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 (1)第二章、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1)第三章、材料准备 (2)第四章、主要施工机具准备............................................... (2)第五章、作业条件 (3)第六章、操作工艺 (3)第七章、质量要求 (5)第八章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5)第九章、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7)第十章、安全技术 (9)第一章、编制依据1.1、美的时代城二期一标段(19#-24#楼、地库及商铺)工程施工图纸; 1.2、主要规范、规程:a、《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b、《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c、《江苏省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14;d、公司的标准、要求等规范及图集;1.3.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工程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由19#楼-24#楼6栋高层和单体地下车库组成,其中19#楼地下1层地上22层,20#、23#楼地下1层地上24层,21#、22#、24#楼地上18层,建筑高度52.51-69.91米,其中地下含地库约17259平方米;19#楼建筑面积10466.38平方米;20#楼建筑面积10452.63平方米;21#楼建筑面积7706.2平方米;22#楼建筑面积7190.92平方米;23#楼建筑面积10672.9平方米;24#楼建筑面积13874.3平方米;A段商业建筑面积1065.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8688.01平方米。
填充墙材料:第三章、材料准备1、煤矸石空心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
2、砌墙所用的煤矸石空心砖应选择棱角整齐、规格基本一致的砖、变形的砖可用在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材料运到现场,试验员应立即抽样送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每种标号的砂浆要按规范进行配比。
3、水泥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及时取样送检,并防止使用过期水泥。
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砂宜采用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配制M5以下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M5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3%,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5、掺合料用石灰膏,其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
拌和用水要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清净水。
6、将浇水湿润的空心砖,从砖垛处用手推车或吊运到砌筑位置,要求砖的码放与砌筑的墙面净距离不小于50CM,以便于砌筑。
干砖不准运至砌筑位置。
7、备好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等。
第四章、主要施工机具准备(1)主要机具:搅拌机、筛子,垂直运输设备、劳动车水平尺、灰桶、喷水壶等。
(2)在砌筑施工前应将砌筑工具准备齐全,瓦刀、线锤、靠尺、皮数杆以及小线等。
并要检查工具的性能,以便对性能不良的工具事先进行修理,如托线板是否平直,有无变形等。
(3)为了正确计量配合比,应准备一台磅秤。
第五章、作业条件1、平整砌筑墙体周围的地面,尤其是砌筑操作人员活动范围内和堆砖放料的位置,一般要求距离砌体1m左右范围的地面必须清理干净,并要平整。
2、平整搅拌砂浆的场地,便于堆放砌筑砂浆的搅拌材料和安置砂浆搅拌机等。
3、运输砌筑材料的道路要填平,填实,以便施工时砖块,砂浆的正常运输。
4、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做好水电预埋工作。
5、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6、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7、弹好墙身线、轴线,据现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再弹出门窗开口位置线,经检验符合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8、按标高定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
并办理预检手续。
第六章、操作工艺1、煤矸石实心砖砌体(1)、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及墙身边线。
技术人员要用水准仪进行抄平,并在框架柱上划出皮数标记,应标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等位置。
(2)、每种标号的砂浆要按规范进行配比。
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
(3)、煤矸石砖,在常温施工时,应提前1天在地面上将砖浇水湿润。
一般要使水浸入空心砖内四边深为10mm或使砖的含水率达到10%~15%为宜。
在雨季砌筑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浇水程度,防止空心砖块吸水过多,而影响砌筑,或因空心砖块吸水饱和造成无法砌筑。
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间距沿墙边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洞口上设预制砼过梁。
(4)、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段处应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接钢筋,拉接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
(5)、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
水平灰缝厚度为 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门窗洞口处的预埋砼预制砖块。
2、煤矸石空心砖砌筑(1)、砌筑前,先根据墙体位置,煤矸石空心砖的模数,弹出墙身轴线及墙身边线。
技术人员要划出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过梁位置,皮数杆间距不宜超过15m,立皮数杆要用水准仪进行抄平。
(3)、砖墙“三一法”砌筑施工,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操作方法。
竖缝采用加浆方法,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8m范围内。
采用空心砖砌填充墙时,组砌方法应正确,空心砖的砌筑应上下错缝,砖孔方向应置于水平位置。
空心砖和实心砖的交接处,应按空心砖的模数咬槎、搭接,严重掉角的空心砖不宜使用。
墙底部应砌煤矸石实心砖,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砌筑填充墙时,必须把预埋在柱中的拉结钢筋砌入墙内,拉结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砖墙不能同时砌筑,留斜搓有困难时,也可以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加拉接筋2φ6@500。
砌墙的水平灰缝直控制在10mm左右。
(5)、墙体的构造柱处,沿墙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接筋,每边伸进墙内不少于1m。
(6)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3~8cm间隙,待砌体砌筑完毕后,间隔7天后用C20砼分二次塞满填实。
或砌块砌到梁底或楼板底时,应停7天后,待墙体在自重下沉降稳定后,再用实心砖斜砌挤紧,并用砂浆填塞严密。
(7)、在门窗洞口边、转角处亦用实心砖砌筑。
(8)、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的缝隙应采用砂浆填满。
空心砖的水平灰缝厚度不宜大于15mm,且应饱满,平直通顺,立缝砂浆应填实。
砌体灰缝应砂浆饱满。
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
当砌体端部无混凝土柱时,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另外空心砖墙与砼结构相连时,粉刷前在连接处加设每边150 mm宽的耐碱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以防止连接处墙面开裂。
(9)、空心砖墙体中的各种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应按设计标高、位置和尺寸准确,避免二次凿打。
管线留置方法,采用弹线定位后凿槽或开槽,不得采用斩砖预留槽。
当洞口宽度大于30cm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室内空心砖墙壁在门框两侧,应用煤矸石实心砖砌筑,每边不小于30cm,用以埋设木砖及铁件来固定门窗。
砖墙的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应留斜槎,其高度不超过1.2m。
(10)、空心砖砌筑时应拉通线,并随砌随吊、靠,确保墙体垂直、平整,不得在终凝后砸砖修墙。
(11)、当墙高大于4m时,在窗顶或门顶或墙高中部设与柱连接的墙梁;当填充墙长度大于5米时,在墙段中部增设构造柱,同时应避开门窗洞口。
第七章、质量要求1、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1砂浆强度等级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天的试块抗压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1.2砂浆试块强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①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②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的90%。
③当单位工程中仅有一组试块时,其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
2、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4、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5、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
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第八章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砌体质量存在问题(一)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1.现象:砌体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出现瞎缝。
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2.原因分析(1)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如使用水泥砂浆,因水泥砂浆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操作者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不饱满。
(2)用干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且与砖的粘结力下降,而干砖表面的粉屑又起了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3).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3.预防措施(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2)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用铺浆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
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3)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浆的长度,一般气温情况下不得超过750㎜,当施工气温超过30℃时,不得超过500㎜。
(二)墙体留槎形式不符合规定,接槎不严1.现象:砌筑时不按规定规范执行,随意留直槎,且多留阴槎,槎口部位用砖渣填砌,留槎部位接槎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使墙体拉结性能严重削弱。
2.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对留槎形式与抗震性能的关系缺乏认识,习惯于留直槎,认为留斜槎费事,技术要求高,不如留直槎方便,而且多数留阴槎。
(2)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槎过多。
由于重视不够,留直槎时,漏放拉结筋。
(3)后砌120mm墙留置的阳槎不正不直,接槎时由于咬槎深度较大,使接槎砖上部灰缝不易塞严。
3.预防措施(1)在安排施工组织计划时,对施工留槎应作统一考虑。
外墙大角尽量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以增强墙体的整体性。
纵横墙交接处,有条件时尽量安排同步砌筑。
(2)当留斜槎确有困难时,应留引出墙面120mm的直槎,并按规定设拉结筋,使咬槎砖缝便于接砌,以保证接槎质量,增强墙体的整体性。
二、建筑砌体质量的整改措施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予以改进。
1、组织施工人员学好规范,一定按规律要求办事,有些施工人员片面或错误理解一些规定,如砌筑临时间断时,应留成斜槎,当确有困难时,方允许留直槎,但必须设置拉结筋,不少人片面认为,规范是允许留直槎的,致使在没有困难的情况下也不砌成斜槎,更谈不上同时砌筑了,因此必须学好规范,熟悉规范,并能准确的理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