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埃及初中地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
说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收集和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通过对埃及经济的分析,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走近国家”之后的第二个国家,在了解和学习第一个国家日本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本节教材包含“地跨两洲”、“沙漠广布”、“发展中的工农业”、“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四部分,前两部分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后两部分属于人文地理范畴,四部分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和因果关系:“地跨两洲”主要是指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沙漠广布”主要是指埃及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发展中的工农业”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业”主要是指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主要经验和特点,是
工农业、旅游业、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的突出反映,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是沙漠广布,而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又影响工农业和旅游业等人文地理特征的形成。
按照以上逻辑,理清知识层次和教学思路,可以充分利用本节教材中的景观图片和正文、地图,相互补充,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尼罗河、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经济。
难点:埃及经济发展与自然、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
“导”: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时约3分钟)
师设问:我们都知道的历史常识,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今天,我们就来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埃及这个神秘的国度,看看他们为什么会拥有悠久的历史,创造出灿烂的文化,遗留下众多的文化古迹,探索大自然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奥秘。
运用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尼罗河风光”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埃及自然与人文魅力,激发探究兴趣。
活动2【活动】“学”
“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用时约12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埃及的概况:重要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气候、首都、种族民族、语言、宗教,了解埃及的工农业和旅游业等经济发展状况,体会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发展的重要作用。
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任务一:个体独立学习(独学),完成自主学习单内容。
(教师提前编印,课前发给学生)
读“埃及地形分布”图、“苏伊士运河”图、“埃及矿产和物产分布”图和“埃及主要名胜古迹分布”图,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结合阅读课文,填图填空,完成以下任务:
一、地跨两洲
1、在填充图上填注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开罗、利比亚、苏丹。
2、埃及大部分位于————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半岛属于————洲,因此埃及是地跨————两洲的国家。
3、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海与————海,沟通————洋与————洋是世界著名运河,也是————洲与————洲的分界线。
4、埃及90%以上是————人,多信奉————教,官方语言为————语,首都是————。
二、沙漠广布
1、埃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700之间,以————地形为主,沙漠地区占———%。
尼罗河下游的————和尼罗河入海处形成的————是埃及最繁荣富庶的地区。
2、埃及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是————气候,气候特征是————。
北部地中海沿岸少部分是————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是————。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1、农业主要分布在灌溉便利的————和————地区,农作物以————最为著名。
2、埃及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政策,工业发展较快,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食品等,————工业地位突出。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1、在埃及主要名胜古迹分布图上找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孟菲斯、卢克索。
2、埃及的文物大多沿————分布,参观这些景点,可以选择————等交通工具。
任务二:小组互助学习(互学),探究以下问题:
1、试描述埃及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说埃及和苏伊士运河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2、试分析说明,埃及为什么沙漠面积广大?为什么埃及人民称尼罗河为“生命之河”?
3、埃及的长绒棉为什么会在世界上以品质优良而负有盛名?
4、搜集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你所了解到的埃及的悠久历史遗迹和灿烂的文化?
活动3【活动】“展”
“展”: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团队智慧。
(用时约10分钟)
在小组互助学习的基础上,请各小组同学选派代表,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多种方式,以完成任务二为主,展示小组互助学习的成果。
活动4【讲授】“点”
教师精讲点拨,归纳梳理。
(用时约10分钟)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重点分析:埃及的位置,决定了主要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主要是维度位置),使埃及气候炎热干旱,沙漠广布;也决定了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是亚非陆路交通要冲,大西洋与印度洋海上航线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主要是海陆位置)。
而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使浩瀚的沙漠中出现了绿色长廊,哺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苏伊士运河与尼罗河,沙漠与绿洲,独特的环境景观和自然条件,深刻地影响着埃及古代和现代的生产的发展,文明进步。
埃及人民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促进了经济发展。
活动5【练习】“练”
“练”: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用时约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
B.苏伊士运河西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C.埃及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
D.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联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
2.根据下图某国及其相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运河B是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
B.图中河流D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C.A沿岸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D.图示区域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
3.埃及的农耕区、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A.地中海沿岸
B.红海沿岸
C.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区
D.西奈半岛
4.下列有关埃及经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主要农产品有棉花、小麦、玉米、甘蔗和水果等
B.石油工业地位非常突出
C.苏伊士运河成为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D.尼罗河谷地是世界上稻米的主要产区
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
求
(1)A为_______河,自_______向_______(方向),注入B______ _海。
(2)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它沟通了地中海和C_ ________;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港口E为__________。
(3)图中F是__________(国家);D是_________半岛,属于____ ____洲。
(4)图中穿过的一条重要纬线(虚线)是_________________。
(5)埃及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当B沿岸地区处于温和多雨的季节时,A河处于_________(汛期、枯水期)。
(6)由图例可看出埃及主要的矿产是________,主要农产品是____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