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

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

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篇一: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江都市郭村中心小学张蓉教材简析:课文紧扣“欢乐”二字,描写了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

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

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目标预设: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

3、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4、感受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中悟情,融情于文,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设计理念: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思路: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抓住低年级儿童的特点,运用多媒体,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2、读悟结合,加深阅读感受让学生在多媒体的激发下,走进文本,发现文字的生动与美妙,以图助读,以说、演促读,更深刻地体会课文中的欢乐。

3、课外延伸,强化课文感受在了解了傣族的泼水节后,教师又用多媒体出示了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既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补充,又是对学生情感上的巩固加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每个少数民族的不同的风俗,从而内心萌发对其他民族的向往和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会认会读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欢乐的泼水节》。

2、齐读课题。

3、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欢乐的泼水节》,老师觉得西双版纳很美,傣族的泼水节也非常有趣,很想去看看,你们想去吗?4、走,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品读课文,体验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音乐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看画面师边描述: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迷人的西双版纳,这儿一年四季都春色满园,有椰树掩映的多民族村寨、竹楼,还有高高耸立的佛塔,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看,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2、课件出示第一段内容: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3、指名读。

4、理解“一年一度”: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从“一年一度”你知道了什么?5、是的,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和我们的春节一样,它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6、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欢又激动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那么在泼水前,人们都要做哪些准备呢?(1)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2)指名读。

(3)这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4)学生做动作理解“提、端、滴、撒”:人们为泼水节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5)这里有两个词“早早地”“早已”,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6)指导朗读,读出人们急切的心情。

2、人们多么地期盼泼水的时刻早一点到来啊!终于,这激动的时刻来临了!人们是怎样欢度的呢?(1)观看多媒体《欢乐的泼水节》。

(2)你觉得泼水节怎么样?(3)人们是怎样泼水的?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谁会灌?谁来泼?学生表演。

(4)人们泼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从哪一句话知道的?出示: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5)指导朗读3、咦,奇怪,怎么身上湿淋淋的,心里还这么高兴?这么多人想说,老师来做个现场采访。

(1)大爷,您年纪这么大了,快回家换身衣裳吧!别着凉了!(2)小弟弟,你浑身湿透了,回家不怕妈妈骂吗?(3)小姑娘,你身上湿透了,怎么还这么高兴啊?4、老师明白了。

因为——(1)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2)师:怎么能不高兴呢?就是非常高兴,特别高兴,高兴极了!你能读出高兴的感觉来吗?(3)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配乐过度: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人们的心情是如此高兴,泼水节的活动还在继续。

2、出示:人们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不不肯离去。

3、指名读4、观看多媒体5、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让我们在铺满凤凰花瓣的地上,和傣族人民一起来欢乐地过泼水节吧!6、齐读第三自然段三、诵读全文1、这是一个欢乐的泼水节,令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也伴着泼水节欢乐的节奏,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2、配乐朗读四、拓展延伸1、从西双版纳归来,我们了解了很多傣家风情,和傣族人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节日,你们还知道有什么节日?3、课件展示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五、写字指导1、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学笔顺。

、3、老师范写生字,提示注意点。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并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本文获省“蓝天杯”教案设计三等奖)篇二: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快乐的泼水节执教:曾瑜教学目标: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1、“人人都象只小水鸟”的节奏把握;2、结束句休止符节奏把握。

教学准备:1、学具准备:打击乐器2、教具准备:电子琴“泼水节”影音资料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播放泼水节视频,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导入课题。

学生观看云南傣族泼水节视频,了解关于泼水节的神秘传说故事,说说自己观看泼水节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

1、节奏训练(结合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句)2、聆听歌曲录音《快乐的泼水节》,思考:这首歌的演唱速度,演唱情绪。

3、按节奏诵读歌词。

4、教唱歌谱。

5、师弹旋律,用电子琴逐句教唱学生。

6、教师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律动给老师伴舞。

7、学生互学、自学。

师:谢谢,你觉得老师哪句唱的最好听?能把它哼出来吗?老师觉得你都可以做“小老师了”教一教大家好吗?师时刻为声伴奏,卡好音准。

还有谁,你记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师好吗?学生教唱。

8、找出难点乐句,师生共同克服。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唱,找出自己觉得难唱的乐句。

教师逐组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难点演唱乐句,板书在黑板上,进行强化练习。

你们还觉得哪句最难?9、随琴试唱歌曲第一段。

师:那让我们把第一段来演唱一遍吧。

你们尽量声音小一点,注意听老师的伴奏琴声。

根据学生的演唱做适当点评和纠正。

10、随琴试唱歌曲第二段,重点对结束句进行练习和指导。

11、跟琴完整“接龙”演唱。

三、拓展与延伸。

1、教学生几傣族舞蹈动作。

2、伴随《快乐的泼水节》师生一起跳舞。

3、请几个学生到台前跳舞,其余学生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4、欣赏葫芦丝表演:《月光下的凤尾竹》。

篇三: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2、能力目标: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并教育学生我们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团结、互帮互助。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难点:“人人都象只小水鸟”的节奏把握教学准备:1、学具准备:课本铅笔盒2、教具准备:手风琴教科书“泼水节”影音资料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节奏训练1、出示附点节奏2用附点节奏向老师问好3用附点节奏向同桌问好4学习有附点节奏的本课歌曲的结束句师先示范学生学并用手势作提示二、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观看泼水节视频并听范唱2,生说”自己心中的泼水节”3介绍傣族泼水节的相关知识二学习歌曲2、找”相同的节奏型”把它读出来,比一比谁找的最快.3、按节奏读词4、试着背一背第一段歌词5、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师伴奏6、师逐句教唱第一段歌词7、学生互学,自学.第二段歌词8、师拉琴生唱全曲9、感情处理10、找出难点,师生共同克服.11、跟琴完整”接龙”演唱.三、拓展与延伸欣赏图片1、再次出示泼水节的图片2、模仿泼水的动作3、师生边做泼水动作边唱歌4、出示葫芦丝让生模仿葫芦丝的演奏动作5、出示象脚鼓让生模仿象脚鼓的演奏动作四、总结教育学生我们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团结、互帮互助。

五、下课师生互别!《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授课教师:许慧茹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节日这一主题开展学习。

我所上的《快乐的泼水节》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能力目标: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并教育学生我们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团结、互帮互助。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说教学准备:1、学具准备:课本铅笔盒2、教具准备:手风琴教科书“泼水节”影音资料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下面我说一下教学过程以及相应的教法和学法一谈话导入节奏训练1、出示附点节奏2、用附点节奏向老师问好3、用附点节奏向同桌问好4、学习有附点节奏的本课歌曲的结束句师先示范学生学并用手势作提示本环节主要是为了突破歌曲中难点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小河区第二小学朱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难点:“人人都象只小水鸟”的节奏把握教学准备:1.学具准备:打击乐器智慧节奏卡2.教具准备:钢琴小桶水“泼水节”影音资料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节奏训练 8’1.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2.生说“自己心中的泼水节”3.看“泼水节”的影音资料.说“眼中泼水节”的感受.4.游戏“节奏桶”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都可以获得一个小桶,但是小桶里都有张节奏卡,只有通过小组成员都拍对才可以获得哦!小组长过来领一下,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讨论,合作一起留下小水桶.讨论好的请立即坐正.”师来回指导巡视“怎么样,有信心吗?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一定有你们小组的节奏卡吧,好现在听老师和谁在一起?”师拍节奏,生抢答,组长贴节奏卡.前面3组抢答,最后一组自答二、学习歌曲:20’1.听着乐句,摆造型.说感受2.找“相同的节奏型”把它读出来,比一比谁找的最快3.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师伴奏4.教师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创新伴奏方法5.学生互学,自学“谢谢,你觉得老师哪句唱的最好听?能把它哼出来吗?老师觉得你都可以做”小老师了”教一教大家好吗?师时刻为声伴奏,卡好音准“还有谁,你记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师好吗?”“你还觉得哪句最难?谁能帮助他?”6.随琴试唱第一段“那让我们把第一段来演唱一遍吧”7.感情处理8.跟伴奏自学第二段9.找出难点,师生共同克服10.跟琴完整”接龙”演唱三、拓展与延伸1.欣赏图片,师配乐讲解2.乐器伴奏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百宝袋”请组长分配一下(小组分发乐器)让老师看一看咱们唱的好还是奏的漂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