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9~10年寄生虫总结完整版

09~10年寄生虫总结完整版

寄生虫总结阅读笔记:红色部分:历年考题涉及的内容红色部分:历年考题中比较重要的内容蓝色部分:是课上老师强调的比较重要的内容蓝色部分:是老师强调的重要的概念or是历年考试的大题例题黑色部分:了解就可以的内容(为了保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黑色部分:原理,概念,专用名词和标题等等绿色部分:备注灰色部分:貌似大课没有讲,实习课时候讲过考试的时候有的题型会是英文的,本总结里面用的都是中文,所以最好尽可能的掌握总结中出现过的英文名词。

根据历年考试经验,题目大多出自于应试指南,所以该练习册很有参考价值。

总体上寄生虫内容还是比较少的,用两三天的时间复习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加油,祝考出理想的成绩~第一节总论1.Notes on the Powerpoint1. 医学寄生虫学分为: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2. TDR、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种寄生虫病: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丝虫病(filariasis)锥虫病(trypanosomiasis)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3.我国建国初期五大寄生虫病: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丝虫病(filariasis)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4. 概念:寄生现象(parasitism):两种生物间共同生活的三种方式互利共生(mutualism):双方均获益片利共生(commensalism):一方获利,另一方既无益也无害寄生(parasitism):一方获利,称寄生虫(parasite);一方受害,称宿主(host)宿主的分类: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强调是脊椎动物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非正常宿主,蠕虫感染宿主能存活但不能发育按寄生部位: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按寄生生活时间:永久性寄生虫;暂时性寄生虫按寄生宿主: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生活史:寄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即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宿主转换的全过程。

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人体能继续发育繁殖的阶段侵入途径(route of infection):经口、经皮肤、经医学节肢动物、经接触、经胎盘;生活史类型:(根据有无中间宿主可以分类)直接型生活史(direct life style):不需要中间宿主间接性生活史(indirect life style):需要中间宿主2.Questions on the Subject1.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有:夺取营养、影响吸收、机械性损害、毒素作用、免疫病理2. 引起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3. 寄生虫病的诊断应以(病原学诊断)为依据,而不能以(免疫学诊断)为依据第二节肺吸虫 & 血吸虫 & 肝吸虫(& 肠吸虫)1.Notes on the Powerpoint1、吸虫生活史:卵(egg);毛蚴(miracidium);胞蚴(sporocyst);雷蚴(redia);尾蚴(cercaria);囊蚴(metacercaria);成虫(adult)。

2、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生活史要点:终宿主:人保虫宿主:食肉哺乳动物——犬、猫、狐、狼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川卷螺;蝲蛄、溪蟹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致病机理:童虫或成虫在脏器和组织内移行、寄居所造成的机械性损害,及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分解产物所造成的化学损害(变态反应)。

分为三期:脓肿期;囊肿期;愈合期。

病原学诊断:痰、粪便中查见虫卵;皮下结节活组织检查,查虫体(主要是童虫);防治原则:治疗病人:常用药物有吡喹酮;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喝生水;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吐痰,防止粪便和痰污染水源;3、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肠系膜静脉引起血吸虫病。

生活史要点: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牛、鼠、羊等寄生部位:肠系膜静脉中间宿主:钉螺感染阶段:尾蚴感染方式:经皮肤钻入致病机理:尾蚴(cercaria):多见于重复感染者,表现为搔痒和丘疹;幼虫(schistosomula):童虫移行,尤其在肺部,引起炎症,全身发热、咳嗽、咳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成虫(adult):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免疫复合物形成;虫卵(egg)(最主要致病阶段!!!):虫卵肉芽肿(egg granuloma)虫卵沉积在肝、结肠形成虫卵肉芽肿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虫卵对器官的损害:肝脏:肝脏肿大、肝硬变(门脉高压,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等症状);结肠:虫卵肉芽肿、嗜酸性脓肿,造成肠粘膜坏死;急性:痢疾样粪便;晚期:纤维组织增生、瘢痕、肠腔狭窄异位寄生(ectopic lesion):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虫卵肉芽肿造成的损害称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病。

常见于肺和脑。

例题: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机制和对脏器的损害答:虫卵肉芽肿的形成一般经历四个阶段:①急性期肉芽肿:急性期肉芽肿在虫卵周围出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同时伴有许多巨噬细胞。

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变性、坏死、液化而出现脓肿样损害,称为嗜酸性脓肿。

组织切片染色,某些虫卵周围可见红色辐射状物,系抗原抗体复合物,称何博礼现象。

②过渡期肉芽肿:虫卵周围仍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类上皮细胞等开始出现。

肉芽肿外围由纤维母细胞包绕。

③慢性期肉芽肿:虫卵周围出现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和巨噬细胞,坏死组织被清除,虫卵崩解,破裂甚至钙化。

④瘢痕期肉芽肿:肉芽肿缩小,仅残留卵壳或虫卵消失,肉芽肿周围出现大量胶原纤维,使之纤维化。

重度感染者,门脉出现广泛纤维化,导致典型的干线性纤维化和肝硬化,出现门脉高压综合征。

强烈的肉芽肿反应可引起宿主组织的破坏,形成瘢痕组织,甚至导致肝硬化和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严重病例变化。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机体内存在某一抗原时对再侵入的同种抗原具有免疫力。

宿主感染血吸虫后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已进入体内的成虫无作用,成虫可继续成活、产卵,但可杀灭再感染的童虫。

病原学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法;粪便水洗沉淀法;毛蚴孵化法;活组织检查;血吸虫流行区:长江流域以南;分为水网型、山区丘陵型、湖沼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治疗病人、病畜用药物(吡喹酮);二管一灭(管理水源和粪便,消灭钉螺);加强个人保护,预防血吸虫的感染。

4、华支睾吸虫(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生活史特点: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成虫寄生: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保虫宿主:哺乳动物(猫、狗、猪等)终宿主:人感染期:囊蚴感染途径:经口致病机理:分泌物与代谢产物;机械性刺激与压迫;病原学诊断: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法;集卵法(自然沉淀法);十二指肠引流检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 加强卫生宣教、不吃生鱼虾2.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虫卵入水3. 控制传染源,治疗病人4. 治疗药物:吡喹酮、阿苯哒唑2. Questions on the Subject1. 以囊蚴作为传染阶段的寄生虫有肝吸虫、肺吸虫、肠吸虫2. 有两个中间宿主的寄生虫为(卫氏并殖吸虫)3. 斯氏狸殖吸虫造成的主要损害(幼虫移行症)4. 布氏姜片吸虫的重要保虫宿主(猪)5. 间接生活史的有(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6. 结合生活史说血吸虫的防治答:①管理水源和粪便,防止含虫卵的粪便入水,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耕牛和羊等家畜圈养;②消灭钉螺;③治疗药物:吡喹酮。

第三节原虫1.Notes on the Powerpoint1、原虫(protozoa):指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寄生于人体的原虫称为医学原虫(Medical protozoa)。

医学原虫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运动器官):鞭毛(动鞭纲);伪足(叶足纲);波动膜无运动器(孢子纲);纤毛(动基裂纲);原虫细胞器:运动细胞器:伪足(pseudopodium);鞭毛(flagellum);波动膜(undulating membrane);纤毛(cilium)膜质细胞器:参与能量和合成代谢营养细胞器:胞口、胞肛、伸缩泡、分泌泡原虫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二分裂生殖;多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内出芽、外出芽)。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结合生殖。

原虫生活史(life cycle):滋养体(trophozoite):活动、摄食、(增殖阶段、致病阶段)包囊(cyst)、卵囊(oocyst):静止期(传播阶段)人际传播型:生活史只需要一个宿主即人,通过接触或传播媒介的机械携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人与动物传播型:生活史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分别在其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主要经口感染;虫媒传播型:生活史中原虫需在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进行有性或无性增殖。

寄生原虫通过媒介昆虫叮咬而传播。

致病机理:增殖致病;播散致病;机会致病;阿米巴(amoeba):寄生在人体内的阿米巴原虫;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2、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溶组织内阿米巴主要寄生在人的结肠,在一定的条件下侵入肠壁组织导致阿米巴痢疾(amoebic dysentery),也可侵犯肝、肺、脑等器官引起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ebiasis);基本生活史:(后面有生活史要点,记住那些就足够了)1 感染阶段:四核包囊(成熟包囊);感染途径:经口;感染方式:误食含四核包囊的食物或水2 寄居阶段:肠腔型滋养体;寄居部位:结肠肠腔3 繁殖方式:二分裂法4 离体阶段:包囊(成形粪便),肠腔型滋养体(稀粪便时)离体方式:随粪便排出致病过程:1 寄居阶段:组织型滋养体侵犯部位:结肠组织(回盲部、乙状结肠);肝、肺、脑、皮肤及泌尿生殖道等2 繁殖方式:二分裂法3 离体阶段:组织型滋养体生活史要点:感染阶段:四核包囊(成熟包囊);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生活史的基本过程:包囊→滋养体→包囊;致病阶段:滋养体;致病机理: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包括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主要在回盲部和横结肠形成溃疡;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阿米巴滋养体随血流播散所致;备注:往年没有考过阿米巴的大题,今年这里写得很详细,推荐看一下课件以防万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