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述税收原则

论述税收原则

经济11班陈文杰101041056
论述税收原则
税收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设计税制,实施税法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亚当·斯密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平等,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等四大课税原则。

从不同角度对斯密的税收原则予以补充,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代表人物瓦格纳提出四项税收原则: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和税务行政原则,极大地丰富了税收原则理论。

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1)所谓普遍征税,通常指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然人。

但国家处于政治,经济,国际交往等方面的考虑,给予某些
特殊的纳税人以免税照顾,并不违背这一原则;相反是对这一原则的灵活运用,
如对外交使节的税收辖免待遇几乎是一种国际惯例。

(2)所谓平等征税,通常
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

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纳
税是横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等纳税是纵向公平。

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效率包括两层意义: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等;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
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有效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调
节功能。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如果税收活动阻碍了经济发展,即使是公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

失去公平的税收也不会提高效
率。

税收不公平必然会挫伤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引致社会矛盾,从
而使社会生产缺乏动力和活力。

由于公平与效率及二者关系贯穿于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全过程,因此,现代经济学将税收原则归结为两类:公平类税收原则和效率类税收原则。

论述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有:一是税负转嫁是与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嫁引起的;二是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三是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因为课税是对纳税人的经济利益的侵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纳税人必然千方百计地将税负转移给他人,一维护和增加自身的利益。

1.前转方式。

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如果加价的额度等于税款,则商品售出后即实现了充分的转嫁。

如果加价的额度大于税款,则
不仅实现了税负转嫁,纳税人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利润,称之为超额转嫁。

如果
加价的额度小于税款,则纳税人自身仍然要负担部分税收,称之为不完全转嫁。

2.后转方式。

指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世,通过压低进货的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如对汽车销售商的课税,销售商如无法提高售价只好压低汽车进货价格,将税
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给汽车制造者,则为后转。

后转往往是通过厂商和销售商以
谈判的方式解决。

3.其他转嫁方式。

往往是前转和后转并行,即一种商品的税负通过提高销价转移一部分,又通过压低进价转移一部分,这种转嫁方式被称为混转或散转。

(一)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二)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三)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难以转嫁。

(四)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五)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我国的税负转嫁
(1)企业是市场经济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有了自身的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物质利益驱动下,利用税负转嫁机制减轻税负以获得更大的利益的动机强化了。

(2)税负转嫁是以价格的自由浮动为基本条件的,而我国价格的市场化为税负转嫁提供了充分条件。

(3)我国税制以商品课税为主体,也为税负转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只要存在税负转嫁现象,就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且可能发挥不同的效应。

因此,对税负转嫁问题不能回避和忽视,应当正视并认真对待,自觉地加以掌握和运用,利用它的积极作用,限制或防止它的消极作用。

税负转嫁仔我国是由经济体制转换带来的新问题,也是我国税收理论和实践正在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
1.税负转嫁的意义。

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消费者会因税负转嫁而增加负担,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会因税负转嫁而改变在竞争中的地位。

2.税负转嫁与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

假如原定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是合理的,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又符合公平原则,但税负转嫁可能改变预定税负分配格局,抵消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或导致税负的不公平。

因此在制定税收政策和设计税收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商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趋势,并合理选择税种,税率以及课征范围。

3.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应强化税收征管工作。

4.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处于优势,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价格管理。

垄断分为自然垄断和认为垄断两大类。

由于自然垄断具有规模越大,效益越高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国家不进行适当干预,自然垄断行业就会通过减产提价来获得超额利润。

5.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

6.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