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


力学因素)。
Ln3+颜色:
La3+(4f0)、Lu3+(4f14)具有封闭电子构型,在可见区、紫外区均 无吸收;Ce3+(4f1)、Eu3+(4f6)、Gd3+(4f7) 、Tb3+(4f8)吸收带全部 或绝大部分在紫外区,Yb3+(4f13)的吸收带出现在近红外区。它 们的4f轨道为全空、半空、全充满、半充满、或接近全空、全充
以上过程只是把稀土元素从矿石中分离出来,得到的氧 化物是混合稀土氧化物,或混合稀土盐。
1.2 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
稀土元素及其+3价态化合物的性质很相似,在自然界中 广泛共存,给分离和提纯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1.分级结晶法 依据稀土元素盐类溶解度差异的方法。 进行多次反复操作。可能反复结晶数十次,百次,甚至 上千次 才可得到符合纯度要求的产品。 2.分级沉淀法 也是依据稀土盐类的溶解度不同,加入化学试剂生产难 溶化合物,沉淀出来,再溶解、沉淀,反复多次。
3.选择性氧化还原法 对于易被氧化或还原的+3价镧系离子,可用合适的氧化 剂或还原剂改变它们的价态,使形成性质上与其它+3价离子 有明显区别的化合物,从而分离。 如Ce3+易氧化为Ce4+ ,Ce4+可形成Ce(IO3)4或Ce(OH)4 从酸性溶液中沉淀出来。
4.离子交换法 利用Ln3+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吸附强弱不同。 如在磺酸基聚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树脂(HR)上有: Ln 3+(aq)+ 3HSO3SR(s)= Ln(O3SR)3(s)+3H+(aq) Ln3+在树脂上的吸附次序是La→Lu逐渐减弱。用某种络 合剂(如Na2EDTA)溶液洗淋,洗脱顺序是Lu3+ → La 3+ .
1.1 稀土元素丰度、矿产
1.丰度 稀土元素不稀。 稀土元素从整体看,并不稀少。现探明的总储量为0.0153%, 可供开采500年。 超过Cu、Ni的含量(0.01%),Zn、Sn(0.004%)等。 含量最高的是Ce(0.00641%),最低的是天然钷(4.5×10-24%)
2.矿藏
除放射性元素147Pm(β衰变,半衰期2.5年)外,镧系元 素均以+3态存在于自然界,除Sc有单独的矿物ScSi2O7外, 它们多在自然界中彼此共生。主要为磷酸盐、碳酸盐、氟碳 酸盐和硅酸盐。目前生产中最重要的稀土矿物有:含铈组元 素矿物,如独居石[Ce,La)PO4],氟碳铈镧矿[(Ce,La)(CO3)F]等。 1987年统计:全世界探明的工业总储量为4520万吨。美国: 550万吨;印度:180万吨;其次为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 我国总储量达10472万吨,占世界总储量三分之二以上。 工业储量3600万吨,约占世界的80%。内蒙包头白云鄂博铁 矿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是铁稀土共生矿,品质高,矿种 齐全。全国20个省区找到了各种类型的稀土矿。
Ln2O3不溶于水。可溶于无机酸。溶解程度决定于制备 时的灼烧温度和元素在系列中的位置。如:La2O3在冷的 70%HClO4中,瞬时溶解;但Lu2O3则需几个小时。 金属Ce or Ce(OH)4在氧气中受热可生成CeO2, 浅黄色粉 末,不溶于碱液,也不溶于硝酸和盐酸,但能溶于浓硫酸生 成Ce(SO4)2。PrO2是很强的氧化剂。可将Mn2+氧化为MnO4Ce3+氧化为Ce4+。
2.卤化物 半水氟化物可通过氢氟酸溶液与热镧系硝酸盐溶液反应制 得。在真空中加热半水氟化物到300 ℃或在HF气氛中加热到 600 ℃脱水可制得无水LnF3. 氟化物是唯一不溶于水的镧系卤化物。其熔点很高、不吸 湿、很稳定。 从水中结晶析出的氯化物均含结晶水,对其加热得到的不 是无水物,是LnOCl。获取无水氯化物的方法有: (1)在HCl气流中加热水合氯化物,如6.7KPa,400 ℃, 36h。 (2)加热过量NH4Cl与氧化物(或水合氯化物)的混合物 Ln2O3 + 6NH4Cl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镧系离子的方法。但缺 点是生产周期长、产率低、成本高等。 5.液—液溶剂萃取法 利用不同镧系离子的配合物在有机相和水中分配系数 不同,可将各种Ln3+离子萃取分离。 上海有机所合成萃取剂P507,用来分离单一稀土的生 产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连续可得到7种99.00% ~ 99.99% 高纯度单一稀土产品。 北大徐光宪教授提出串级萃取理论,建立了串级实验 全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由计算机代替实验,进行串级 工艺的优化设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液—液溶剂萃取法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可以提高 分离效率,且可以实现连续生产。
满、半充满,在可见光下难以激发,因此它们是无色或近于无
色( Eu3+为浅粉色)。 其它三价离子,其基态和激发态能量比较接近,可吸收部分可
见波长的光而显示不同特征颜色。
Ln3+的磁性: La3+(4f0)、Lu3+(4f14)组态无成对电子,呈现逆磁性。 其它fn组态均含有未成对电子,为顺磁性。呈双峰状:
2.2 物理性质
镧系元素均为典型的金属,银白带灰光泽,介于铁和 银之间。一般是柔软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变得较硬。具有 延展性
纯稀土金属有好的导电性。在超低温下(-268.78 ℃ ) 有超导性。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一般温度下为强顺磁性物质, 具有很高的磁化率。Sm、 Gd、Dy具有铁磁性。
镧系金属原子半径变化:
3.提取 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精矿的分解,化合物的分离和纯 化,稀土金属的制备。 精矿分解主要是使稀土元素富集,在溶液或沉淀中,与 伴生元素分离。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干法以氯化法研究最多,优点是通过矿石的氯化可直接 得到稀土的无水氯化物,有利于直接熔盐电解制备稀土金属。 该过程中,磷、铁、钛、锆、硅和锡可变成挥发性的氯化物 而除去。此法可用于独居石和氟碳铈镧矿的分解,RECl3收 率可达89% ~ 93%。 另一种是碳酸钠焙烧法,适用于分解氟碳铈镧矿和独居 石的混合型矿物。600 ~ 700℃下Na2CO3与精矿反应形成 稀土氧化物,再在加热下溶解于H2SO4.
对于高熔点镧系金属(Tb、Dy、Ho、Er、Tm、Lu), 用 Ca还原氯化物适合,因为氯化物在1350~1650 ℃下蒸汽压 很高,设备要求高,多用氟化物代替。因其氟化物熔点比氯 化物高得多。 2LnF3 +3Ca 1500 ℃ 2Ln +3CaF2 或用Mg还原: 2LnF3 +3Mg 2Ln +3MgF2 对于Sm、Eu、Yb因其卤化物只能还原到二价,不能用上 述方法。可用La还原其氧化物: 2La +3Ln2O3 2Ln +3La2O3 La蒸汽压比Sm、Eu、Yb的低,可通过蒸馏分离。
6.稀土元素分组 根据硫酸复盐RE2(SO4)4 · M2ⅠSO4· xH2O(RE代表稀土金 元素,MⅠ为Na+、K+、NH4+)在饱和碱金属硫酸盐溶液中 的溶解度不同,分为两组: 常温时不溶的为铈组(轻稀土),包括La、Ce、Pr、Nd、 (Pm)、Sm 6种; 常温下微溶或可溶的为钇组(重稀土),包括Eu、Gd、 Tb、Dy、Y、Ho、Er、Tm、Yb、Lu(Sc)11种。
2.3 镧系元素化学性质
Ln系金属活泼性仅次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由La → Lu 递减。 La、Ce、Pr在空气中很快氧化;Nd、Sm、Gd氧化较 慢;其它的氧化更慢。在空气中加热到200 ~400 ℃可燃烧 生成M2O3(Ce可为Ce2O4). 镧系金属的Eө=-1.99 ~ -2.40V。其可与水作用放出氢气。 与热水反应剧烈。 镧系金属可与氢、碳、氮、卤素、磷、硫等非金属直接 化合生成相应化合物。如金属型的LnH2(Ln3+(e-)(H-) 2)和盐 型LnH3。 与碳加热生成LnC and LnC2;与 N2生成LnN and LN1-x(0<x<1);与氟形成LnF4 or LnF3.
2 镧系元素性质 2.1 镧系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
从Ce开始,电子逐一填充在4f轨道。 价电子构型为:[Xe]4f0~145d0~16s2。
Ln、Ce、Gd基态 电子构型不符合 “构造原理
1.所有最外层都是6s2,类似于碱土金属,性质活泼。 2.次外层有5d0 ~ 15s25p6,Ln+3价离子电子构型是很规则的,从La3+→Lu3+, 为4f0→4f14,最外层电均为5s25p6电结构。 3.4f 电子深藏于5s25p6壳层,对离子化学性质影响很小,Ln3+稳定,彼此化学 性质和相似。
300℃
2LnCl3 + 3H2O + 6NH3↑
无水氯化物熔点较高(600~800 )很易吸湿。
用Ca还原SmF3、EuF3、YbF3可得其二氟化物。制备其它 镧系元素的二氟化物,只能在CaF2 or SrF2 orBaF2中,用Ca 还原LnF3制取。 制备其它二卤化物的一般方法有: (1)稀土金属还原相应的三卤化物 2TmI3 + Tm 3TmI3 (2)在水溶液中以Zn-Hg齐还原Eu3+到Eu2+。 (3)用H2还原三卤化物 2SmCl3 + 1/2H2 SmCl2 + HCl (4)加热分解无水三卤化物 2SmI3 700℃ 2SmI2 + l2(g) (5)在液氨中,金属Sm、Eu、Yb与NH3反应 Ln + 2NH3 Ln(NH3)2 + H2↑ LnCl2 + NH3↑
2.4 镧系元素氧化态
镧系元素失去6s2和5d1或失去6s2或一个4f电子,而表现 为常见的稳定氧化态+3。由于4f的全空、半充满和全充满,
有些元素又有+2和+4。
Ln4+:Ce4+(4f0),Tb4+(4f7); Ln2+:Eu2+(4f7),Yb2+(4f14) Eu2+在水中可稳定存在,是最稳定的离子。 Ce4+是很好的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剂,可在水中长时间稳(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