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
• 软交换的标准化组织结构:ITU, IETF, ISC…
PPT学习交流
2
网络现状
• PSTN由于固有的局限性,无法快速灵活地开发 新业务,而且新业务部署成本高;互联网虽然 部署业务相对容易,但IP网络存在的固有缺陷, 使得它难以提供优质的电信级业务。目前的网 络难以满足人们对话音、数据及多媒体通信融 合业务的渴望,难以实现人们在任何时间、任 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通信的美好愿望。
• 电路交换网顺利平滑地向分组交换网过渡,节 省运营成本和投资;
• 创建具有竞争性的新特性和新业务,获得新的 收入渠道。
PPT学习交流
9
软交换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络的比较
• 在传统电信网络中,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直接依 赖于程控交换机。因此,当程控交换机增加新 的功能或业务,如三方通话、呼叫等待、来电 显示等业务时,要求呼叫所涉及的网络路径中 每一个交换节点都要支持这些业务,才能保证 业务的提供。
• 多种网络长期并存的现实促使它们逐步走向融合,以便 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网络资源。
• 期望能有一个按功能进行水平分层的多用途、多业务的 网络,并最终演变为一个能支持多媒体业务的综合业务 网。
PPT学习交流
6
• “水平业务布署” 取代 “垂直应用布署”
• 屏蔽底层各种电信协议的细节,给业务开发 者提供一个统一的编程接口
软交换技术
PPT学习交流
1
前言
• “软交换”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 的贝尔实验室首次提出;
• 软交换技术是传统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变 的核心技术;
• 软交换技术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 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
• 软交换系统吸取了IP网络技术、ATM网络技术 和智能网技术等众家之长,形成了分层、全开 放的体系结构;
PPT学习交流
7
对下一代网络的要求
• 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 技术和应用不断变换和发展的需求;
• 能够快速、方便、经济地提供新业务和易于实现 业务的客户化;
• 相对低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软交换技术正是能适应上述要求的下一代网络的解决方案
PPT学习交流
8
研究软交换的目的
• 以分组交换为基础,建设下一代公众网络,实 现PSTN和新网的融合;
• 应用程序可以在各个网络上移植
Service Service Service Service
Enterprise Domain
App App App App
12
3
n
API Parlay Gateway
Mobile PSTN/ISDN
Data/IP CATV
Physical Networks
Network Operator’s Domain
PPT学习交流
5
软交换产生的背景
• 现有通信网根据所提供的不同业务被垂直划分为几个 单业务网络,它们都是针对某类特定业务设计的,因而 制约了向其他类型业务的扩展。
• 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体系结构中,业务与交换、 控制与交换结构互不分离,缺少开放性和灵活性。虽然 在智能网中可实现业务控制与业务交换的分离,但连接 与控制功能仍未分离,不便于网络融合时的综合接入。
• 软交换网络通过利用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进行
承载传送,克服了基于TDM的传统网络容量不
足的缺点。
PPT学习交流
13
• 新的网络结构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原有网络
近期不会消失,就产生了新、旧网络融合、互 通的问题。如何灵活、有效地使现有的PSTN网 络与分组网络实现互通,将PSTN逐步地向IP网 络演进,其关键的技术就是软交换 。
PPT学习交流
12
软交换网络可以克服现有电信网络 存在的以下问题
• 软交换网络是开放型的,可以在PSTN及分组网 中传送业务,克服了异构网络环境下进行业务 交换的难题;
• 软交换将网络的媒体传输部分、呼叫控制部分 及业务生成部分相分离,解决了上层服务交替 时难以平滑过渡的问题;
• 软交换网络在各层与各单元之间采用标准协议 和开放接口进行通信,有利于不同网络设备之 间的互通和集成;
台。
PPT学习交流
4
下一代网络的基本定义
பைடு நூலகம்
• NGN是基于分组技术的网络;
• 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
• 能够利用多种宽带和具有QoS支持能力的传送 技术;
• 业务相关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相互独立;
• 能够使用户自由接入不同的业务提供商;
• 能够支持通用移动性,向用户提供一致的和无 处不在的业务
PPT学习交流
3
下一代网络的各层面
• 基础传送层:大容量的智能光网络
• 承载层面:以MPLS和IPv6为方向的有QoS和安 全保障的分组网;
• 接入层面:多元化综合化的宽带有线与无线相 结合的接入网;
• 网络控制层:软交换网络
• 移动通信:3G与后3G
• 业务:集话音、数据与多媒体业务,以及固定
与移动业务于一身的、开放的智能化多业务平
PPT学习交流
14
软交换的定义及概念
• 软交换的概念是从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早期的IP电话 网关都是集成型网关, 这个网关的缺点是设备复杂、扩展性差、没 有故障保证机制,不利于组建大规模电信级的IP电话网络。
• 传统交换网络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来提供业 务的方式,在制订交换机规范时就已确定该交 换机应提供的功能,因此,在增加新的业务时, 必须要对交换机和相关的信令流程作相应的修 改。
PPT学习交流
10
软交换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络的比较
• 为了满足快速修改和生成业务的需要,缩短提 供业务的时间,出现了公共的业务平台,即智 能网。智能网的设计思想是把呼叫控制和业务 提供分离开。交换机完成呼叫控制,智能网完 成业务提供。智能网的出现大大增强了传统电 信网络提供业务的能力,缩短了业务提供的时 间。但是这种分离仅仅是第一步,随着承载的 多样化还必须将呼叫和承载连接进一步分离, 这就是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思想。
PPT学习交流
11
软交换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络的比较
• 传统的交换机是属于某一厂商专用的系统,它 提供的服务与硬件、软件及业务应用绑定在一 起,开放性差;软交换网络是基于开放体系结 构的系统,在不同层次均提供基于标准协议的 开放接口,易于改进、更新和扩展。软交换网 络提供的服务与采用的硬件设备、厂家、技术 以及协议无关,运营商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 己的业务特征,不必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 及终端类型。软交换网络也使得运营商在异构 网络环境中更有效地进行网络管理,实时地检 测和调整网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