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工焊接中的七大坏习惯

手工焊接中的七大坏习惯

手工焊接中的七大坏习惯
在电路板装配的焊锡过程中,经常要使用电烙铁来焊接电子元器件,尤其是电路板返工或维修。

焊接方法使用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外观不合格甚至报废。

为了防止焊锡过程中不合格的发生,将手工焊接中的七大坏习惯总结如下:
一.用力过大
⏹ 现象:手拿烙铁焊接时用力往下压。

⏹ 后果:
导致焊盘翘起、分层、凹陷,
PCB 白斑、分层。

⏹ 正确方法:(如图一)
烙铁头应轻轻地接触焊盘,用不用力
与热传导、焊锡效果无关。

图一
二、焊桥不合适
⏹ 现象:没有正确的传热锡桥。

⏹ 后果:导致冷焊点或焊料流动不充分。

⏹ 正确方法:
1.将烙铁头放置于焊盘与引脚 之间,锡线靠近烙铁头,
待锡熔时将锡线移至对面。

2.将锡线放置于焊盘与引脚之
间,烙铁放置于锡线之上,
待锡熔时将锡线移至对面。

图二
三、烙铁头尺寸不合适
⏹ 现象:烙铁头尺寸与焊盘和无器件的大小
不匹配
⏹ 后果:过小导致冷焊点或焊料流动不充分,损伤
PCB 、元器件、导件。

过大也损伤PCB 、元
器件、导件。

⏹ 正确方法: 1.接触面最大化,略小于焊盘。

2.正确的长度与形状。

图三
3.正确的热容量。

错误 正确 正确方法1正确方法2
四、温度过高
⏹现象:温度设定太高。

⏹后果:局部过热,损伤PCB、焊盘起翘、凹陷。

⏹正确方法:
1. 有铅焊接温度设置为370ºC,无铅焊接温度设置为410ºC 。

2. 增大接触面,散热快的可增加烙铁。

五、助焊剂使用不当
⏹现象:助焊剂过多
⏹后果:助焊剂多不一定有好的焊点,引发可靠性问题,如腐蚀、电子迁移等,加重焊后清
洗负担,没有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的助焊剂腐性大。

⏹正确方法:
只用锡线中的助焊剂,或用针筒点。

六、转移焊接
⏹现象:把锡熔到烙铁头上,再上到焊焊处
⏹后果:润湿不良。

⏹正确方法:
1. 将烙铁头放置于焊盘与引脚之间,锡线靠近烙铁头,待锡熔时将锡线移至对面。

2. 将锡线放置于焊盘与引脚之间,烙铁放置于锡线之上,待锡熔时将锡线移至对面。

七、不必要的修饰或返工
⏹现象:想做到十全十美,不满意的地方就补焊。

(最常见)
⏹后果:金属层断裂,PCB分层,浪费掉不必要的工时,造成不必要的报废。

⏹正确方法:把握标准,如IPC-A-610D, IPC/EIA J-STD-001C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