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羊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肉羊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内蒙古####################旗####################苏木巴尔虎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呼伦贝尔肉羊养殖基地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旗巴尔虎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4、负责人:浩毕斯嘎拉图5、建设地点:####################旗####################苏木白音贡嘎查6、项目申报单位:####################旗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7、投资规模及构成:总投资404万元,其中:肉羊养殖育肥生产牧场建设投资376万元;牲畜交易市场(公益性项目)建设投资28万元。

8、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04万元,需要国家财政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建设资金解决268万元,牧民自筹资金136万元。

9、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建立现代化、规模化肉羊生产示范项目,同时采用接冬羔生产技术,育肥羔羊在春节就可以出栏,补充春夏季市场新鲜羊肉的供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增加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壮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实力,彻底改变草原牧区畜牧业生产粗放分散经营的局面,搞专业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畜牧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配合建设一座牲畜交易市场,方便牧民牲畜出售,规范牲畜市场交易,有力推动草原牧区畜牧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0、建设期限:该项目于2010年5月开始投资建设,当年之内可以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同时引进2000只基础母羊投入正常生产。

项目的经济效益计算期为10年。

二、项目财务评价与风险分析项目建成达到设计规范满负荷生产期时,每年饲养2000只优质呼伦贝尔肉羊基础母羊,每年可出栏育肥肉羊1400只,出售育成母羊540只。

年销售收入达到102.4万元;年总成本费用66.19万元,年利润总额30.57万元,年所得税7.64万元,年净利润为19。

49万元。

投资利润率17.57%,投资利税率18.96%。

项目国家财政投资内部收益率15.26%,高于一般社会基准收益率10%,净现值117.63万元(基准贴夙率为8%),动态投资回收期5.3年(含一年建设期)。

根据上述各项经济指标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项目是可行的。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促进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编制。

主要依据的文件:1、农业部《关于加快高速畜牧业结构的意见》2、《呼伦贝尔草原保护与生态型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0)》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2007年1月31日)”4、《财政部关于做好2009年中央财政专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09]53号)5、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做好2009年财政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的通知(2009)10月20日)四、综合评价结论该项目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政府要求。

采用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技术,彻底改变传统靠天放牧养畜方式,加大牧草贮备能力,提高冬春季节饲草饲料补饲水平,采取以舍饲和半舍饲为主的生产方式,走合作化经营之路,搞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肉羊等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设规模适度,建设条件可行。

项目建成后促进当地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繁荣地方经济。

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可行性一、项目背景发展畜牧是我国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也是适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选择。

在呼伦贝尔市“十一五”规划建设期间,加速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形成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畜牧业产业化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全市肉、奶等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并从根本上遏制草原生态恶化,进而形成带动呼伦贝尔市草原牧区和整体经济发展的支产业,####################旗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地处呼伦贝尔草原腹地,这里的天然草牧场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生产条件非常优越。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草原牧区的畜牧业生产一直没有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

畜牧业生产基地设施简陋,生产技术落后,特别是暴风雪等灾害发生时,牲畜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加之超载放牧等不合理的利用和草原建设资金缺乏,投入少、索取多,造成天然草原大面积沙化、退化。

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已成为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根据呼伦贝尔市委关于调整和理顺社会与发展思路,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发展草原生态型绿色产业的要求,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草牧场,改变生产经营方式,走专业化,规模化路子,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逐步达到集约化经营目的。

####################苏木位于####################旗南部地区,是牲畜头数最多的苏木,2009年畜牧头数达到40万头数(只),畜牧业生产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全苏木绵羊36万多只,畜牧业生产以牧户经营分散的个体饲养为主,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特别是一些肉羊养殖户,大部分分布在####################苏木境内所以肉羊养殖也在####################苏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肉、奶作为全价益补食品,对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体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自治区党委政府也非常重视肉、奶业的发展,呼伦贝尔市全区肉羊、奶牛养殖区,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产业发展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广大牧民的积极性,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所以项目建设势在必行。

二、必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的需要。

####################旗草原面积大,牧草品种丰富,质量好。

但是草原退化程度非常严重,特别是人口较密集地区草场退化更为严重。

草场退化主要原因是气候自然因素和人为不合理开发利用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

草原生态的恶化,草牧场产草量降低,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加大天然草原保护力度,改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和增加草场改良面积,永荷呼伦贝尔天然草原的“绿色”。

彻底改变落后经营状态的管理。

长期以来,牧区一直延续着逐水草而牧的靠天养畜的传统落后经营方式,基础设施简陋,受自然灾害的威胁大,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益不高。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加强以草场保护为主的基础建设,改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搞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建立畜牧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进行生产,以草定畜,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

同时以其示范作用,提高了牧民畜牧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全旗乃至全呼伦贝尔地区草原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促进当地牧民致富的需要。

通过现代化、规模化畜牧场的建立和牧民专业合作社,彻底改变了嘎查内牧民单一分散经营的不利局面。

在牧民合作组织中牧民有组织、有安排进行牧业生产,合理开发利用天然草场资源,改变落后的经营方式,提高牧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牧民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使嘎查内的贫困牧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达小康的道路。

三、可行性基础条件好,白音贡嘎查草原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条件好,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以畜牧生产为主,积累了丰富的养畜经验;嘎查内的牲畜数量较多,发展规模化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非常优越。

方案可行:成立牧民专业合作社,广大牧民自愿组织起来合作生产,方便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改善牧民的经济地位,维护了牧民的权益,使牧民可以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政策优惠,####################旗政府非常重视畜牧业生产,根据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规模低化、集约化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国家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使边疆草原牧区的少数民族牧民在短期内达到整体脱贫的目标。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一、有利条件白音贡嘎查现有可利用草牧场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嘎查内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这里的牧民一直从事畜牧业生产,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经验丰富,积极性很高,因此,在白音贡嘎查发展现代化、规模化肉羊生产条件非常优越。

二、制约因素1、地域偏远,信息闭塞,文化教育条件差,牧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低,牧民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落后,畜牧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滞后。

2、国家投入少,牧民自筹能力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简陋,生产方式落后,始终未脱离依附于自然的粗放经营方式,以放牧为主,靠天养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

3、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方案上述各种制约因素也就是造成白音贡嘎查牧民贫困的根本原因。

为了使这里的牧民尽快摆脱贫困,首先要加强牧民的科技培训工作,提高牧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提高牧民的商品意识,成立牧民专业合作社,把贫困的牧户组织起来,统一安排,同时建立规模化、现代化畜牧养殖场,以其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牧民的科学养畜技术水平,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幅度增加畜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条件一、项目区概况1、地理位置####################旗地处内蒙古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7°20″-49°50″,东经117°45″-120°15″。

土地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地土地面积的80%草地资源的优势,为肉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自然资源####################旗地形以坦荡的高平原为主,境内土壤类型以栗钙土、风沙土为主,尚有少量甸土及盐碱土,气候条件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风雪频繁,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在6-8月,年均降水量268 mm、年平均气温-4℃左右,无霜期95 -115天。

为肉羊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

3、社会经济状况新左旗2个镇3个苏木,2008年统计,全旗总人口40910人,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2亿元,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6376元;全旗牲畜总头数133万头(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3823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8115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1838万元;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24896万元;全年公路货运量完成35万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