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都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断飞跃的过程10. 初级的抽象与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做出比较从而得出抽象与概括,高级的抽象与概括是根据某一现象或某一系列现象的本质特征所做出的。
(填空)3. 20世纪自然科学有四大发现:爱因斯坦相对论;原子结构和基本粒子的发现与量子力学: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创立;分子生物学。
(填空)1. 专业技术是专门从事某一特殊领域工作或职业所需要的工作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及技巧(填空)10.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要以该领域中_已有知识_的和成果为起点。
(9. 所谓创新素质,概括地说,就是创造发明的能力。
具体地说,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
(填空6. 对于每个人的信念来说,能起支撑作用的,则是人意志的与毅力。
.智商的英文缩写为IQ,情商的英文缩写为EQ1.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高度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必然会逐渐从社会普通公众中分离2.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既是社会大生产的产物,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填空)3. 专业技术人员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之一。
(填空)4. 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主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填空)5. 体能强度是指与人的体力相关的生理学意义上器官的或系统发育情况健康及状况。
(填空)6. 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思维是人的本性所在.(填空)7. 创新思维的新颖性特征主要是指思维的求异性.(填空)8.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对象之间异同的的思维过程。
(填空)9. 我国要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投资型增长转向消费型增长(填空)10. 在创造过程中提出研究的目的或产品时,都会发生两种思维的相互作用,分别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填空)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归类。
(填空)2. 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填空)3. 知识经济从根本上看是人才经济.(填空)5. 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思维是人的本性所在.(填空)6. 人类的一些认识活动大多以思维的间接性作为基础。
(填空)7. 创新思维的新颖性特征主要是指思维的求异性.(填空)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
(填空)10. 我国要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投资型增长转向消费型增长(填空)24. 从思维过程及其后果的本质看,思维的根本属性是()A概括(单选)性B广阔性C超越性D 间接性2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单选)A 生产力B 理论学习能力C 自主研发能力D 自主创新能力27. ()是产生创新的基础和原料,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要以该领域中的已有知识和成果为起点。
(单选)A 知识B 思想C 潜能D 实践21. ()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开展科学研究中思维运动方式的特征及其规律性。
选)(单A 正向思维B 创新思维C 科学思维D 实践思维30. ()是阐明智力与创造力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说明一个人所具有的创造力至少比智力的平均数要高一些。
(单选)A 智力理论B 创造力理论C 极限理论D 阈限理论29. ()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单选)A 科研机构B 政府C 企业D 市场14. 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马特莱法则” ,又称()(单选)A 岗位匹配法则B 动态管理法则C 时效激励法则D 二八法则22. 在知识经济时代,构成社会经济增长部分的,已不再是追加的资金或劳力或自然资源,主要是()。
(单选)A 新增潜能B 新增知识C 新增创新D 新增实践31.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掌握某一特殊领域的知识、理论或操作技术手法,并以其掌握的专门知识、理论或操作技术手法从事某种专门性工作或职业,依照法律或合同、协议获得()的人。
(多选)A 相应权利B 相应利益C 相应责任D 相应报酬34. 专业技术人员是()的必然结果. (多选)A 社会分工日益细化B 社会生产扩大化C 高度理论化D 高度专业化24. 对于一个国家和单位来说,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是不可复制的,它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是构成一个国家或单位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单选)A 物质资源B 精神资源C 组织资源D 人力资源25. 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直接来源于()。
(单选)A 创新思维B 创新意识C 创新心理D 创新实践26. 创新还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这是创新的本质要求。
(单选)A 求真B 行动C 务实D 思考27. ()的实质是通过科学研究、生产活动和管理实践,创造新的思想和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单选)A 实践B 科学技术C 生产D 创新38. 相比IQ 高的人,EQ 高的人更具备一种()的能力。
(多选)A 专业B 综合C 平衡D 辨别28. ()是以已知信息或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重新组合. (单选)A 想象力B 生产力C 创造力D 思维能力19. ()就是忍耐力,即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其表现出来的能力。
(单选)A 意志B 毅力C 刚性D 韧性20. ()是创新的前提,是人的本性所在。
(单选)A 意识B 思维C 思想D 行动25. 思维的间接性特征是大多数人类的()的基础。
(单选)A 意识活动B认识活动C思维活动D 实践活动16. 思维力特别是()是智力的核心。
(单选)A 具体逻辑思维B 抽象逻辑思维C 定型逻辑思维D 非定型逻辑思维17. 愤怒的、破坏性的表达方式常常表现出了一个人把他的情绪转化为身体行为的需要,这些行为一般会发生在()的人群当中。
(单选)A 思想极端B 行为极端C 低敏感度D 高度敏感21. 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等都属于人的()。
(单选)A 基本信念B 衍生信念C 内在信念D 外在信念13. 人才开发工作的()是指开发技术的绝对或相对的效益如何,有否无效开发或低效运作。
(单选)A 理性B 有效性C 经济性D 时效性22. ()是个体内部的智慧能量,它可以转化为外显的智慧行为,是能够被观察到的个体的行为活动。
(单选)A 智慧潜能B 智力C 智慧资源D思维23. 意志与毅力通过人的()体现出来,并贯彻活动过程的始终。
(单选)A 意识B 潜力C行为D 活动14. ()是马克思主义的重点论和两点论在企业员工潜能开发中的具体运用。
(单选)A 岗位匹配法则B 动态管理法则C 时效激励法则D 二八法则15. 深感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有()自卑感的人的座右铭“谨小慎微”(单选)A 咄咄逼人型B 否认现实型C 随波逐流型D 孤僻怯懦型13. “二八法则” ,又称“马特莱法则” ,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
(单选)A 社交法则B 政府法则C 企业法则D 创新法则11. 邓小平关于()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涵,也是对知识经济的高度概括。
(单选)A 科学技术B 专业技能C 创新能力D 经济发展12. 高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指的都是一种以()首要依托,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经济。
(单选)A 自然资源B 社会资源C 人际资源D 智力资源13. 高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指的都是一种以智力资源首要依托,以()为支柱的经济。
(单选)A 信息产业B高技术产业C 工业产业D 第三产业16. 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人才()资源的开发. (单选)A 审核B 管理C 教育D 评估18. 适应并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开发的()。
(单选)A 使命与目标B 责任与义务C原因与目的D 方法与途径()的应用可以使组织机构增添活力,产生开放性的系统结构。
(单选)A 二八法则B激励机制C “动态管理”机制D “互相增补”机制13. 对于知识经济来说,()是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单选)A 知识B 潜能C 实践D 创新16. ()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起到了强化作用,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或社会的贡献值增长。
(单选)A 激励B 奖惩C 提升D 加薪20. 人才只有显现其(),才能算作有用。
(单选)A 领导才能B 创新水平C 应用价值D 高智商15. 有效的()是我国经济步入并适应知识经济的基础与保障。
(单选)A 知识开发B 人才开发C 潜能开发D 创新开发13. 净化、优化人才开发环境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政策机制。
(单选)A 知识开发B 人才开发C 潜能开发D 创新开发15. 潜能开发机制是(),遵循它可以开发蕴藏在人脑中的潜能,使企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单选)A 多维结构B 线性结构C 网状结构D 双向结构17. ()长期处在生产实践第一线,经验丰富、知识新鲜,是我们学习才能和实际知识的源泉。
(单选)A 农民B 工人C 领导D 人民群众21. 体力是一种(),具有无限的潜能,既要张弛有效地使用,又要积极开发。
(单选)A 潜力B 本能C 资源D 消耗品23.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的核心部分。
(单选)A 思想B 思维C 行为D 意识25. 现代社会已进入创新时代,当前管理的对象开始变为()。
(单选)A 体力劳动者B 知识劳动者C 脑力劳动者D 科技劳动者28. 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任何一种教育都能奏效,只有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单选)A 基础教育B 素质教育C 特殊教育D 创新教育29. 科学研究的结果的()是指创造的产物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新意,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的发明或发现。
(单选)A 准确性B 独立性C 新颖性D 独特性39. 创新思维具有()等基本特点。
(多选)A 开放性B 开拓性C 灵活性D 独特性40. 对于当前管理来说,管理要素()。
(多选)A 以知识为中心B 以创新为中心C 管理模式变为分权制的网格化方式D 管理程序变为目标管理50. 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的明朗阶段有助于捕捉直觉和灵感,其条件包括()(多选)A 利用原型启发观察其他事物,而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B 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于所研究的对象上C 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D 对研究的问题和资料有强烈的探索愿望和浓厚的兴趣42. 思维的()是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重要思维品质。
(多选)待查A 自主性B 独立性C 批判性D 准确性44. 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人对()的创造活动。
(多选)A 自然环境B 人的生存环境C 人的自身D 社会环境41. 信念是()的有机统一。
(多选)A 认识B 情感C 意志D 行为63. 分析是在思想上确定对象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