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落地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落地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说明 (2)2、工程概况 (2)本工程祥圆隆工业厂区厂房,总建筑面积为60989.01㎡,地下室1层,地上结构3~16层,为框剪结构,厂房A建筑高度为42.4m,最高层数为8层,厂房B建筑高度为67.1m,最层数为16层。

(2)3、施工部署 (2)3.1 方案设计 (2)3.2 劳动力准备 (2)3.3 材料准备 (3)3.4 技术准备 (3)4、脚手架构造要求 (3)4.1 总设计尺寸 (3)4.2纵向水平杆 (3)4.3横向水平杆 (4)4.4 脚手板、踢脚板 (4)4.5 立杆 (4)4.6 连墙件 (5)4.7 剪刀撑 (6)4.9 扶手杆 (7)4.10 基础 (7)5、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 (7)5.1落地脚手架搭设 (7)5.2脚手架的拆除 (9)6、作业防护 (10)7、安全技术措施 (14)7.1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4)7.2文明施工要求 (15)1、编制依据及说明《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JGJ130-2001,2002年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本工程施工图纸和投标文件;2、工程概况本工程祥圆隆工业厂区厂房,总建筑面积为60989.01㎡,地下室1层,地上结构3~16层,为框剪结构,厂房A建筑高度为42.4m,最高层数为8层,厂房B建筑高度为67.1m,最层数为16层。

3、施工部署3.1 方案设计地下室-1层层高6m,地上部分建筑高度及层高详见下表:考虑到地下室回填及室外工程施工的需要,外架拟从结构12层板面开始采用悬挑架式脚手架并进行相关的卸荷拉钢丝绳,厂房A、B在4层和8层进行卸荷; 厂房B在14层进行卸荷。

采用16#钢丝绳@1500布置进行卸载;12层以下采用双排落地架;落地架最大搭设高度为20.05米。

3.2 劳动力准备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搭设,架子工属于特殊工种,操作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劳动力由结构施工队负责组织进场。

3.3 材料准备本工程脚手架主要用到的材料包括:脚手管、扣件、跳板、安全平网、安全立网等。

脚手管规格为φ48×3.5mm。

跳板采用50厚木跳板,安全网为阻燃型的。

搭设时配备相应扳手、钢卷尺等工具。

进场材料必须检测或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3.4 技术准备外脚手架搭设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脚手架专项方案,施工前由施工员向架子工作好技术交底。

明确搭设具体要求和脚手架规范要求。

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对架子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人有变动或增加时要重新进行教育。

4、脚手架构造要求4.1 总设计尺寸立杆纵距1.5m(局部有所调整,但均不大于1.5m),横距1.0m(可平铺4块脚手板,每块木脚手板宽250mm),内外排架步距1.80m。

例,西区一至三层脚手架搭设高度约18m,西区南侧有阳台处内侧脚手架距外侧柱中2m,北侧门厅部位沿屋面挑檐出0.3m,其余各处内侧脚手架距外侧柱中0.6m,外排架内侧设全封闭密目安全网(每10cm×10cm 2300孔)。

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均涂刷黄色油漆。

4.2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要求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三跨。

接长宜使用对接。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接长如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本工程50厚木脚手板,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详见下图。

A4.3横向水平杆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横向水平杆靠梁一端距离边梁300mm,保证满足梁侧模板的安装空间,横向水平杆采用1.5m,水平杆统一外伸出横杆200mm。

4.4 脚手板、踢脚板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

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脚手板的铺设可对接平铺,也可搭接铺设,搭接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取150mm,板长两端应与支承杆可靠固定。

踢脚板用旧的多层板制作,高度180mm,外刷红白相间的油漆,用铁丝和脚手架相连,外侧同一层的要保证高度一致,色泽相同,美观大方。

4.5 立杆立杆连接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②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

③两相邻立杆接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④各接头的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三个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统一按100mm考虑。

内立杆距外墙边350mm。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

下端第一根立杆交错用6m杆和4m杆相互错开。

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立杆顶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女儿墙上皮≥1.0m,檐口上皮≥1.504.6 连墙件外脚手架与结构柱每层均进行拉接,连墙件按“两步三跨”一拉接设置。

对柱距较大部位,则在楼面上埋短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25)做为拉接固定点,上下层拉接点呈梅花形错开。

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柱箍连墙件如下图所示,钢筋拉接固定点如图所示。

4m钢管6m钢管m cm ,10004.8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

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9 扶手杆架体每步居中(从下方大横杆中心向上900mm)都要设一道防护栏杆,采用十字扣每隔3m 与外立杆连接一次,扶手干接长采用对接扣,不得采用搭接的方式。

扶手杆为黄黑相间,间距为50cm,同一跨中,上下扶手杆的颜色要垂直对应。

4.10 基础外脚手架基础落在基坑回填土上,回填土要求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5,脚手管底下垫50mm 厚脚手板。

脚手架基础底部回填土高于周围回填土20cm,两排立杆两侧做好排水措施。

5、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5.1落地脚手架搭设5.1.1脚手架分类和搭设位置划分:外脚手架分为地下室外脚手架和主体外脚手架。

地下室脚手架从地下室底板开始搭设,搭设至出地下室顶板1800mm;主体外架:(1)从1层位置开始搭设至出4层1800mm;(2)4层悬挑外架。

5.1.2悬挑工字钢设置第一步架从地下室底板高度开始搭设,搭至4层悬挑层时须增加搭设1800mm以满足防护高度;最大悬挑高度42.4m.脚手架立杆纵距1.5m,立杆横距1.0m,步距1.8m,该段步数为30.80/1.8≈24步,取30步计算。

大横杆外杆间距0.9米,内杆间距同架子步距,小横杆间距0.75米,连墙杆设置为2步3跨,脚手板为钢筋网片。

采用6m长I18工字钢悬挑,工字钢间距1.5m,工字钢悬挑长度1.3m。

固定端用Φ20钢筋把工字钢焊牢固定于框架梁和边梁上。

钢筋间距与框架梁与边梁间距一致。

在楼梯间处工字钢拉通穿过楼梯间,在边梁上埋钢筋卡扣,6×19的Φ16号钢丝绳反拉,间距1.5米,固定于工字钢外端及上层结构面预留的Φ20钢筋吊钩上;四排架采用6×37的Φ15钢丝绳反拉,间距1.5米,固定于工字钢外端及上层结构面预留的Φ20钢筋吊钩上。

在建筑物阳角处工字钢悬挑加长至相邻边工字钢相交处,并在外架纵向位置放置两根平行工字钢在悬挑工字钢之上。

悬挑架的连墙杆和剪刀撑的设置同落地外架。

5.1.3卸载设置根据计算,本脚手架的卸载设置如下:厂房A、B分别在7层进行卸载。

卸载均为双钢管斜撑钢丝绳拉接卸载,每一根立杆均做卸载;最大卸载高度21米。

如下图示:拉于上层结构卸载构造图卸载注意事项:①钢管斜撑每一小横杆处采用三根,两根撑外立杆,一根撑内立杆;钢丝绳采用6×19普通钢丝绳(1400N/mm2),分别缠绕内外立杆及大横杆。

②钢管斜撑撑在混凝土结构面上,不得有松动现象;钢管、钢丝绳与外墙面夹角不得大于40度;③钢管斜撑、钢丝绳张拉卸载结构必须与拉结点配合使用,并且钢丝绳再穿过墙体等锐角部位时,应加设同等型号的金属卡环,以保护钢丝绳。

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场地平整、夯实→定位设置通长立杆垫板→排放纵向扫地杆→竖立杆→将纵向扫地杆与立杆扣接→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纵向水平杆→安装横向水平杆→安装剪刀撑→安装连墙件→扎安全网→作业层铺脚手板和挡脚板。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

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与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双排架宜先立内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

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

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

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5.2脚手架的拆除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拦杆→脚手板→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

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

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

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应保证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连墙杆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失稳。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连墙件。

6、作业防护1、出入口在首层落地脚手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出入口,设置时按下图设置。

马道采用道宽度。

斜道两侧及平台周围设置栏杆及踢脚板,栏杆高度为1.2m ,踢脚高度不小于20cm ,内侧挂安全网封闭。

马道脚手板纵向铺时,应在纵向水平杆下增设横向支托杆,横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 马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