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概况
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概况
5
第二:“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 的跨越式发展。” “校校通”工程的目标: 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 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 “校校通”工程的任务: ①在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组织 实施与互联网的联通工程。 ②在中西部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建立远程教育接 收点,配有卫星地面接收站、TV、VCD和计算机等必要设备及基 本的教学资源光盘。 ③开发系列的优秀教学示范课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建设共享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库。 ④要把地(市)、县教师进修学校纳入“校校通”工程建设规 划。 6 文件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规划。
另据统计,2000年印度的软件产品的出口总额预计将达到57 亿美元,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部分的四分之一,为此印度 2000年经济将增长7%。”
二、美国信息技术教育概况
美国: 美 国 2000 年 颁 布 了 国 家 教 育 技 术 标 准 (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课程和技术的结合 为了更好立足于今后飞速发展、信息丰富的社会,学生们应该 能灵活应用各种技术。通过课程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学生应成为: ● 能干的信息技术用户 ● 信息的搜索者、分析者和评价者 ● 问题的解决者和决策的制定者 ● 生产力工具的用户,并具有创新精神和效率意识
3
课程教学也正在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正在更加注重对学生 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我们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时不我待,各级教育部门的 领导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知难而进,把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工作抓紧抓实,开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局面。” 陈至立同志指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 是:全面推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注重实效。”并提出了在 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根据推进我国教育信息 化的总体步骤,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从 三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推 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 第二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学会区分利用网上资源;第三个 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化远程教育,建设并提供大量的经过信息化 加工的教育软件和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卫星电视地面 接收站及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用较低的成本培训教师并将课程送 到广大农村地区,扩大受教育机会,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2
● 李岚清同志多次提出:把计算机课、外语课和思想品德课放 在课程改革的前面。 2.教育部领导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陈至立同志在今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 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 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并说:“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 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 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处理 信息的这三项技能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 基础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 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教师利用 计算机教学正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注意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
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概况
1
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概况 一、机遇与挑战
1.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 ● 邓小平同志1984年题词:“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 ●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000年10月11日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可以预计,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 学的不断突破,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 影响。”(2000年8月21日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上的讲话)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专列一点要求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 育信息化程度,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3.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把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列为政 府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予以推动和落实。 克林顿在2000年9月5日一次讲话中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 你和你的同事在这特别变化时期担负起一个重要责任,学生终身 使用计算机正象在今天教会他们读、写、算一样重要”。 “美国从1996年开始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以来,至 2000年已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据今年6月的统 计,美国已有95%的中小学和72%的教室联上了互联网;平均每5 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英国规划到2002年,学校里每4名学生 要有一台计算机,欧盟国家和日本、新加坡等国在2003年前后也 将完成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泰国提出到2002年每一所乡村 小学要与互联网联通。” 印度虽然总体上还较贫困,但他的信息产业发展却令人刮目 相看。“资料统计显示,印度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 75个国家,其中28个国家完全依靠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支撑。 美国是印度软件产品的最大市场,其次是日本。欧盟、东南亚等 7 国也是印度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 程的整合。” 根据规划,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 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 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 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 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 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 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 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 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