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八下·东莞期中) 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A . 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B .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C .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D . 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2.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 镊子B . 钢丝钳C . 核桃夹D . 起子3.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 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B . 两个物体只有物态相同才可能发生扩散现象C .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D . 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4.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 . 水的凝固过程B . 海波的凝固过程C . 玻璃的凝固过程D . 蜡的凝固过程5.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B .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C .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D . 密闭容器内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6.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挂衣钩是被“吸”在玻璃上B . 挂衣钩和高压锅一样,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C . 挂衣钩挂衣服后不下滑,是因为挂衣钩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总重力D . 挂衣钩的“皮碗”内空气越少,则可挂的衣服越重7.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将重为2N的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已知匀速运动的速度v1<v2<v3 .关于测力计和物体A的描述: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N;②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如图四种情景中,同时符合以上两条描述的是()A . 静止B . 竖直向上匀速运动C . 竖直向上匀速运动D . 水平向右匀速运动8.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3m,已知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B .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30NC . 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所做额外功为60JD .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21W9. (2分) (2016九·东海月考) 甲、乙两人分别使用两套滑轮组,将同样重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所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80%和60%,甲用1min,乙用0.5min,则两人所做的功之比和功率之比分别为()A . 8:3,4:3B . 3:4,3:8C . 3:8,3:16D . 2:3,1:310.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ρ大于ρ1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小球A的质量为32gB . 小球B的质量为8gC . ρ1与ρ2之比为2:3D . ρ1与ρ2之比为24:2511.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某教师用“试管爬升”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细试管慢慢“爬进”粗试管里,如图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取决于开始时细试管插入粗试管的深度,如果插入过浅细试管就不能自动上升.若细试管的质量为15g、底面积S=1cm2 ,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则细试管开始插入的深度h0至少为多少cm,细管向上“爬升”()A . 10B . 15C . 20D . 2512.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一薄壁柱型容器重力为20N,底面积为200cm2 ,装有104cm3的水.用体积和质量不计的细线将A、B连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如图.水面上升了6.5cm,物体B的重力为6N,体积为400cm3 .若把细线剪断后,最终A、B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物体A的体积为900cm3B . 细线剪断后,水面又下降1cmC . 细线剪断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650PaD . 细线剪断后,容器对桌面的总压力变化了2N二、填空作图题 (共11题;共28分)13. (2分) (2018八上·景德镇期中) 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个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_(能/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14.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15.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有些小汽车的尾部设计有“导流板”(形状是上平下凸,如图),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________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样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地面对汽车轮胎的摩擦力,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16.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为卫星绕地球飞行的轨道示意图,卫星在飞行过程中重力对其__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当卫星运动的近地点时,其动能最________(选填“大”或“小”).17.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甲、乙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________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自重)可绕支点0自由转动.在B 点挂一个重为36N的物体,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上施加一个力,要使这个力最小,则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____,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 N.19.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所示,某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底面积为20cm2 ,将物体B 的一半浸入水中且保持静止不动时,磅秤示数为80g.将物体B全部放入水中时,通过磅秤测得总质量160g;此时测得容器内液面上升了1cm,且水不溢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________ Pa物体B对容器底壁的压力为________ N.20.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物体A重120N,物体B的体积是1dm3 ,此时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以0.2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始终浸没在水中并以原速度匀速上升,需要对A施加100N水平向左的拉力,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则此时作用在物体B上拉力功率________ W;物体B密度________ kg/m3 .21.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一根金属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B 缓慢拉起,如图甲.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与B端离开地面的高度x的关系如图乙.在B端拉起的过程中,当x=0.6m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________N,金属棒的重心到A端的距离为________ m.22. (5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所示,作出以O为支点,力F的力臂.23. (5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三、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0分)24. (2分) (2019八上·祥云期中) 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上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从普通列车的车尾超过车头用的时间为10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___m。

25. (2分) (2017八下·惠安期中) 有一种炊具叫“高压锅”.“高压锅”中的“压”字的含义指的是________(选填“压强”或“压力”);“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能源.“高压锅”能更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气压增大,沸点________”的原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6. (8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钩码重/N动滑轮重/N拉力/N钩码上升的高度/m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①40.5 2.30.20.40.80.9287.0②40.9 2.50.20.40.8 1.080.0③60.5 3.30.20.4(a)(b)(c)(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4)如果在第3次实验时自由端的拉力方向由竖直变得向右倾斜一些,则匀速提升重物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7. (8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某中学两支物理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由甲图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N,排开水的重力G排=________N,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B、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2)方案二,如图乙,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3)为了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方案________(选填“一”或“二”)的操作更加简便.然后小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18mL,如图乙;③将烧杯中18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36mL,如图丁.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②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四、计算题 (共3题;共18分)28. (10分) (2018八上·库伦旗期末)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29. (3分)(2018·海淀模拟) 请阅读《太空快递员》并回答下列各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