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QC成果-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合格率—中铁
QC成果-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合格率—中铁
末端因素确认:
末端因素(一):教育、技术交底不到位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张海成
确认标准
翻阅技术交底,对现场工人进行预埋槽道施工工艺施工要点进行随机抽查。
确认情况
技术交底资料全面,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手续完善,随机抽查的工 人,对预埋槽道施工工艺要点回答95%正确。
结论 非要因
李庆凯 2018.6.25
7
拱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导致槽道移动
现场检查
检查混凝土振捣浇筑过程中T型螺栓 是否出现松动现场。
杨胜利
2018.6.16
8
拱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导致槽道移动
现场检查
检查混凝土振捣浇筑过程中T型螺栓 是否出现松动现场。
杨胜利
2018.6.16
制表人:杨阳
时间:2018年6月23日
制图人:杨阳
时间:2018年6月22日
七、要因确认
为了找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针对关联图及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了7个末 端因素,运用现场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要因验证,具体如下表:
表7-1:末端因素确认表
序号 1 2
末端因素
教育、交底不到位
槽道弯曲半径与台车模 板弧度不一致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现场测量
表8-1:对策表
序号 要因
目标
具体对策
措施
地点 完成日期 完成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模板定位开 孔尺寸偏差
大
定位孔尺 寸较T型螺 栓螺杆尺 寸大7mm
7mm的定位孔进行 封堵,重新开定 位孔。
制表人:杨阳 末端因素(二):槽道弯曲半径与台车模板弧度不一致
时间:2018年6月25日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单继国
确认标准
两者半径偏差尺寸小于2mm
确认情况
小组成员对在现场槽道弧度检查及台车模板弧度复核后,发现满足质量要 求。
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杨阳 末端因素(三):模板定位开孔尺寸偏差大
结论
要因
制表人:杨阳 末端因素(五):T型螺栓未与台车模板固定牢固
时间:2018年6月25日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杨胜利
确认标准
每根槽道用三根T型螺栓固定,螺栓与台车要拧紧。
确认情况
因槽道内的填充泡沫在槽道中间位置不方便抠出,施工工人为简化工 序,仅采用在槽道两端用两个T型螺栓固定,极易导致槽道中间位置与模板 台车密贴不好,致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槽道嵌入混凝土偏差较大。
中铁***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银西铁路甘宁段YXZQ-2标项目部QC
小组成果报告
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合格率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小组简介 三、选择课题 四、现状调查 五、设定目标 六、原因分析 七、要因确认 八、制定对策 九、对策实施 十、效果检查 十一、制定巩固措施 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时间:2018年6月25日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刘保成
确认标准
定位孔尺寸偏差不大于2mm,单根槽道定位孔在同一条圆弧线上。
确认情况
现场为方便T型螺栓安装,定位孔尺寸均适当加大2mm,单根槽道虽 在同一条圆弧线上,但T型螺栓固定后,由于孔位尺寸较T型螺栓偏
大,极易影响双组槽道在垂直线路上偏转偏差超过允许偏差。
结论
要因
制表人:杨阳
时间:2018年6月25日
末端因素(六):未定期复测台车模板弧度、定位孔尺寸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张海成
确认标准 确认情况
检查施工过程是否严格执行检查复核制度。
施工过程严格执行检查复核制度,每月定期复核定位孔尺寸及模 板台车弧度。
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杨阳
二、小组简介
1、 QC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成立时间 注册编号 注册时间 小组人数 小组活动时间 小组类型
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合格率QC小组 2018年6月1日
8人 2018年6月~2018年9月
攻关型
小组制度
(1)小组每周活动两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得小于1.5h; (2)小组定期组织成员学习,提高QC意识; (3)提倡踊跃发言,坚持按PDCA循环程序办事; (4)做好QC活动记录,积累原始资料; (5)小组全体成员出勤率要达到80%以上。
通过抽样检查做出统计调查表进行分析如下:
序号
检查项目名称
频数
频率 (%)
累计频率 (%)
A
槽道嵌入混凝土施工隧道偏内差接触网预埋1槽6道施工4质4量.问4 题调查统4计4.表4
备注
B
垂直线路偏转施工偏差
15 41.6
86
C
垂直线路方向偏差
2 5.6
91.6
D
单槽道倾斜施工偏差
1 2.8
94.4
E
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杨阳 末端因素(八):拱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导致槽道移动
时间:2018年6月25日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负责人
杨胜利
确认标准 确认情况
检查混凝土振捣浇筑过程中是否T型螺栓是否出现松动现象。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T型连接螺栓未出现松动情况,判断在浇 筑过程中槽道未移动。
结论
要因
制表人:杨阳
时间:2018年6月25日
末端因素(四):槽道组装方法不当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张彦辉
确认标准
将两根槽道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槽道间距,用扁钢焊接牢固后方可在台车上定位固定。
确认情况
现场施工时,直接将槽道用T型螺栓固定在台车模板上,未先将两
根槽道用扁钢焊接在一块,因定位孔尺寸本身较T型螺栓螺杆尺寸大,如此 操作极易造成两根槽道间距形成成“八”字形状,导致双组槽道在垂直线 路上偏转偏差超过允许偏差。
选定课题: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合格率
四、现状调查
1、2018年6月1日~6月20日,QC小组就我项目 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质量控制,组织有丰富施工 经验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已完成的和正在进行 的预埋槽道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采取现场实测的方 法,随机进行抽样检查,分别对槽道嵌入混凝土施 工偏差、单槽道倾斜施工偏差、双槽道间距施工偏 差、垂直线路方向偏差、槽道组间距偏差、垂直线 路偏转施工偏差等进行检查,共记录180个数据,合 格数据共144个,不合格数据共36个,合格率为80%。 发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槽道嵌入混凝土施工偏差大, 垂直线路偏转施工偏差大等方面。隧道预埋槽道施 工偏差示意图如下:(图4-1)
2018.6.25
4
槽道组装方法不当
现场检查
检查槽道是否先组装,组装合格后 方可在台车上定位固定。
张彦辉 2018.6.25
5
T型螺栓未与台车模板 固定牢固
现场检查
检查T型螺栓固定数量是否满足,螺 栓与台车是否拧紧。
杨胜利
2018.6.25
6
未定期复测台车模板弧 度、定位孔尺寸
现场调查
检查施工过程是否严格执行检查制 度,定位孔尺寸是否定期复核。
调查结论:从上图可以看出施工质量缺陷累计 频率在80%以上的关键因素是:槽道嵌入混凝土施 工偏差和垂直线路偏转施工偏差,是影响槽道预 埋控制施工质量的A类主要影响因素,垂直线路方 向偏差、单槽道倾斜施工偏差、双槽道间距施工 偏差及槽道组间距偏差为C类一般影响因素。
五、设定目标
由柱形图可以看出槽道嵌入混凝土施工误差 和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是影响槽道预埋控制施 工质量主要问题,高达86%,如果能将这两个问题 解决87%,即(16+15)×87%=27个,那么总的合 格点数即为:144+27=171个,槽道预埋定位精度 控制施工合格率将会提高到:171÷180=95%。
附表:合理化建议表 小组活动一览表
-1-2-3-4-6-6-7- 10 - 11 - 13 - 15 - 17 -
1、工程概况
中铁***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银西铁路甘宁段Y XZQ-2标管段范围正线起讫里程DK194+170.06~DK2 06+710,管段全长12.55Km。合同总造价15.58亿。管 段内隧道5座,共长7904.54m,占正线63%;隧道内接 触网吊柱底座采用预埋轨槽滑道(统称槽道)固定、 悬挂于隧道壁顶,接触网下锚拉线底座预埋槽道于隧 道侧壁。槽道与隧道壁整体浇筑,与接触网吊柱或附 加导线支架采用T型螺栓连接。隧道内接触网吊柱情 况见下图
确认标准
现场随机抽查施工接触网预埋槽道 定位施工工艺相关问题,90%回答正 确,查阅技术交底是否有签认。
现场抽查进场的槽道弧度,测量复 核台车模板弧度是否一致。
负责人 张海成 单继国
完成时间 2018.6.25 2018.6.25
3
模板定位孔开孔尺寸偏 差大
现场验证
现场检查台车模板定位孔尺寸,单 根槽道开孔位置是否在同一条线, 刘保成 每组槽道间距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内。
时间:2018年6月25日
末端因素(七):拱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导致槽道移动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张海成
确认标准
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随机抽查,有技术指导,有按技术要求去落实的痕迹(笔录、照 片)。
确认情况
经过现场抽查,在施工中,管理人员技术指导工作到位,每个环 节均能按照技术交底要求去指导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