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规范

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规范

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规范一、MPA学位论文的要求与评价·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政府部门与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实际,对公共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对论文的评价应着重考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解决公共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MPA学位论文的特点MPA学位论文与教学、科研型论文水准同一层次,但又各有侧重。

MPA学位论文的特色主要体现于其应用性、专业性(MPA学位论文应当面向公共管理实际,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虽然一般不禁止写学术论文,但为保证MPA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没有第一手案例和调研报告为基础的学术论文,如《学习型组织的领导与超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研究》、《公共部门人员培训问题对策研究》等,要求必须在开题报告中列明三个及以上的理论创新点。

·强调应用性和实用性,所有的论文应具有政府部门或机构的应用背景,因此,论文选题要结合MPA研究生所在部门或机构的实际,研究内容应为MPA研究生所熟悉的领域或专业。

·运用在学期间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

·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应阅读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按论文的类型选用不同的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一般应提出新见解、观点或新方法。

(二)MPA论文评审基本要求(1)论文选题:实用性、理论性、新颖性、效益性;(2)文献综述:了解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向明确;(3)工作量:论文工作时间至少6个月以上(含),文字量一般不少于2.5万字;(4)论文水平:理论分析、研究方法运用、实际数据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能力、论证分析能力、成果创新性、应用价值;(5)论文写作:结构严谨性、逻辑条理性、文字流畅性、图表规范性、符合格式要求。

总之,要突出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学术性(理论性)、系统性、规范性。

(三)论文送审和答辩的程序·论文完成后,按不低于20%的比例抽送校外专家评审。

·并由规定资格的专家以及资深官员组成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7人组成)进行答辩·学生要简练而有加重点地介绍论文包括选题根据与意义、研究方法、论文基本内容、创新及价值等,并回答委员提出的问题??通过(四)MPA毕业论文的评价1.评价的一般指标选题的合理性文献阅读(资料的掌握)创新性题目难度理论可靠性、系统性文字成果的价值(学术与应用价值)二、MPA毕业论文的选题(一)选题的重要性选题确定必须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征得导师的同意。

选题是否正确决定论文的成败,好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的一半。

(二)选题来源的多样化如基础理论、学科前沿、实践课题、个人经验、导师的课题等。

1、基础理论公共管理学科及其分支(课程领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主题等。

例如:政策分析、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2、学科前沿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分支、新主题和新方法等。

3、实践课题古今中外的公共管理实践,如实际政府部门的政策与管理,国外的政府改革、当前我国的政府改革(机构改革、体制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社区建设等)。

4、个人经验个人的工作实际、经验、案例、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等。

5、导师的研究课题(三)选题的依据·感兴趣,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知识积累或前期研究基础·较好的资料条件、调研条件、实验条件(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题目的大小: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热门话题与非热门话题·论文的视角或切入点·学术论文与案例分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五)选题举例:部分学校MPA学生论文题目三、MPA 论文的具体类型(一)专题研究:针对部门或机构管理中的现实问题,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展开研究,提出新见解、观点或方法。

1.结合部门或机构存在的现实问题。

2.又紧密结合论文主题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内容。

3.要有作者自己的新见解、观点或方法。

4.一定要有应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论证新见解、观点和方法的内容。

5.论证过程要有实际统计数据和事实的支持。

(二)管理案例:以总结管理经验和教训为目的,围绕已发生的管理事件,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1.以部门或机构的事件为依据。

2.论文具有作者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和统计资料。

3.应用专业知识将实际管理工作经验概括、提高到管理理论层次。

4.论文应覆盖案例分析的主体内容:案例对象和事件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备选方案和抉择,后果分析。

(三)政策分析:对某项政策或管理方案的后果及实施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和评价,并提出对策。

1.以部门或机构的某项政策或管理方案为背景。

2.要反映出作者在方案比较分析中的思路及选择过程,不能照搬某项政策建议或方案。

对策研究要有科学论证。

专题研究 管理案例 组织诊断 调查研究 政策分析论文类型3.论文应覆盖政策分析的主要内容:背景说明,方案说明,方案比较分析及选择,经济和社会后果分析计算。

4.在上述各项分析中应用到所学的管理专业知识。

(四)调查研究:以科学描述部门或机构的运行状况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对策。

1.以部门或机构为分析对象。

2.论文具有作者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和统计资料。

3.对于调研对象(问题)有以事实为依据的清晰的描述,并在描述中应用到所学的管理专业知识。

对策研究要有科学论证。

4.论文应覆盖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调研对象(问题)的描述,调研目的说明,调研方法,数据分析结果。

四、MPA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结构(一)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当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设计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需具备的条件和已有的条件、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及可行性等问题进行论证的报告。

开题报告一般不少于4000字。

·分析论文研究的可行性·构建论文内容框架·积累文献资料(开题前阅读的参考文献不少于30篇,其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开题报告内容和结构:学位论文选题名称及题目来源(名称要准确、规范、适合)1.学位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研究领域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分析;(了解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要解决的什么问题)·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

2.研究方案·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具体做哪些研究(设计)、最后要达到哪些目的、预计会取得哪些成果);·技术方案的分析、选择(技术;路线,技术措施);·课题研究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仪器设备、文献资料、软件、工作环境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预期能够达到的研究目标(明确新见解及其创新点)。

3.研究计划进度表(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4.参考文献(开题报告查阅的有关资料:书籍、论文、网页等)(三)学位论文结构一般应包括:1、题目: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内容摘要:论文第1页为内容摘要,600-1000字,应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还应有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为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文。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4、绪论:内容应包括本课题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和行文结构等。

5、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选题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但是,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

6、注释:统一采用脚注的方式,按照国内外通行的范式,逐一注明本文引用或参考、借用的资料数据出处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严禁掠人之美和抄袭剽窃。

7、结论:论文结论要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认真总结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

应严格区分本人的研究成果与导师或其他人的科研成果的界限。

8、参考文献:按不同学科论文的引用规范,列于文末。

外文用原文,不必译成中文。

期刊格式: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月、卷号、期数、页码。

图书格式: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版次、页码。

参考文献应按外文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和中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序。

9、附录: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入的公式推导,便于读者加深理解的辅助性数据和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缩略语,程序全文和有关说明,其他对正文的必要补充资料等。

10、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11、致谢。

(四)学位论文一般章节格式目录、摘要(中英文)第1章绪论:课题背景和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创新点、章节安排等。

第2章:一般介绍要用到的有关理论、方法(预备知识),或者介绍被研究的系统(或问题)的现状情况,目的是方便读者阅读作者的研究工作背景,同时也反映作者对有关理论、方法、系统现状的了解、掌握情况。

第3章以后:报告研究工作,可视具体情况写2-3个章。

如果应用数据、实证分析内容较多,可单列一章。

结束语(结论):总结、提出新的问题。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要有部分外文文献。

致谢。

五、写作规范的问题(一)时间和字数要求:写作工作量一般不少于半年。

MPA毕业论文的字数应在2.5万—5万字之间,写作深度均应与此相适应(二)序号问题总体上为三级标题格式:第一章1.1 1.1.1内容中出现的其他序号采用:一、(一)1.(1)常见的错误:一.1,1、(1),①、(三)图表序号论文中图表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图/表1、图/表2、3) 或分章(图/表2-3、图/表5-1 )编号。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图表需注明资料来源(若自己综合,可以写成自制)。

(四)格式字号、行距等(按学校规定)(五)注释问题1、脚注(①②③)例:①[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124页。

②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版,第33页。

③陈庆云:《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Barry Bozeman, Public Management: The State of the Art. San Francisco: Jossy -Bass Publishers, 1993,p.5.2、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