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贾谊《过秦论》分析

贾谊《过秦论》分析


课文时代背景介绍1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 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 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 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 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 兼并了六国。
前222年 灭燕
前228年 灭赵
前221年 灭齐
课文【题解】
《过秦论》, “过”,名词(过失、过错), 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 “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 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 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过秦论》是史论,名 为“过秦”,实是“戒汉”。文章总论了秦的兴 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 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 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旨在总结秦速 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 治的借鉴。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 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 文学家。年少即以作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文 帝,力主改革,被贬湖南长沙,任长沙王太傅。主 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
他的政论散文,全面地阐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 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 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出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 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贾谊主要文学成就是政 论文,代表作《论积贮疏》、 《陈政事疏》、《过秦论》 上、中、下三篇 。其中《过 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教 训,实则昭汉之过。
贾谊在贬居长沙途中,渡 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 谕,亦有《鹏鸟赋》(亦作 鵩鸟赋 )等作品。文帝七年 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后为梁怀王因坠马而亡,自 伤失职,抑郁而终,卒年仅 三十三岁。
万乘之势 (shèng) 因利乘便 (chéng )
宁 越 (nìng ) 乐 毅 (yuè)
翟 景 (zhái ) 墨 翟 (dí)
疏通课文: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占据 形作名,险要的地势
拥有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
牢固地守卫 表目的 窥视 并吞 并吞 “席、包、囊”名作状
前227年
灭魏
前230年 灭韩
前223年 灭楚
子孙是二世,三世…直 至万世
课文时代背景介绍2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 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 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 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 朝很快结束了。
《过பைடு நூலகம்论》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
写作背景介绍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 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 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贾谊的 《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 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 “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 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掌握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劲 弩 ( n)ǔ 不及中人( ) zhōng 墨 翟 ( )dí 蹑足行伍( ) 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 d)uóxié 比权量力( liàn)g 万乘之势( )shèng 朝同列 ( chá)o 一夫作难( ) nàn 孝公既没( mò) 召( )s滑hào 俯首系颈( jì) 践华为城( )huà
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并吞 八方荒远之地。宇内、四海、八荒均指天下
【译文】: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拥有雍
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 探)周王朝,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 八方的野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
辅佐 在内 建立 法令制度 致力于
这个盛极一时的
王朝,最终在农
秦王嬴政创立 民起义的火光中
了我国第一个 灰飞烟灭了。
封建王朝,在历
史上留下了浓
秦始皇的万世
墨重彩的一笔。 帝业梦也同兵
马俑一样成了
他的陪葬品。
朗读课文,基础知识积累
崤函(xiá)o 膏腴( )gāo yú 合从 ( zò)ng 逡巡( )qūn xún 隳名城(hu)ī 销锋镝( )dí 瓮牖(wèng)yǒu甿隶( )méng 猗顿(yī) 作难( )nàn 窥视(ku)ī 万乘( )shèng 鞭笞(ch)ī 行伍( )háng 阡陌(qiān )mò 谪戍( z)héshù 蹑足(niè) 墨翟( ) dí
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
防守和作战 器械 对外 使动用法,使…争斗
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两手相合,形容毫不费力
黄河以西
【译文】: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 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 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 土地。
[2]才调:指才气、才能。 [3]“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矛头直指崇佛媚道、服
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的封建统治者,有 讽有慨,寓慨于讽,并发出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叹。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 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 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 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 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多音词注音
合从缔交 (zòng) 赢粮而景从 (cóng)
孝公既没 (mò) 俯首系颈 (jì) 朝同列 (cháo)
召滑
(shào)
践华为城 (huà)
不及中人 (zhōng)
蹑足行伍 (háng)
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duó)
(lià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内立法度 (dù)
一夫作难 (nàn)
过秦论 贾谊
朗读《好课堂堂练》 P48《过秦论》导读; P62《回望历史》
喀左高中语文组
走近作者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论。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贾谊之像
[1]贾生:指贾谊;宣室,未央宫的正殿。贾谊在汉 文帝时担任朝官还很年轻,因一些建议触犯权臣, 被放逐。文帝在宣室祭神后接见了他,问鬼神的 本源,贾谊说得头头是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