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犯罪心理行为分析课件

犯罪心理行为分析课件

警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和痕迹鉴定工作确定,该宿舍失踪的学生马 加爵有重大嫌疑。2月24日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
被杀害的四名大学生分别是:杨开宏;龚博;唐学李,;邵瑞杰。据老 师、学生介绍,马加爵和被害的四名大学生平时关系都不错,五人是同班同 学,他们经常在一起活动。
2004年3月15日晚19时35分,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被抓获,经警方审讯, 他交代了杀人原因,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执行死刑。
马加爵事件犯罪心理分析
校园环境分析
马加爵因家境贫寒,性格内向,在宿 舍内常受到舍友的歧视。在冬天温度比较 低的时候,马加爵宿舍的同学曾经给马加 爵一二块钱,让他替自己洗衣服,马没钱 就洗了。“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 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 “马加爵宿舍的同学曾在马加爵的被子上撒 尿”,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就是偏见和歧视, 歧视农村人、歧视贫穷人。而歧视的后果 就是招来激烈的反抗,乃至连同歧视行为 比较少的同学也招来杀身之祸。
赵在美国读中学时,经常会因为 口音而遭到白人(其中不乏富家 子弟)的嘲笑。他曾经参加过基 督教青年团体,虽然他非常聪明, 但还是常常遭到当中富人孩子的 欺凌和侮辱。
上大学后,由于孤僻的性格和 诡异的举动,许多女孩子都不 愿接近他,他对女孩的追求一 直都停留在想象的层面。
个人性格分析
由于从小移居美国,生活环境 与之前截然不同,赵承熙十分不适 应,加上从小就患有孤独症,还被 白人嘲笑。
个人成长经历分析
赵承熙自小有些口齿不清, 而且很少与家人交流,到美 国不久便被诊断有孤独症症 状。但他的母亲好像不太重 视这件事。
赵很少参加同学组织的各种 活动,独来独往,也从不参 加在美的韩国年轻人的聚会。 他的母亲曾尝试带儿子接受 心理治疗、帮助他在篮球场、 跆拳道馆、教会里找朋友, 却无果而终。
大学心理逐渐扭 曲,嫉妒敏感与人结 怨。
个人性格分析
马加爵家境贫寒,父母务农并没有 太多事件关注他的成长,导致马加爵性 格木讷寡言,喜欢一个人独处。
成绩一向优异,但总是把奖状藏起 来,不爱与他人分享,非常内向。被认 为是一个没有朋友,只会老老实实读书 的孩子。马加爵躲开集体的圈子,逐渐 远离同学。
但是父母工作忙碌,无暇顾及 小小的赵承熙,导致赵承熙更加孤 独内向,独来独往。
上大学后由于性格孤僻,独来 独往,与人交往较少,对周围环境 强烈不适,导致强烈的认同危机。
赵承熙事件导火线
赵承熙的姐姐提供的线索表明赵在 大二时,放弃了刚进入弗吉尼亚理工大 学主修的商业信息技术专业,而转入英 语系,尽管英语一度是赵最弱的科目, 但他坚信,自己能够成为著名作家。但 作家之路屡屡受挫,不仅接到出版社退 稿信,而且英语成绩从“B”下滑到“D”, 他写作的剧本和诗歌里因为充斥大量的 暴力和病态的描述而无法得到老师和同 学的认可。他觉得没人理解自己,没人 能看到自己的才华,怒火在沉默中与日 俱增。
个人成长经历分析
马加爵家境贫寒, 儿时早熟内向,五岁 已成大人,从不像其 他小孩子那样无理取 闹,甚至可以说是木 讷寡言。
高中马加爵因为 家境贫寒,产生了自 卑心理,破罐子破摔 混过了高一高二,高 三出走事件后如梦方 醒,开始努力学习, 考进了云南大学的王 牌专业。
马加爵初中风光 无限,一个老老实实 读书的孩子拿了全国 物理竞赛二等奖。
赵承熙枪杀同学案
赵承熙枪杀校友案
2007年4月16日当地时间7点15分(北京时间19 点15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 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 枪手本人开枪饮弹自尽,枪击案疑犯为23岁的韩籍 青年赵承熙。有关当局至今还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 使得赵承熙爆发并制造了16日的校园枪击惨剧。
赵承熙事件犯罪心理分析
校园环境分析
Option 03 Option 04
Option 01
校园里身边的人都非O常ption善02 良、理性和宽容。赵承熙在校园内大开杀戒,但学 校在之后的悼念者仪式上,放飞的气球却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其中包括 32名遇难者和杀手赵承熙。33块墓碑,其中有一块是写给赵承熙的,旁边也放着 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个老师留了一张纸条在他的墓碑上:希望你知道我不憎恨你, 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地心痛,所有的爱包含在这里。
校园犯罪心理行为分析
马加爵锤杀舍友案
目录
CONTENTS
赵承熙枪杀校友校园案
马加爵事件犯罪心理分析
赵承熙事件犯罪心理分析
马加爵锤杀舍友案
马加爵锤杀舍友案
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昆明云南大学一男生宿舍内发现一起四人被杀 案件,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大量喷溅的血迹并提取了一把石工锤。后经检验, 警方认定该宿舍即作案现场,被害人均系钝器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死 亡时间约一周左右,作案工具即现场遗留的石工锤。
马加爵考上大学后试图改变自己孤 僻的性格,逐渐融入大学文化,但是往 往弄巧成拙,情况越来越糟糕,开始怀 疑一切,变得神经兮兮,脾气越发暴躁, 变得爵家庭贫困,舍友及 同学对他有些瞧不起,长期对他有 蔑视,加上自身心理产生的自卑感, 在受到这种不礼貌的“待遇”下, 加之打牌马加爵聪明,总是赢,同 学故意说是他作弊而引起吵架,使 得长期抑郁的心态终于爆发,他觉 得,他们既然看不起自己,不如杀 了他们,惨案终于发生了……
犯罪心理及事件总结
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日益清明、文化繁荣昌盛的国家, 如此贫穷的大学生并没有得到高度的、有效的资助,没有得到社 会的温暖。就人格与变态心理学角度而言,并没有比较好的社会 支持,既缺乏客观社会支持,也缺乏主观社会支持,也谈不到社 会支持利用问题。因为,尽管十三婶等家族、班主任为代表的学 校力量可以提供安慰,但面对经济困难,主观社会支持实际上是 苍白无力的。长期的贫穷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反社会人格、爆 发性人格,而身处学校、宿舍的偏见和歧视更是雪上加霜。因此 可以认为,这次事件其实就是社会心理的偏见歧视与人格心理的 反抗爆发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导火索便是一次打扑克中的歧视性 语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