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由此
[Chinese Translation –中譯本]
HCA 2404/2005
香港特別行政區
高等法院
原訟法庭
案件編號2005年第2404號
_______________
原告人林一品
對
被告人平等機會委員會
_______________
主審法官:高等法院司法常務官陳爵內庭聆訊
聆訊日期:2006年2月8日
裁定日期:2006年3月3日
_______________
判決書
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1. 被告人現根據高院規則第18號命令第19號規則,申請
剔除本申索陳述書以及撤銷整項法律訴訟。
本訴訟為三分鐘之內庭
案件由本席審理;而原告人又同時提出要求法庭作出批示的傳票。
雙方同意我即時處理這些事項。
正確的時序是先處理被告人的申請。
2. 據本席理解,原告人指被告人未有又或者疏忽履行本身
的職責而致原告人蒙受損失,故向被告人提出申索,要求賠償。
以
下為本案的背景。
3. 原告人原受僱於香港政府,是一名通訊員,在2003年被
調往警察總部新界北的控制中心。
調職前一個月原告人因遇劫,右
手食指受傷以致該指無法正常操作。
4. 由於身體受傷以及履新的關係,原告人情緒低落以至失
眠。
醫療報告建議將原告人調回鐵路控制中心,但建議不獲原告人
的直轄上司總通訊主任採納;原告人又曾寫信予所屬區份之指揮官
作出申請,後者似乎亦不加理會。
原告人遂向平等機會委員會(“被
告人”)以歧視殘疾為由作出投訴。
5.被告人所採取之行動,現摘要列舉如下: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事歷表綱要
2005年2月4日原告人向被告人投訴兩位上司
觸犯殘疾歧視條例。
2005年2月5日被告人確認收到投訴。
2005年2月25日被告人之職員與原告人會晤。
2005年2至4月原告人提交文件。
2005年5月4日被告人通知原告人正在檢視收
到之資料。
2005年5月6日原告人催促被告人儘快作出處
理。
2005年5月9日被告人寄出暫時回覆。
2005年5月18日草擬好並向兩位上司發出有關
之投訴書。
2005年6月13日總通訊主任覆信。
2005年7月7日區指揮官覆信。
2005年8月2日總通訊主任再次陳詞。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2005年8月9日原告人對覆信作出評估並作陳
詞。
2005年9月3日被告人出信申索人指出“由於
未有具體資料支持你指稱答辯
人一及答辯人二基於你的殘疾
而對你作出較差的對待,委員
會現正考慮是否仍繼續跟進你
的投訴。
如你欲就你的投訴提
供新資料,請於本年九月十三
日或之前交予委員會,否則,
委員會將對你的投訴作最後審
核。
”
2005年9月9日原告人再次陳詞。
2005年9月13日被告人對這兩宗投訴決定不繼
續跟進調查。
2005年10月25日原告人要求被告人說明該決定
之原委。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2005年10月31日被告人回覆表示維持原來看
法。
6. 本席要指出以上之事歷表已將較不重要的事項略過而將
本席認為最相關之事項列出。
本席現要作出裁決的是被告人是否對
原告人有責任繼續調查,以協助他檢控此案件,以及被告人有否涉
及疏忽。
7. 據本席理解,這個委員會的主要功能是鼓吹殘疾人士與
及非殘疾人士之間的平等機會;而該委員會有權對據稱為歧視的事
件作出調查,亦有權終止任何調查。
8. 經審閱呈堂的文件後,本席絕不認為專員終止該投訴有
錯誤之處;專員已將手上所有證據加以考慮並且得出結論。
但切勿
忘記專員在此階段毋需決定投訴所指之事是否帶有歧視成份,他只
不過說手上並無足夠資料支持原告人的說法,所以決定不再跟進調
查。
可供專員作考慮的眾多因素之一就是案件的勝算理據。
我已閱
讀呈遞的文件,我認為原告兩位上司未有基於原告的殘疾給原告較
差的對待。
但我要說明我的結論是由我閱讀的文件而來。
我考慮勝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算理據是就本案之案情而考慮。
我並非對原告向有關人等或香港政
府的索償作出任何判决。
我認為專員終止該投訴是對的。
9. 本席亦有必要指出:被告人並無協助原告人追討賠償的
責任。
縱觀整體情況,被告人有權作出這個決定,而且並不涉及失
誤。
所以本席剔除原告人提出的申索以及撤銷他提出的法律訴訟。
對於原告人要求法庭作出批示的傳票,本席不作任何命令。
10. 對於訟費本席的觀點是,被告人在他的令狀曾列舉三個
理由,又的而且確以誓章入檔以作支持,充份利用其中第二及第三
條理由,但代表辯方的葉律師陳詞時卻主要依賴當中的第一項理
由,指原告人的申索並無合理訴因,而對第二及第三點理由鮮有觸
及。
反觀原告人奮力辯解,說本身絕非鎖碎無聊、無理纏擾,亦無
意濫用法庭程序;又說本身不懂法庭程序:本席確信這是實情。
但
很明顯地,他採取了錯誤的訴訟。
11. 本席曾仔細觀察原告人在庭上的神態舉止。
他的陳詞使
本席深信他是合情合理的人。
本席同情他的處境,他絕非以往在庭
上出現的一些鎖碎無聊的妄訟者。
本席認為他不屬鎖碎無聊、無理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纏擾,亦接納他無意濫用法庭程序;然而本案並無推翻勝者兼得訟
費這個原則的理據,是以就本申請本席有意將被告應得的訟費減半。
12. 關於訟費,本席作出以下暫准命令:
(a) 除下列(b)項外,被告人可得本訴訟的訟費,並由原告支
付;
(b) 被告人應得本申請及其附帶訟費之一半;
(c) 所有的訟費須由本席根據以下指示評定:
(i) 當本命令轉為絕對命令後14日內被告人將訟費的
陳述書交到法庭存檔評定;
(ii) 原訴人在其後14天內將反對論點及理由列出清單
提交法庭存檔,以及送達被告人;
(iii) 再次排期,並預留半小時的聆訊時間。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d) 根據高院規則第42號命令第5B規則,除非期間接獲書
面申請要求更改本臨時訟費令,否則本命令將於接獲本
裁決書起計14日後轉為絕對命令。
(陳爵)
高等法院司法常務官
原告人林一品親自答辯
被告人由金馬倫麥堅拿律師行之葉可欣律師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