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分泌常见疾病及常用试验

内分泌常见疾病及常用试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功能检查

一、24小时尿钠钾及血、尿醛固酮测定: 目的:用于证实是否为醛固酮增多症
二、醛固酮卧立位试验

目的:鉴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是肿瘤或特发 性醛固酮增多症。 正常人:8 am卧床至12 N,血醛固酮水平随ACTH分泌 节律下降,立位则醛固酮水平因肾相对缺血而上升(超 过基础值的33~50%); 腺瘤患者:基础血浆醛固酮明显升高,取立位后无明显 升高反而下降; 增生患者:基础血浆醛固酮轻度升高,立位明显升高。
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结果判断:无论以血皮质醇或尿 游离皮质醇作为判断指标,若抑制值≥50%提示可被抑 制,病因方面考虑柯兴病,<50%提示不被抑制,考虑 肾上腺腺瘤或癌或肾上腺结节样增生。
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

方法:空腹状态,剂量范围胰岛素0.05-0.15U/Kg,用生理盐水
稀释后静推,分别在0、30、60、90和120分钟抽血查血糖、GH, ACTH和皮质醇。



二、激发试验:血压不高时(BP<160/100mmHg ) 1.冷加压试验

方法:试验前停降压药一周,停镇静剂至少48小时。
试验日患者先安静卧床30分钟,在每隔5分钟测一次血 压。待血压平稳后,将患者左手腕关节以下浸入4º C冰 水中,1分钟后取出。自左手开始浸水起分别于30秒, 60秒,90秒,2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 钟时各测右臂血压一次。
内分泌常见疾病及常用检查
袁转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HPA轴的功能检查
一、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 及尿17-酮类固醇(17-KS)测定

17-OHCS:皮质醇代谢产物(25-40%)
女性:肾上腺

17-KS:雄性激素代谢产物 男性:2/3肾上腺 1/3睾丸
二、血浆总皮质醇PTF生理曲线:皮质醇

四、卡托普利试验
目的:正常人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后血醛固酮通
常下降大于30%而在原醛症患者中,血醛固酮不 受抑制。
在服用前及服用后1小时和2小时测定血浆肾素活 性、醛固酮、皮质醇,试验期间患者要求始终保 持坐位。
方法:坐位或站位1小时后口服50mg卡托普利,
五、盐水负荷试验: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鉴别正常人与皮质醇增多症。正
常人或单纯性肥胖抑制后血皮质醇比对照值下降50%以 上,皮质醇增多症抑制率<50%。
三、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方法:试验前2日各收集24小时尿测游离皮质醇并于试验

日(第三日)晨测血皮质醇作对照,试验日从8am起服地塞 米松0.75 mg,q8h,连服2日,第五日地塞米松剂量加大为 2 mg,q6h,连服2日。试验日留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并于 第五、七日晨8 am抽血测血皮质醇作抑制值。

兴奋试验
葡萄糖
抑制试验
阿托品(略)
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 原理:注射胰岛素以造成低血糖(<2.2mmol/L),兴


奋下丘脑-垂体轴,科刺激GH,ACTH,PRL分泌而了 解垂体储备功能。适用于疑诊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垂体 性侏儒症患者。 方法:同前

临床意义:正常人基础值1-5ug/L或更低,峰值时间为

在冷加压试验后患者血压下降至基础值时,或血压正常 者安静平卧状态下,于一侧上臂测血压,另一侧行静脉 穿刺并点滴生理盐水以保持静脉通道,待血压稳定后, 快速静脉内注射胰高糖素1mg注完后每30秒中测血压一 次,连续5分钟,以后每分钟测一次,连续10分钟。

临床意义:适用于临床疑诊为嗜铬细胞瘤而患者血压


临床意义:
正常儿童GH峰值>7ug/L或比基础值升高3倍,峰值60120min. 生长激素缺乏时常<3ug/L 介于3-7ug/L提示垂体生长激素储备功能不足



左旋多巴-吡啶斯的明兴奋试验
原理: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体物质,在体内转化为多巴胺或正 肾上腺素,兴奋下丘脑-垂体,刺激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GH的释放。 吡啶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碱脂酶提高中枢神经乙酰胆碱水平,刺激 垂体GH释放。 方法:禁食过夜,卧床休息。口服吡啶斯的明2mg/Kg体重,左 旋多巴0.5g(成人),儿童10mg/Kg体重(体重15Kg口服0.125g, 15-30Kg口服0.25g,大于30Kg口服0.5g)。分别于0、30、60、 90、120min抽血查GH。 临床意义: 正常值: 正常儿童服药吡啶斯的明后2-3小时GH水平大于7ug/l。 服左旋多巴后,血清GH升高大于3ug/L。 垂体GH缺乏患者血清GH小于3ug/L或无反应。可疑垂体侏儒患 者。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点是高肾素高醛固

方法:1.前一天晚上10pm至试验结束禁 食禁水。当天5:00am病人起床洗漱、排 空膀胱等。 2.5:30Am平躺,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2 小时。 3.7:30抽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 固酮(基础)。 4.病人需起床站立或行走2小时。 5.9:30抽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 固酮(激发)

肾上腺髓质功能检查

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尿3-甲氧基-4羟 基苦杏仁酸VMA的测定及血儿茶酚胺的测定
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在嗜铬细胞瘤时,儿茶酚胺合成增加,并进入血液循环,测定 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可用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VMA是儿茶酚胺的终末代谢产物,嗜铬细胞瘤时儿茶酚胺产生 增多,进一步代谢为VMA,入血后经尿排出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检查

一、性激素及LH、FSH的测定
二、GnRH兴奋试验——达必佳试验 目的:用于评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状态的价值,

主要用于区分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患者和体质 性青春期延迟的患者。

试验方法:空腹状态时肌注或皮下注射达必佳100μg,
在注射药物前15、0min及注射后15、30、60和90, 120 min静脉取血,测定血浆FSH和LH水平 。

45-60分钟,成人峰值可达20-35ug/L,若峰值增高不明 显(<5ug/L)提示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正常儿童GH峰值>7ug/L,如生长激素缺乏时常<3ug/L。 介于3-7ug/L提示垂体生长激素储备功能不足。
二、精氨酸兴奋试验 原理:直接刺激垂体分泌GH 方法:


禁食过夜,晨卧床进行,精氨酸以0.5g/Kg体重,用生 理盐水稀释到250ml,30min内静点完。分别抽取 0.30.60.90.120min血GH测定。

临床意义:正常人浸冰水后,血压较对照组升高
1.6/1.5kPa(12/11mmHg),正常高反应者血压可升 高4.0/3.3kPa(30/25mmHg),高血压病人反应更大。 注意事项:如血压>21.3/13.3 kPa(160/100mmHg) 的患者则不宜做此试验。

2.胰高糖素试验 方法:受试者应空腹10小时以上,并停服所有药物,





方法:第一天:卧位醛固酮测定试验
1.试验前一天晚10pm至次日中午12N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2.8am抽血测血醛固酮(基础)。 3.抽血后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4小时至中午12N。 4.12N抽血测血醛固酮(对照)。 第二天:立位醛固酮测定试验 1.试验前一天晚10pm至次日上午8am需绝对卧床休息。

临床意义:胰岛素可以使血糖水平下降,导致低血糖,低血
糖可以通过兴奋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抑制生长抑素使生长激素 (GH)分泌增加,同时可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使皮 质醇水平增高,用于怀疑腺垂体功能低下,特别是储备功能不足 的病人,正常人ACTH升高2-3倍,皮质醇升高190nmol/L以上, 峰值>500nmol/L提示储备功能正常。垂体前叶功能衰竭,无升高 反应。


2.8am抽血测血醛固酮(基础)。
3.抽血后病人需起床站立或行走4小时至中午12N。 4.12N抽血测血醛固酮(对照)。
三、肾素——醛固酮卧立位试验
目的:鉴别醛固酮增多症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的诊断和病因
分析,卧位测定值用于确定有无原醛症,原醛症 的特征为低肾素高醛固酮。站位测定值主要用于 原醛症的病因诊断,由醛固酮瘤所致,站位后醛 固酮浓度不升高或有所下降。由特发性醛固酮增 多症(双侧肾上腺增生)所致,站位后醛固酮浓 度升高(>30%)。
由肾上腺分泌,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调控, 具有昼夜节律变化,高峰时间在6—8am,最低值在午夜 11—2am

尿游离皮质醇UFF:在皮质醇增多症时,皮质醇的增加超过皮质
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BG)的结合能力,使大量游离皮质醇通过肾小 球滤出,导致尿游离皮质醇明显增多。

血浆ACTH: ACTH分泌有昼夜节律变化,清晨最高,午夜最低,

临床意义:1)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鉴
别皮质醇增多症与正常人或单纯肥胖病人。皮质醇增多 症不论是由垂体瘤、肾上腺瘤或癌还是由异位肿瘤所致, 服用地塞米松第2日不被抑制或抑制不到基线值的50% 以下,而正常人或单纯肥胖病人可被抑制到基线值的 50%以下;

2)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主要用于鉴别

试验方法:分别在试验第一,二,三日上午8时 肌肉注射HCG2000U,分别在第一天注射前,第 一天注射后24,48,72,96H在前臂采血作睾酮 测定,每次采血时间都在上午8时,肌注HCG前。
生长激素GH分泌功能检查

生长激素(GH)分泌特点:浓度低,昼夜变化大
胰岛素低血糖 精氨酸 左旋多巴
安体舒通试验

原理:安体舒通能拮抗醛固酮对肾小管的作用,可引起 储钾排钠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