要受环境的( )限制。

A.整体性B.有限性C.变动性和稳定性D.显隐性和持续性4.可见光中植物吸收最多的是( )A.绿光B.红橙光C.蓝紫光D.紫外线5.某温带树种生长发育的起始温度为5C,当日平均温度达到5C到开始开花共需25 天,这段时期内的日平均温度为20C,则该植物开花所需的有效积温为()。

D.400^CB.350^CA.300C.375C6.生命存在的温度范围大约为( )。

A.-200C~ 100CB.-50C~50CC.-50~100CD.-200C~80C7.植物白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要比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 )倍。

C.10倍D.20 倍B.5 信A.2 信8.在高1山上,动物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的数目和血红蛋白数量较多,这是对( ) 的适应。

A.高山缺氧B .寒冷C.高山大风D 高山紫外线增多9.在青藏高山草甸上的蝗虫无翅,这是对( )的适应。

A.高山大风B.低温C .紫外线增强D.高山缺氧10.林冠下光照比较弱,但因: 氧化碳浓度较高,幼树仍能正常生长发育。

这符合规律。

A.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性B.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C.生态因子的可补偿性D.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三) 多项选择题l.原始地球环境为( )A 地球表面主要包围着HS、N、CH NH,及H 等还原性气体B.紫外线照射强烈C.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并且昼夜之间和季节之间的温差非常大D.没有氧和臭氧层,大气层较薄2.下列植物属于短日照的是()C.- 一品红E.蟹爪兰B.唐莒蒲A紫茉莉D.葉花3.地球表面植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为( )。

C.降水B.光照A.温度D.风B.上壤有机质的转化和分解4.土壤中風的来源途径有( )。

A.生物固氮D.人工施氮肥C.岩石风化释放氨素E.空中闪电时,高温高压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氨,随雨水进入土壤5.导致陆地植物根系缺氧的原因主要有( )。

A 植物生长不良B 干早C 土壤结构不良D 土壤含水量过高6.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规律- 一般是( )A.冬季比夏季多B.夜晚比白天多C.室内比室外多D.城市比农E.阴天比晴天多村多7.造成“旗形树”的原因主要有( )。

A.受光不均B.干早C.低温D.长年盛行单向风8.关于土壤腐殖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腐殖质是士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体化合物B.腐殖质是植物矿物质的重要来源C.腐殖质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D.土壤腐殖质是异养微生物的重要养料和能源(四) 名词解释l.环境要素2.环境3.环境因子4.生态因子5.生理辐射6.光补偿点7.光饱和点8.温周期现象9.物候10.土壤11.最小因子定律12.耐性定律13.限制因子14.生态幅(五) 简答题1.环境要素具有哪些特点?2.简述生态因子有哪些类型?3.举例说明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可分为哪几类?4.温周期对植物有哪些影响?5.水对生物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6.举例说明根据对水分的适应,植物可分哪几类?7.简述风的生态作用。

8.土壤对生物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方面?9.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10.举例说明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适应可分为哪几类?(六) 论述题l.论述环境的功能特性。

2.植物是如何适应极限温度的?3.水是如何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4.试述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5.试述盐碱士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第四章生态系统学习指导一、(一)概念与原理本章需要掌握的概念有:生态系统、能流、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金字塔、生态效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平衡等。

基本原理有: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物种结构、营养结构、时空结构);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物质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系统平衡的特征; 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形式及原因; 生态系统平衡的保持。

(二) 中心内容本章的中心内容主要包括3 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及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二部分介绍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

第三部分介绍生态系统平衡的概念、特征、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形式、原因和生态系统平衡的保持。

(三) 学习方法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中心内容,涉及的基本概念多,学习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前后各章内容,系统掌提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通过实践,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规律。

二、练习题(一) 填空题_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 _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 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按照生态系统非生物成分和特征将生态系统划分为.4.按照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将生态系统划分为_. .5.按照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程度将生态系统划分为. . . . ,6.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包括两大部分: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

其中生物组分由. .7..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 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被吸收、固定、转化和循环的。

能量和物质的这种运动状态(行为) 叫做能量行为叫___物质行为叫8.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 一种形式转变成另- -种形式,这称为__是指在自然界中,物种和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

10.以寄生的方式取食活的生物有机体而构成的食物链为、11.在营养级序列上,上一级营养级总是依赖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能满足上一营养级中少数消费者的需要,逐级向上,营养级的能量星阶梯状的递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