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卷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共四大题,21小题。
2、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 基人和开tuò者,称他为“‘两弹'元勋”,当之无kuì。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
(3分)为了实施市政府“腾笼换鸟”,市城建委制定并公布了未来三年市政。
无线电一厂、量具厂、水产食品厂等一批企业将整体搬迁,中心城区将建设一座超过200米高度的有地方特色的新地标建筑。
A.规划 B.筹划 C.计划3、修改下列病句。
(4分)⑴在上海世博会上,台湾馆的720度四维电影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⑵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各地派往玉树灾区的医务人员克服高原反应,不顾疲劳,夜以继日喷洒消毒剂。
4、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3分)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
“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这个文段选自高尔基的小说《童年》,文中被称为“小强盗”的是(写出人名),小说中的外祖母是一个、的人。
5、根据语境把古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3分)⑴万里赴戎机,。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⑵,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⑶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解释下面语言环境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⑴龙岗警方锲而不舍,历经6年辗转多省艰苦侦查,今年5月26日终于解救....出被拐儿童小霞,抓获涉嫌拐卖儿童的犯罪嫌疑人张某。
⑵发改委原希望在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泻的当下,推进国内油价直接与国际接轨,实现一步到位。
但该部门现在进退维谷,一方面民间对高油价抵触情绪很....大,另一方面又不敢轻易开闸降价,担心影响石油巨头积极保产、稳定市场供给的情绪。
二、现代文阅读(24分)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7-14题。
(一)生命的眼神于媚我十一岁那年,只走过人生八个春秋的弟弟,竟撒手人寰。
八岁的人生实在有限,更何况弟弟因小脑先天不足,从生到死,从来没有站起来过一天。
算是苍天有眼,瘫痪的弟弟比同龄孩子更聪明、更懂事。
三岁那年,他躺在炕上,竟能分辨出几十米以外,是爸爸还是妈妈推开了小柴门。
见到家人,弟弟总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毛茸茸的大眼睛笑得弯弯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无论谁服伺他,年幼的弟弟都会心存感激。
因此,家里上到年迈的奶奶,下到年少的我,谁也没有嫌弃过他。
虽然,他给我们带来无数的“麻烦”,而实际的情况是,弟弟流露出的那种感激越多,我们对他的爱怜越深。
那是70年代,我们一家随父亲下放到吉林省双辽县一个小乡村。
三间土房和一个小柴院就是我们的家。
为了给弟弟治病,爸爸妈妈倾其所有,请到县城里一位有名的老中医。
老中医姓杨,是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走起路来有点跛。
他隔三差五就会来到我家,给弟弟针灸。
长长的针从弟弟的一个穴位扎进去,拔出来,又扎入另一个穴位里。
每次我都强忍着眼泪,可弟弟从来不哭。
他说,他要快点儿治好病,他要上学,他还要上班挣钱,给爸爸妈妈买好吃的东西。
“等回到长春,我们再给朋找一个好医生。
”爸爸经常对妈妈说。
春来冬去,一秋一夏,随着我们离回长春的日子越来越近,弟弟脸上挂着的喜悦一天强似一天。
那种情形感染着我们全家,我们每个人心中焦急的期待,就在弟弟的喜悦中膨胀着。
记得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我在自家房后那片齐腰的麦田里,找着那种不太老又不太嫩的麦穗。
我麻利地撸下青绿的麦粒,双手搓揉片刻,然后朝手心轻轻吹一口气,麦粒留在手掌上,塞到嘴里,每嚼一口,都能感到从麦粒里冒出的浓浓白白的麦浆,带着丝丝香甜。
就这么吃了好一会儿,见姐姐匆匆忙忙寻来,连2拉带扯地把我带回了家。
家里的气氛有些异样。
爸爸和几个大爷在厨房那块空地上,量着薄薄宽宽的木板。
大房间里挤满了村里的大娘婶子们。
奶奶坐在炕沿上,手扶着爸爸自己打制的炕柜,头埋在胸前,放着悲声。
妈妈被几个女人围着,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从不曾离开炕头半寸的弟弟不见了。
我的心一缩,气似乎也喘不上来了,脑子里第一次闪现出那个恐怖的字眼。
但是,怎么可能呢,还有不到两个月,我们全家就要回省城的呀。
我猫着腰,从人群中窜到家里堆放杂物的里间,推开虚掩着的门,在昏暗的房间里急切地搜寻着。
在朝北的屋角上,那躺在钢丝床上的不正是朋弟吗?我奔到那个矮矮的床前,弟弟这回没有“手舞足蹈”,也没笑弯了眼睛。
他只是静静地躺着,像个熟睡的孩子。
借着傍晚微弱的光线,我看到弟弟那张泛青的脸,还有那双像涂上一层炭灰的眼睛,一股说不出的悲凉和怜惜从我的心中升起,我顾不上细想什么,毫无惧色地上前抓起弟弟的一只手。
那手凉凉的,凉得让我禁不住使劲握着、握着。
家人肯定认为弟弟死了,否则,怎么会将他一个人放在这昏暗的一角?我已记不清自己跟弟弟说了什么,可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是,弟弟竟慢慢地睁开了双眼,同时把头向右偏来,望着我。
于是,我看到了弟弟那充满感激、充满留恋并带着几分无奈的眼神。
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滴落下来,弟弟扯动一下嘴角,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他就那么无声地望着我,望着我,直到再也没有力睁动眼睛。
恐怕不会有人相信,一个孩子会对生死有知。
然而,我11岁那年,分明看到了一个只有八岁的男孩,一个瘫痪在床上整整八年的男孩,在弥留之际流露出的对生命那无以言喻的留恋之情。
这生命的眼神,在弟弟离开人间那一瞬,融到我的血液中,注入我的生命中。
因此,我始终这样认为,成人的我,懂得心存感激,懂得如何加倍地珍爱生命,拼命学习工作,都得益于弟弟留给我的那生命的眼神。
(选自《扬子晚报?副刊》,有改动)【相关链接】新华社报道,5月26日晚11时22分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员工跳楼事件。
富士康媒体办向记者证实,富士康当晚确有一名员工坠楼身亡。
这是今年以来深圳富士康员工的第12宗堕楼事件。
7、“瘫痪的弟弟”有哪些优秀品质?请分点罗列。
(4分)38、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指出其表达效果。
(4)⑴那种情形感染着我们全家,我们每个人心中焦急的期待,就在弟弟的喜悦中膨胀着。
..⑵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滴落下来,弟弟扯动一下嘴角,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9、第6节画线部分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描述“我”在田里吃麦粒的过程,试问其用意是什么?(2分)10、阅读“相关链接”,联系全文,请你说说人们该如何正确面对生活压力?(不超过50字)(3分)(二)花开时节卢素玉嗅觉是可以勾起人对往昔的记忆的。
在家乡每年的五、六月正是栀子花开得最盛的时节,每每闻到栀子花淡淡的清香,抑或在大街上看见摆在篮子里出售的栀子花,总是会引起我的回忆。
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一篇题为《栀子花》的散文,文章的内容大多忘却了,只记得文章写得很美,依稀记得篇中多次提到“淡淡的栀子花”,那时还不知栀子花为何物,为何要用“淡淡”两字来形容,于是我想栀子花是香味淡淡的,还是花色淡淡的呢?看完文章,我记住了栀子花,这是一种美丽而富有诗意的花。
后来我家搬到了小镇上,镇中心的马路一直延伸到远方,可以看见一片片整齐的农田,再远些便是环绕着蓝天白云的大山,山上长满了树木和花草。
每年的五、六月份,我便和邻家的小伙伴们一起到山林中寻找盛开的栀子花。
山林中野生的栀子花不如家养的大,且都是单层花瓣,有白色和淡黄色两种,花香却和家养的一样淡雅悠远。
采来栀子花回到家里,找个瓶子装上大半瓶水,把花放进去,好几天满屋飘的都是栀子花的香味,真感到无比的惬意。
再后来我到省城安家,日子变得忙碌起来,更难得见到儿时的伙伴了,即便聚在一起,大家也不再有结伴去山林中折栀子花的心情了,而我也只是在栀子花开的时节,在经过栽有栀子花的花坛前做深呼吸,去感受那淡雅的花香。
而在满园争艳的花卉中,栀子花儿悄无声息地盛开着,那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茂盛的绿叶中并不起眼,但花儿的清香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
路过的人可能无法记得那种小花,但却难以忘怀那扑面而来的清香。
时光真是可怕的东西,岁月在人们脸上留下印记的同时,也在人们的心底留下伤痕,故而人慢慢地变老,心境也会改变。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在车上偶然听到这首歌,立即被歌曲淡淡柔柔的旋律所吸引,不禁跟着哼唱起来,4当它把我脑海里某一个角落遗落的东西缓缓拾起时,才知道那种爱花的心境真的离我渐行渐远了,不禁有点伤感。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我已经无法记起那阵花香从什么时候淡出了我的记忆,花开如此可爱,挥手告别却充满无奈,光阴好像流水,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选自2010年5月14日《工人日报》,有改动)11、文章写了“我”与栀子花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3分)12、联系语言环境,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2分)每每闻到栀子花淡淡的清香,抑或在大街上看见摆在篮子里出售的栀子花,..总是会引起我的回忆。
..13、文章结尾说“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作者“泪......流满面”的原因。
(3分)14、文章原来的题目是《栀子花开》,现在改成了《花开时节》,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为什么?(3分)三、文言文阅读(16分)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5-20题。
(一)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⑴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⑵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⑷久之,目似瞑,意暇甚...16、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7、屠户的机智勇敢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5(二)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
其狗不知,迎②①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③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①素: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