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程施工方案6.12.1 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1) 熟悉图纸资料,弄清设计图的设计内容,对图中选用的电气设备和主要材料等进行统计,注意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
(2) 准备施工机具材料。
(3) 考虑与主体工程和其它工程的配合问题,确定施工方法,为了工程施工,不要破坏建筑物的强度和损害建造物的美观。
(4) 技术交底。
施工前要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
(5) 必须熟悉有关电力工程的技术规范。
准备阶段流程图如下:看图→图纸会审→提出设备、材料、加工件计划→验收入库和保管→提出设备、材料费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机具和设备的准备。
2)施工顺序由于工程中工艺、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交叉施工,故合理安排专业施工程序,解决各专业和专业工种在时间上的搭接施工,对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安全生产非常重要,电气专业施工程序在整个大程序的安排下,原则上是先配合土建预埋,后设备安装和预埋配线同步进行。
预埋工作紧跟土建施工进度。
3)专业施工特点(1)高压用电:本建筑属二类高层,其中应急照明、消防中心为、保安中心、网络中心、电梯、生活水系统、地下排水泵、新风机等电为二级负荷,其他为三级负荷,为满足本工程供电需要,由附近市电网上引来两路10KV高压电源至本工程用户变电所,两路电源10KV一工一备,设电气及机械联锁,手动投切,当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满足全部负荷。
(2)变电所:在大楼地下一层设10/0.4KV用户变电所,设高压开关柜,变压器合低压配电柜、电源电容补偿器、电能计量柜、直流配电屏。
设置3台800KVA干式变压器,三台变压器采用单母线分列运行,并设联络开关、手动操作。
所有消防及重要设备供电均设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装置,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各种消防用电设备均能手动起动,也可消防中心开停,并给消防中心返回信号,火灾时,消防中心可知节切除有关部位(区)的非消防电源,以上均通过通讯专业各层竖井或功能房间内模块转换执行。
(3)照明系统:照明配线采用导线穿钢管在墙内、吊顶内,现浇板内暗敷。
建筑物内照明分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及疏散照明,重要场所、消防控制室内、消防泵房、变配电所,地下车库等设置应急照明兼工作照明。
疏散楼梯、疏散通道、门庭、展厅和阅览室、报告厅等大空间设置主要通道设疏散指示灯,其间距不大于20m,由各层应急电源EPS供电,市电失去后持续工作时间不小于30分钟,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水泵房、变电所、配电间等专业机房设置应急照明,其照明原照度100%。
门厅、报告厅等大空间设置应急备用照明,其照明不低于原照度10%。
(4)弱电系统:电话/电脑网络通信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摄像机监视、入侵报警、门禁);公共广播兼消防紧急广播系统;地下车库智能化管理系统;大会议室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数字化多媒体会议系统;有线电视与卫星接收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电子显示屏系统。
弱电管材MT管为薄铁管,SC 为厚铁管,除图中注明外,其余均为MT20(SC20)。
线槽为加盖热镀锌线槽,注明的电话电脑网络综合布线、安全防范合用线槽400×150,自控系统主线槽为100×75,引至现场控制盘一端为2×MT25。
所有敷设的自控导线处线槽均做2:1内分隔处理,窄的一侧用于敷设电源线。
地下部分均为热镀锌SC钢管敷设,在吊平顶内明敷的MT(SC)管全部为热镀锌钢管,其余为暗敷。
(5)消防报警系统:本系统按二级保护对象进行设防,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形式,水平垂直报警管线均为ZBN-RVS-2×1.5穿MT20(SC20)暗敷。
报警系统在吊顶内穿φ15金属软管明敷,控制线路管线均为暗敷。
消防模块设在消火栓箱上部,嵌墙安装。
消防联动模块设在被控制的电气控制箱上部200mm处明装。
所有穿明敷管线、穿软管敷设的管线全部采用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6) 低压系统安全保护:本工程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才能TN—S 制,变压器低压侧主开关及母联开关均采用四级开关,N线和PE线从低压配侧开始,所有插座均设PE保护线,插座线路设漏电保护。
本工程变压器中性工作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防雷接地、总等电位联接接地、弱电设备工作接地、电梯工作接地、弱电重要机房防静电接地等利用大楼基础及承台内主钢筋构成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利用40×4热镀锌扁钢,沿基础四周敷设成环状均压环。
本工程设置总等电位联合接地(MEB)要求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及电缆保护管、建筑物内金属管、电线保护管及金属桥架、金属构件,各层楼板钢筋、PE干线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固定金属物件均须与总等电位(MEB)可靠连接,在强电井内敷设一条40×4接地扁钢作为等电位接地主干线,与底板接地系统连通,并与每层楼板内钢筋连通。
弱电井内设一根40×4热镀锌扁钢作为工作接地主干线,与底板接地系统连通,并需要零托与墙体及每层楼板内钢筋绝缘,所有插座回路均设置漏电保护开关,漏电电流整定为30mA,其它电源线路设置相应的接地保护措施。
所有配电箱内PE线均须利用导线护管与上述接地线连接。
(7)主要设备安装:高压开关柜落地安装于地面预埋有代固定的10#槽钢,低压配电屏安装于地面上预留的10#槽钢上固定。
电梯井道内设置井道检修照明,由24V供电、每隔3m设置一盏60W低压检修灯分别于机房和机坑设置双开关控制,照明为50LX电梯井道顶及底部设置检修插座。
(8)电缆与导线的敷设方式:变电所内高、低压柜的进出均采用上进、上出,电缆沿桥架敷设、变电所内10KV线路选用WDZA-YJY-10KV 型电缆,普通动力配电线路均采用WDZA-YJY-1KV型电缆,沿电缆桥架敷设。
消防及重要符合常/备用配线线路桥架分槽敷设,消防负荷常/备用配电干线采用WDZAN-YJY型电力电缆。
公共照明、疏散指示照明、消防设备电分支线路采用WDZBN-BYJ型铜芯导线,穿金属管暗敷设;地下车库采用防火线槽内敷设,其余采用WDZB-BYJ型铜芯导线,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内敷设。
从配电屏引入至楼内部分的电力及照明线路均先沿地下室托盘式电缆桥架敷设,至电气竖井内梯型桥架敷设,然后穿钢管保护沿墙埋地敷设至各层配电箱、照明箱及屋面电梯及双电箱等箱供电。
(9)防雷与接地:本工程为二类防雷建筑物。
防雷引下线暗敷,利用建筑物构造柱内过钢筋构成,每处引下为≥16的两根柱内主筋,引下线平均间距不大于18米并保证上(与飘板上避雷带钢)下(与地下基础底板内主筋)串焊正确连通,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2D。
接地装置采用建筑物桩基及承台内钢筋构成,桩基的钢筋与主筋做可靠焊接接通。
为防止击雷,在屋顶飘板上方沿外侧敷设环状避雷带,沿屋面梁装设避雷带形成不大于10m×10m(12m×8m)的避雷网格,沿机房、水箱顶部敷设一圈避雷带。
4)施工工艺整个施工过程分两个阶段,主体配合和安装调试阶段。
其中配合阶段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安装阶段,故在施工时,必须注意提前做好审图工作,与其他专业做好配合,以免安装阶段造成打架。
配合土建结构预埋,必须在浇注前认真检查,不得有漏埋现象发生,应设电气工长专门负责落实到人。
电气工程主要施工项目包括有:(1) 钢管敷设、预留洞:(2)管材敷设:(3) 电缆敷设:(4) 管内穿线(缆)工程:(5) 配电柜(盘)安装:(6) 器具安装:(7) 防雷与接地:(8) 调试。
5)管路敷设工程干、支管采用焊接钢管。
所有管材的规格必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并且要有产品的合格证和材质证明。
(1)管路敷设中,电气专业人员必须随工程进度密切配合土建工程作好予埋或予留孔洞。
电箱的位置处,都应以土建配合预留好,注意加强检查,绝不能有遗漏。
钢管暗敷设必须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必保施工技术资料及记录和工程进度同步完成,由栋号工长在自检、互检合格后向监理公司、建设单位各报一份存档,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查确认合格后,再找甲方签字,分项工程完毕后,我方要向监理公司、建设单位填报各一份存档。
(2) 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
当埋设于混凝土内时,钢管外壁可不作防腐处理,直埋于土层内的钢管外壁应涂两度沥青。
(3) 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
套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采用紧定螺钉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暗配的钢管与合(箱)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盒(箱)内壁3-5MM,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
当电线保护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对室内干燥场所,电管端部宜增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内,且电线保护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电线保护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与设备连接的电线保护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
(4)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
(5)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6)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电箱基础面50-80MM。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在于管外径的10%。
(7)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B.当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
在TN-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暗装于墙体等部位的箱盒,电气专业人员必须随工程进度密切配合土建工程做好预埋或预留孔洞。
箱口及盒子口与墙体、梁、柱、顶板等的装饰面应平齐,为保证面板及器具的牢固、方正、缩进装饰面200以上的箱盒必须进行技术处理,箱合周围必须用高标号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封堵严密,不得空鼓,箱、盒口周围必须用高标号砂浆抹平齐。
质量控制:(1)不论是电线管,盒(箱)和支架,严格做到“先防腐,后安装”。
(2)所用盒(箱),如需开孔,应用机械开孔,严禁采用气(电)焊割孔。
(3)金属线管暗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线管宜与钢筋绑孔固定,线管严禁与钢筋主筋焊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