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阅读成为悦读

让阅读成为悦读

馨悦读书社学习资料让阅读成为悦读古人为防虫蛀在书中放置香草,令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由此得来。

书是心灵鸡汤,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从远古世纪至现代社会,从青铜器到竹简再到纸张,书从未远离人类的生活。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萧抡又言,“一日不读书, 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缺少书的生活是苍白空洞的。

我钟爱阅读,“开卷有益”——这是父母从小就灌输的理念。

小时候《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皮皮鲁和鲁西西》陪伴我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年幼的我通过书本认识了相对新奇和陌生的世界。

少年时,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资本论》等传世巨作,内容博大精深,虽有些一知半解,但书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及精神内涵,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书中我与先贤对话,与伟人交谈,获益匪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如同一艘巨轮,承载我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护送我抵达智慧的彼岸。

成年后,阅读不单只是兴趣,更是一种习惯,习惯了从书中汲取知识、启迪心智;习惯了从书中脱离浮躁、获取宁静。

一个下午,一杯清茶,一本好书,感闻书香,细细品读,怎能不说是美事一桩?在法院工作快五年,忙碌的审判工作或许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光。

但再忙,都要挤出一些时间去阅读。

我深知阅读是创新工作的灵感来源,是创造生活的动力源泉。

我喜欢选在某个静谧的下午,倚窗而坐,手捧一本佳作,逐句欣赏,反复吟读。

浸淫在美妙的文字里,享受超然物外的感觉,自然惬意非常。

马克思《资本论》,这本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坚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念;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这位18 世纪开创三权分立学说的著名学者,用他那独特的视角和智慧的见解,为我们描述了西方民主和法治的起源和发展;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诙谐讽刺的黑色喜剧,引入了契约神圣、公平交易的概念,同时也不禁为主人公的灵敏机智拍手叫绝;亚当. 斯密《国富论》,恢弘的长篇巨著吹响了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号角,为我们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诸多好书,有如醍醐灌顶,启发思维;有如心灵导师,提升心智;有如幸福使者,增添愉悦。

不得不说,书在我的生命里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书都可谓一剂良药,促使我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其中。

在网络盛行的年代,我仍然愿意选择用传统方式去阅读,因为唯有手捧书本,才能感闻那缕沁人心脾的书香;只有通篇翻看,才能领会那些字字珠玑的深意。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的乐趣是无可比拟的,作用也是无法取代的。

用一句我信奉的名言做个结尾,“每个人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阅读与悦读,一字之差别有洞天作者:唐晓岩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中国教育报唐晓岩天津市河西区第四幼儿园党委书记、园长,河西区特级教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二期学员。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工程专家组成员,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专业特聘教授。

曾出版专著《悦读视界河西四幼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一书,曾获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首届学前教育改革积极分子等称号。

2007年,年轻的我初任园长,面临新的挑战,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使幼儿园有更好的发展?它的突破口在哪里?我立足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师资条件和硬件情况,决定选择“早期阅读特色课程研究”这一切入点,把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纳入到这一研究中来,实现园所富有个性、富有特色地发展,实现幼儿、教师、家长和园所的共同成长。

从阅读到悦读开启快乐之旅幼儿阶段是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时期。

早期阅读是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我国3-6 岁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把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习惯和初步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目标。

面对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早期阅读偏重识字的误区,我们只有正确认识早期阅读的价值,全面分析早期阅读的概念,牢牢抓住早期阅读的本质,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我园阅读特色课程是将阅读领域作为课程研究的突破口,通过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课例的实施、大型活动的开展等,将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教师的教学研究、园所文化的创建融合在一起,以此来培养幼儿终身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提高家长亲子阅读的指导能力。

因此,我们的“阅读”是“悦读”,“悦”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兴趣,“悦”读的内容强调趣味,“悦”读的过程重视快乐体验。

“阅读”与“悦读”一字之差,却体现了理念的不同。

我们幼儿园选择“悦读”的主要内容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图画书,其中有运用图画呈现的故事,有教师用文字讲述的故事,有文字与图画互动生成的故事。

图画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视觉艺术,用色彩、造型讲述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让孩子享受艺术的愉悦;文字的故事充满悬念,教师用富有幽默感和节奏感的方式讲述,让故事跌宕起伏,孩子体验到重复阅读的愉悦;文字与绘画的创意组合构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让孩子能够徜徉其中,乐此不疲地去感知多彩的生活,感悟美好的情感,体验创造的愉悦。

我们心目中的“悦”读应该具有游戏精神,应该体现回归生活,注重幼儿探究。

具有游戏精神的悦读。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生存方式。

游戏精神是儿童真正的精神,是儿童文学应具有的文本精神。

具有游戏精神的悦读,注重幼儿的自由、愉悦和创造。

我们在阅读活动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使幼儿体验和发现阅读的乐趣,鼓励幼儿自由表达,激发和保持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作品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图画书《兔子萝里》是一本本土创作的图画书,讲述了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

我们通过园本教研、课例研究等活动,把故事改编成剧本,以表演游戏的形式来呈现故事。

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演出的道具,做配乐和音效的准备,还制作了演出的门票。

回归生活的悦读。

回归生活的悦读,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注重阅读材料与生活经验的连接,引导幼儿认识生活,理解世界,理解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理解生活中的事和物,理解时间空间,理解自我,理解生命,获得生活所必要的知识,启发生活所必要的智慧。

我们的阅读课程资源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的,《汉堡男孩》中,幼儿看到了一个非常爱吃汉堡的男孩,因为只吃汉堡,他的身材变得像巨型的汉堡包,结果很多动物都想吃掉他,于是他拼命逃跑,最后汉堡男孩因为多吃蔬菜才恢复了正常。

当幼儿看到这样的情节后,觉得既好笑又意识到挑食偏食对身体产生危害,让幼儿认识到健康生活必须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

注重探究的悦读。

学前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渴望了解并试图解释周围这个未知的世界,他们乐意观察和探究周围的世界。

这种强烈的探究欲,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起点,是进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各种各样的图画书和故事书,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广博而奇妙的世界,鱼尾人身的小美人鱼,骑着扫把飞的巫婆,形态各异的恐龙…… 阅读是一个沟通过去与未来,沟通想象与现实的通道,阅读的世界里有孩子在生活中没有见过的各种各样奇妙的人和物。

这些都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

用悦读为幼儿成长奠基在悦读中彰显幼儿园文化特质。

幼儿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是最影响幼儿园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因素。

我们的办园理念是“给孩子一个有爱有梦的未来”。

据此,我们开发了“爱”、“梦想”、“未来”三个不同系列的课程。

每个系列课程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图画书,依据不同的年龄班,选取不同的图画书,完成不同年龄阶段的目标在“爱”系列课程中,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进入集体生活,对父母充满依恋,对此以图画书《像爸爸一样》、《像妈妈一样》为基点,开展以“爱”为主题的“让爱住我家”、“相亲相爱一家人”活动,激发幼儿对爸爸妈妈的爱;进入中班,孩子交往范围扩大,对幼儿园、老师、小朋友有更多的依恋,我们在图画书《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的基础上,开展以“爱”为主题的“爱在每一天”,增进同伴间的友好交往;大班幼儿认知能力在进一步加强,对环境、对祖国、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开展了以“爱”为主题的“世界充满爱”活动。

通过活动幼儿充分感受到爱的存在,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学会付出爱。

在悦读中构建园本特色课程。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载体,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心脏,承担着学前教育价值实现的重任。

我们运用“实践一评估一开发”的课程开发策略,把幼儿的发展置于课程建构的中心,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及合作性,从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几个方面来建构阅读特色课程。

阅读特色课程的基础性目标是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阅读能力的发展。

目标可以概括为爱听、会说、能演,身心愉悦。

阅读特色课程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围绕阅读关键能力构建的课程内容;二是围绕园所特点构建的系列阅读情感教育课程内容;三是围绕阅读与其他领域融合渗透的课程内容。

阅读特色课程的组织和实施的途径有活动区活动、阅读主题活动、日常生活环节活动和以阅读为主题的大型活动。

阅读特色课程的评价是一种持续的发展性评价,评价主体和内容具有多元性,既有教师对幼儿发展、课程建设的评价,也有家长对课程的评价,幼儿对自身发展的评价等。

评价过程动态化,注重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相结合。

通过悦读整合五大领域我们没有把悦读仅仅局限于语言领域,而是通过悦读实现五大领域的统整,注重各领域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加学习的意义、实用性与效率,帮助幼儿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我们把可以整合的内容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相关性内容的整合,例如在健康领域阅读有关良好习惯培养的书籍,在科学领域阅读科普读物书籍等。

如绘本《张开嘴巴,牙齿在学校里头》生动地呈现了嘴巴里的小世界,用生动的卡通牙齿形象和有趣的上学情节贯穿,让并不太容易懂的一些科学知识跃然纸上。

这个故事和健康领域高度相关,同时也是科学知识,可以将语言、健康、科学这三个领域整合起来。

第二类是用阅读的方法进行其他领域的学习,如按照动作顺序图进行动作的表达表现,按照制作图进行科学小制作;按照手工折纸图进行折纸等活动。

第三类活动是巧妙提取图画书中的部分情节和元素用于其他领域的教学,重新进行课程设计。

这类活动设计需要教师将各领域的目标融会贯通,通过自己的挖掘和创新进行领域间的整合。

如选取图画书《搬过来,搬过去》的部分情节,让幼儿看到高高的长颈鹿和鳄鱼生活在一起是怎样处理由身高差距产生的种种问题,从而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