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浇带改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

后浇带改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

Xxxx住宅工程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编制人: 职务(岗位): 负责人: 职务(岗位):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目录第一章膨胀加强带位置设置 (3)第二章膨胀加强带构造措施 (3)第三章膨胀加强带工艺原理 (4)第四章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4.1 施工工艺流程 (5)4.2 施工注意事项 (6)第五章材料与设备 (6)5.1 材料 (6)5.2 施工设备 (7)5.3 劳动力组织 (7)第六章质量控制 (7)第七章安全措施 (8)第八章环保措施 (9)第一章膨胀加强带位置设置XXXX住宅工程位于道源路西侧,县前西街以北,目前剩余4个楼号未施工,其中B-4#楼为22层,B-6#楼为25层,B-b#商铺为3层,B-c#商铺为3层。

整个场地设人防工程和地下车库。

总建筑面积为57959平方米(含地下室)。

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地下建筑一级),建筑抗震设防裂度:6度。

B-4#、B-6#楼地下室底板为C40,地下一层外墙及地下室室外部分顶板抗渗等级P6,水池抗渗等级P6。

剩余人防地下室底板为C35,地下一层外墙及地下室室外部分顶板抗渗等级P6。

由于以下原因:1、地下工程设计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后浇带施工增加了渗漏隐患(局部处理不到位);2、裙房施工工期紧,而设计要求后浇带需待两侧结构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才能施工,给现场的文明施工及标准化管理带来难度;3、后浇带的保护、清理与凿毛给后期施工中增添了一定的工程量。

a、6D-5~6D-6轴间和6X-1~6X-2轴间南北向伸缩后浇带用1.5米宽膨胀加强带代替。

b、人防地下室D1-16~D1-17轴间南北向伸缩后浇带用2米宽膨胀加强带代替。

第二章膨胀加强带构造措施膨胀加强带宽1.5~2米,在加强带的两侧架设密孔钢丝网,网孔4mm,以防止带外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带内增加Φ10钢筋间距同原设计后浇带的钢筋间距,加强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掺12%膨胀剂。

施工中,先浇加强带的带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浇加强带,加强带用膨胀混凝土连续浇捣。

膨胀加强带构造做法如下图所示。

图2.1-1 板膨胀加强带构造做法图2.1-2 外墙膨胀加强带构造做法第三章膨胀加强带工艺原理基本原理:根据收缩应力的分布,用相应的膨胀应力予以补偿,在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掺加膨胀剂做成膨胀加强带,其它部位拌制微膨混凝土从而取消后浇带,实现连续浇捣。

这种施工方法又称之为“无缝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根据建筑物的收缩应力曲线,在收缩大的部位设置膨胀加强带,以较高掺量的膨胀剂或较大用量的膨胀水泥配制成大膨胀的砼(其限制膨胀率控制在4~6×10-4);膨胀加强带两侧用掺10%UEA的小膨胀混凝土(补偿收缩砼,其限制膨胀率控制在4×10-4)。

膨胀加强带采用内掺12%UEA的膨胀混凝土,其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

利用UEA膨胀剂中铝酸钙的膨胀机理,使UEA的膨胀效能分阶段有效释放,膨胀效应与混凝土的收缩效应最大限度地互相匹配,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

膨胀加强带的构造为带宽1.5m,带两侧挂密孔铁丝网,网孔直径4mm,阻止砼中的石子通过。

膨胀加强带的板钢筋(或墙钢筋)配筋率比两侧板的钢筋增加0.5倍,并伸入两侧砼各0.6m,带内砼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

第四章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图4.1-1 总体施工工艺流程4.1 施工工艺流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的位置确定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并应复核无误。

2、绑扎膨胀加强带钢筋按设计要求绑扎膨胀加强带的钢筋,要求膨胀加强带的板钢筋(或墙钢筋)配筋率比两侧板的钢筋增加0.5倍,并伸入两侧砼各0.6m。

3、挂钢丝网分隔先在膨胀加强带的两侧立竖向短钢筋Φ12@150,与板筋绑扎固定,然后在竖向短钢筋上挂密孔铁丝网,网孔直径4mm,目的是阻止砼中的石子通过。

4、浇大面混凝土(小膨胀混凝土)砼开始浇筑时,按照事先拟定的施工方案先浇大面砼,大面砼采用掺10%UEA的小膨胀砼(补偿收缩砼,其限制膨胀率控制在4×10-4)。

5、浇加强带混凝土(大膨胀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从一边推进,当小膨胀砼浇至加强带时改用大膨胀砼(其限制膨胀率控制在4~6×10-4),直至该加强带浇筑完毕。

6、再次浇大面混凝土(小膨胀混凝土)加强带浇筑完毕再改回原配比小膨胀砼,如此连续浇筑,不留伸缩缝或后浇带,一次施工完毕。

7、养护对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而言,及时进行养护是消除收缩裂缝的重要措施。

故在混凝土刚初凝硬化时,立即覆盖2层塑料薄膜,加阻燃保温被湿水养护,养护时间14d。

采用该法既能及时养护混凝土,保持表面湿润,又避免了浇水对正在初凝过程中的混凝土表面造成冲刷破坏。

4.2 施工注意事项1、搅拌站必须按试验室试配确定且经设计部门确认的混凝土配合比投料,尤其膨胀剂不得少掺或误掺,要派技术人员加强监督。

计量装置必须准确,开盘前要检验校正,使用中要进行校核。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s。

出盘混凝土温度低于30℃。

3、混凝土坍落度要满足施工要求,浇筑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h,运距较远或炎热天气施工可掺入缓凝减水剂;低温下施工可掺入早强减水剂或防冻减水剂。

4、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落距应控制在2m以内,振捣要均匀,密实,不漏震、不欠震、不过震。

5、混凝土终凝前,要反复抹压,防止表面收缩裂缝出现。

6、墙体用胶合板作模板,混凝土浇完1d后,松动模板螺丝离缝2-3mm,然后从顶部浇水养护。

为防止早期产生温差裂缝,拆模时间不得早于3d,拆模后尽快在墙内外侧挂贴塑料膜,喷水养护不小于14d。

7、在30℃以上炎热天气施工,墙体中混凝土要适当调高膨胀剂掺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特别要加强保湿养护。

8、成品保护措施混凝土结构浇筑完后,地下室要尽早用三七灰土回填,地下室顶板或屋面要尽早作防水层和保温层。

第五章材料与设备5.1 材料一原材料选择1、水泥要求搅拌站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以降低水化热,新鲜无结块。

进场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并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砂中砂、细度模数≥2.6,含泥量小于2%。

3、石子用卵石或碎石,粒径5~40,含泥量不大于1%。

4、粉煤灰采用GBl556-88标准中D级以上粉煤灰,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外加剂膨胀剂选用UEA等膨胀剂,质量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标准。

高效减水剂等化学添加剂和矿渣粉等掺合料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6、水为自来水或洁净水。

二为降低水泥用量和混凝土温差,用60d抗压强度作为设计强度等级。

三当掺入减水剂等化学外加剂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与膨胀剂相适应品牌和掺量。

四掺膨胀剂的泵送混凝土,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40mm。

5.2 施工设备混凝土运输设备有: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和布料杆等;混凝土振捣设备有:插入式振动器和平板式振动器等。

5.3 劳动力组织劳动力组织与普通混凝土施工时相同,操作人员的多少,取决于浇筑数量,浇筑部位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加强后台、搅拌站、浇筑地点的监督和指导,设立专职养护人员,并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监督。

第六章质量控制1、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条文规定。

为此,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贯彻执行上述规范中的条文;施工工长需要亲自跟班,检查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做到精心操作,确保混凝土质量。

2、施工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及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的限制膨胀率,并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级和抗渗标号,主要措施为事先进行构造筋的合理配置和分缝,优选混凝土配合比,精心施工和重视养护,加强现场监督。

3、防水混凝土的结构,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下列规定:1)、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2)、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第七章安全措施1、脚手架、工作平台和斜道应绑扎牢固。

若有探头板应及时绑扎搭好,脚手架上的钉子等障碍物应清除干净。

高处作业或较深的地下作业,必须设有供操作人员上下的走道。

2、浇筑地下工程的混凝土前,应检查土边坡有无裂缝、坍塌等现象。

3、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临时电线必须架空在2.5m高以上。

在深坑和潮湿地点施工必须使用低压安全照明。

4、所有电气设备的修理拆换工作应由电工进行,严禁混凝土操作工自行拆动。

5、泵送设备放置应离基坑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安全距离应≥4m。

在布料杆动作范围内无障碍物,无高压线。

6、水平泵送的管道敷设线路应接近直线,少弯曲,管道与管道支撑必须紧固可靠,管道接头处应密封可靠。

“Y”型管道应装接锥形管。

7、严禁将垂直管道直接装接在泵的输出口上,应在垂直管架设的前端装接长度不小于10m的水平管,水平管近泵处应装逆止阀。

敷设向下倾斜的管道时,下端应装接一段水平管,其长度至少为倾斜管高低差的五倍,否则应采用弯管等办法,增大阻力。

如倾斜度较大,必要时,应在坡度上端装置排气活阀,以利排气。

8、支腿应全部伸出并支固,未支固前不得启动布料杆。

布料杆升离支架后方可回转。

布料杆伸出时应按顺序进行。

严禁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

9、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严禁移动车身。

作业中需要移动时,应将上段布料杆折叠固定,移动速度不超过10km/h。

布料杆不得使用超过规定直径的配管,装接的软管应系防脱安全绳带。

10、应随时监视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整或处理。

如出现输送管道堵塞时,应进行逆向运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时应拆管排除堵塞。

11、泵送工作应连续作业,必须暂停时应每隔5~10min泵送一次。

若停止较长时间后泵送时,应逆向运输1~2个行程,然后顺向泵送。

泵送时料斗内应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

12、应保持水箱内储满清水,发现水质混浊并有较多砂粒时应及时检查处理。

13、泵送系统受压力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

液压系统的安全阀不得任意调整,蓄能器只能充入氮气。

14、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所有电线应架空设置,架空高度不小于2m。

电线严禁直接挂设在钢筋上,应采取绝缘措施进行固定。

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

15、塑料薄膜和阻燃保温被覆盖混凝土时,构件表面的孔洞部位应有防护措施并设明显标志,以防操作人员跌落或受伤。

塑料薄膜和阻燃保温被等用完后随时清理,堆放到指定地点,并应在堆置地点设置消防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