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

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要成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承担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法律素质,而法律意识正是法律素质的真实体现。

我们认为大学生的发意识应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深刻理解宪法法律,建设起心中的法治体系(2) 树立起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3) 行使发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我们组六名组员历时三周,通过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纸质调查问卷、采访等形式调查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

第一方面:关于大学生深刻理解宪法法律,建设起心中的法治体系的状况。

我们在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中都有相关的调查题目。

我们在网络问卷中设置了如下题目1.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在所有参与答题的同学中,有86.1%选择了宪法,这说明大多数同学都已经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一点证名大多数同学在以前初中和高中的学习中已经对宪法的地位有了初步的了解。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包括:我国的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等。

这些大多数同学都听说过,但是就上面饼状图所显示的答题情况来看,近六成同学选择了正确的答案,但是还有四成左右的同学选择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对这三者制度产生了混淆。

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于宪法的规定最为重要的国家基本制度是有所了解的,但是有些同学并没有很好的分清楚各种国家制度对应的到底是什么。

作为宪法最为重要的内容,同学们都产生了如此大的分歧,这与部分同学平日并没有关注过宪法,只是通过一些渠道获得的零散的、碎片化的宪法知识是分不开的。

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这应该是必须了解的常识,这与是否学习政治是没有关系的,毕竟作为中国的公民对于祖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都说不清楚,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由此可见,对于宪法的内容同学们并没有做到较好的理解,这与平日大多数同学对我国的政治活动不感兴趣,关注度不够有关;也与目前关于政治教育的力度不够有关,现在的政治教育有些侧重于讲过,而对同学们的要求只是了解,但是这样的效果显然不好,不说同学们在考试前的死记硬背,哪有时间理解。

就是上课教授的效率也是较为低下。

因此想要大幅提高同学们对宪法的理解,必须要同学们加强对于我国的政治活动的关注度,并逐步走出为考试而学习政治,学习法律的怪圈。

3.你认为我们普通大学生需要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吗A 、完全不需要B 、了解一下就可以C 、需要深入学习再结合同学们自己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出的评估来看只有32.9%的同学表示大体掌握,而65.9%的同学都表示自己在法律知识上欠缺很多。

所以可以说目前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需加强,同学们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4.学校或有关部门组织法治宣传活动或讲座时,你觉得A、能学到动心B、太形式,没意义C、不愿去,浪费时间由统计的结果来看,近六成的同学表示常见的校园法律宣传工作能够激发他们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并对自己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还有一部分觉着效果不大。

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法律报告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有近半数的同学认为我们不一定要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另一半认为需要深入学习,只有极少的同学认为完全没有学习的必要。

再结合访谈中对“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的回答,主要方式有通过法治节目,手机新闻。

方式较为局限。

所以在大学生如何学习法律知识的方面真的亟待解决。

从纸质问卷的情况来看1.您怎么看待法律A、很抽象B、很具体C、很遥远D、很繁琐19名男生和20名女生中有9人认为很抽象,17人认为很具体,5人认为很遥远,8人认为很繁琐。

男女生的选择无论从分布和数量上看都十分接近。

在极大程度上说明了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基本不存在性别的分化。

我们分析认为,有近半数的人认为法律很具体的原因是因为法律都的是具体的条文都是一条条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具体准确的,表明半数左右的同学对法律的了解是具体的条文,一想到法律,一想到的就是各种法律,各种条例,平日对法律有基本的接触。

而有9人认为很抽象,5人认为很遥远,8人认为很发繁琐。

这可以体现出同学们对法律的一种看法,法律条文是具体的但又繁杂,琐碎;此外因为大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中,对社会接触较少,所以很自然会产生一种遥远感。

不过因为上面的题我们设置的是单选,为的是看出同学们对法律的第一印象,所以可能无法反映出同学们对法律的全部看法。

因为我们出于对问卷难度的考虑,并没有提问其他的法律内容,不过从同学们对宪法和法律宏观的了解足以看出同学们对法律的了解一般,仍需加强。

当然,条件限制,我们的调查主体是大一的工科和理科生,对文科生基本没有涉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关于树立起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的调查网络调查问卷您对我国建设法治社会是否有信心你觉着法律能维护你的切身权益A、有信心,我国终究会走上法制的道路 A、能,我对法律有信心B、没有信心,我国不可能完全实现法治社会 B、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的代表C、很难说 C、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由图示信息,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虽然自己的法律实践较少,但是对法律有信心,认为法律能够维护其切身利益,36.1%的受访者表示有一些自己认为应当得到维护的权益,现在法律上还没有较为良好的保障,这确实符合现实虽然。

现在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较少,但是仍能感觉到在部分领域法绿仍然存在空白,这在现在带来很多不便,但是他们有信心,充分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法律会不断健全,从而能够更好的维护人民的权益。

有少部分同学认为法律正在沦落,越拉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工具,这应该是受访同学自身的法律实践缺失,另外从新闻上了解到的案件判决较为片面,夸大了法律判决的失误,但是这并不是法律本身的问题,而是裁判者对于案件的了解不够全面,从而做出了不准确的判决。

同样关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问题,八成以上的同学表示有信心,我国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不断坚定前行,最终实现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有不到两成的调查者还没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这表明,他们对于我国的法治不了解,从而对我国的法治之路的观点就、比较迷惘。

这也与大学生的与社会接触较少,自身法治实和其它社会活动不足有关。

当然现在我们还尚未大量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

3.你认为我国的法律A、对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B、略有不平等,没有充分保护底层劳动人民的利益C、有非常多不平等的地方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它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较为严重的。

而平等是相对的,不可能完全兼顾所有人的利益。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它党的主张和人民的共同意愿,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

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我国的法律基本上都是平等的,这表明同学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呈认可态度。

纸质问卷1、您怎么看待众人犯法(法不责众)A、无论如何法律都必须得到执行B、这么多人都犯法了,看来是法律不适合,要修改法律C、看能执行就执行,执行不来哦就算了D、暂不执行由此可见,其实同学们对于法律的联想是权利与义务。

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主要面临的也正是如何正确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但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没有法律实践。

网络问卷统计数据显示,男生和女生的选择高度一致。

40人中有26人认为无论如何法律都必须得到执行,只有2人认为执行与否看情况,有7人遵照法不责众的原则,不执行,并认为是法律不合理,要修改法律。

还有3人认为暂不执行。

照目前的案例来看,一般情况下,这种法律多是针对到了众人不注意的问题,而法律是否合理则要看其所约束的众人的行为具有多大的危害性,如果危害性大,则必须执行;如果真的与人们正常的生活的寻常的行为习惯相违背,则应该经过商议活撤销该条法律。

65%的同学认为必须执行,显然是把法律视作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可违犯,违法必究。

但单从尊重法律的权威的角度来看,同学们的具有良好的法律权威意识,明白法律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这表明我们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方面:关于行使发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状况的调查 访谈记录 我们询问了10名同学关于法律意识是什么,所有的同学都提及是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当我们问道法律是什么的时候,受访者也都表达出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行为准则,它规定了人们享有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人们所必须履行的义务。

强制性是法律与其他约束的主要区别,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对于“你觉得你离法律最近的时候是什么时候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说出了在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比如说“自己网购的东西与商家的宣传差的太远时,自己会联系商家,要求退货”1、看到路上有人偷东西,你的做法是 A 、明哲保身 B 、悄悄提醒被偷的人 C 、报警 D 、说不清07.51522.530无论如何法律都必须得到执行这么多人都犯法了,看来是法律不适合,要修改法律看能执行就执行,执行不了就算了暂不执行1、你认为不违法就是好公民吗2、你认为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事是否可以做A 、是 15% A 、当然可以 7.6%B 、不是 85% B 、不行吧 20%C 、不清楚 36%D 、其他 30%这3个问题主要是为了调查同学们对于法律的规定的看法,法律规定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一个人存在于社会上的门槛,大部分同学虽然不是十分的清楚,但是都认为不应只有法律吧。

没错,除了法律还存在道德约束,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2、当你发现朋友把你的照片或文章发到公共平台上,还有很多人点赞,评论。

你会怎么做 A 、当没看见 B 、感谢朋友能让自己得到大家的关注C 、与朋友说明道理劝其认错以上而题的设置是为了看同学们对违法行为的识别和看法,盗窃显然是违法犯罪行为,有61%的受访者做出了维护法律尊严的行动,还有近40%的受访者因为害怕被报复等原因没有采取行动,这表明同学们的法律意识仍需加强,要勇于和违法犯行为做出机智的斗争,要做到见义智为。

朋友将你的照片和文章发到公共平台上,是在去害你权利的边缘。

如果你在乎,那么就一定要跟朋友说明,让他下次不要不经你的允许再做这种事情。

如果你不在意,那么也就无所谓,但是因该和他说明这样做是不好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