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速度的几种方法

测速度的几种方法



点评:激光器、传感器、计算机终端显示技术都属于高科技 ,但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圆盘的圆周运动和激光器沿半径方 向匀速运动的等时性处理问题。
八、激光扫描测车速
[例](2000年全国高考题)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
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 装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距离MN为d=10m,如图2所示。转 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 T=60s,光速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速与MN的夹角
x 0.05 3 v0 m/ s 1.5m / s T 0.1
2 2 vB v0 vBy (1.5)2 22 m / s 2.5m / s
三.光电门--测速
光电门Ⅱ Ⅱ
Ⅰ光电门Ⅰ
s
θ
L h
测出物体经过光电门处时的速度? v=Δd/ Δ t 用光电门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还能 用于哪些实验?
v x1 x2 17.9m / s t
六、多普勒效应测速法 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接收 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依据此原理, 速度的测量便转化成了频率的测量。
例如:一个观察者站在铁路附近,测得迎面匀速而来
的火车汽笛声的频率为f1=440Hz,当火车驶过他身旁
与之连接的两个 光电计时器设有画出。a 光电门 ຫໍສະໝຸດ 图9 显示屏 d00.0
P
L
光电计时器 Q M 10
N
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点还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 端滑下,光电门l、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
为5.0×10-2s和2×10-2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卡
尺数如图图11所示。 (1)读出滑块的宽度d =5.015cm。
由①②两式得
r2 r1
dT 1 1 ( ) 2 t2 t1
① 2 ri dT 1 1 r3 r2 ( ) 2 t3 t2
ti
d
T

t1t2 1.0 103 0.8 103 3 t3 s 0.67 10 s 3 3 2t1 t2 2 1.0 10 0.8 10
时间间隔相等的相邻两端位移之差: △s=gT2,即0.05×5-0.05×3=10T2 ∴T=0.1 s 频率f=1/T=1/0.1=10 Hz 又A、B间的水平距离是3格,所经时间是T,且
x=v0T∴初速度
y AC 0.05 8 vBy m / s 2m / s 2T 2 0.1
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
如果再经过△t=2.5s光束又射到小 车上,则小车的速度多大?(结果保 留两位数字)
t 解析:在△t内,光束转过的角度 = 360 15 T
则光束与MN的夹角由45°变为30°, 故车速
L1 d (tan 45 tan 30 ) v1 1.7m / s t t
后, 测得汽笛声的频率降为f2=392Hz.运用多普勒效应
可求出火车的速率。 (空气中的声速v=330m/s)
测量原理分析:设汽笛原来的频率为f,火车的速

率为u,根据多普勒效应当火车驶近观察者时,观 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
f1 ( v )f v u
,当火车驶离观
f2 ( v )f vu
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
x1
x2
x3
7.1
x4
12.5 x5 19.6
速度,可以采取哪几种方法?(图中数
字的单位是厘米)
例如:“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某记
者为了拍摄飞船升空的美好瞬间,采用照相机
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暴光
时间)是1/60s拍照,得到照片中飞船的高度
是h,飞船上“神舟六号”四字模糊部分的高
测量原理分析:
如图有两种情况:(1)当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接近N点,
(2)当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在远 离N点,则△t内光束与MN的夹角由45° L2 d (tan 60 tan 45 ) 变为60°,故车速 v2 2.9m / s t t 点评:此题的情景设计独具匠心,只有突破两大障碍:即 空间位置的对称性及△t时间应为光束与小车两次相遇的时
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
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2求:
•(
1)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汽车的速度.
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 测量原理分析:
s1 t1 0.2s 1.0s
0.2s
S1-s2
t
s2 t2 0.15s
0.15s

【解析】从题中的图2可以看出,发出超声波信号P1到接收到 1 t1 12 s 0.4 s 反射信号n1的时间为: 30 1 x1 vt1 68m 此时汽车离测速器距离为 同样可求得信号P2到接收到反射信号n2的时间为:
解析:由平抛运动规律 x=v0 T Δy=gT 2= l ∴ v0 = x/T=2l /T= 2
得到
a b c d
gl
代入数字 l = 1.25cm=1/80 m
v0 =0.70m/s
五、超声波测速
如图1所示的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
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 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2中P1、P2是 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 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
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9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
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 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从而求出物体经过这一位置 时的速度
v d t
。现利用图10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长lm左右
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
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
0.2
0.5
测量原理分析:小物快通过光电门时挡光时间 极短,根据瞬时速度定义式,小物块通过光电门1 的速度
v1 d t1
d t2
, 过光电门2的速度
v2
.若还已知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以 及木板与水平面夹角α,则还可测木板表面动摩 擦因数。
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
练习:如图所示为一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
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g=10m/s2,求:
(1)闪光频率; (2)小球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4) 抛点坐标。
测量原理分析: 解:设闪光的周期为T,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
体运动且AB间竖直高度为3格,BC间竖直高度是5格,
由上述两式解得火车的速率
u

( f1 f 2 )v 19(m / s ) f1 f 2
七、激光传感器测速
例6 (2005年高考 上海)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竖直固定 轴转动。在圆盘上沿半径开有一条宽度为2mm的均匀狭缝。 将激光器与传感器上下对准,使二者间连线与转轴平行,分 别置于圆盘的上下两侧,且可以同步地沿圆盘半径方向匀速 移动,激光器连续向下发射激光束。在圆盘转动过程中,当 狭缝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到一个激光信 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图7为该 装置示意图,图8为所接收的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横 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强度,图中Δt1 =1.0×10-3s,Δt2=0.8×10-3s。
⑴利用图8中的数据求1s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⑵说明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移动的方向;
⑶求图8中第三个激光信号的宽度Δt3。
解析 ⑴由图象得转盘的转动周期 T 0.8s 2 6.28 rad / s 7.85rad / s 角速度 ⑵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由远中心向边缘移动,(理由为:
恒定律。球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为d, 平抛高度为H。那么初速度为 。
[例] 2.某一平抛的部分轨迹如图4所示,
已知 求得
x1 x2 a y1 b
y2 c
v0
练习5.(95年高考)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
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 在平抛运动中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 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 (用l 2 gl 、g表示),其值是 0.70m/s (g取9.8m/s2).
(2)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 = 1.0 m/s,滑块通过光电门
2的速度v2 = 2.5 m/s。
5 cm 6 显示屏 7 d
00.0
P
L
光电计时器 Q 0 5 10 15 20 a 光电门 b 图9 M 10
N
11
四.用平抛运动--测速
例如:1.利用平抛运动求初速度,实验装
置如图所示。根据下述数据验证动量守
s4+s5+s6-s3+s2+s1 答案:0.86 a= 0.64 2 9T
二.频闪照相--测速
例如:如图所示,是利用频闪照相研究自由
落体运动的示意图.闪光频率为10Hz的闪光
器拍摄的照片中A球有四个像,像间距离已
在图中标出,单位为cm,可以计算出A球在
3位置的速度 2m/s .
测量原理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
图 8-2-9
点评:纸带处理方法:用平均速度计算瞬时速 度,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测量原理分析: 解析:某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对应这段时间内的平均
s3+s4 8.33+8.95 - 速度,故 vA= 2T = ×10 2 m/s=0.86 m/s 2×0.10 用逐差法来计算加速度,有 s4+s5+s6-s1+s2+s3 a= 9T2 8.95+9.61+10.26-7.05-7.68-8.33 -2 2 = × 10 m/s 9×0.102 =0.64 m/s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