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文段的背诵默写基础题一、选择题1.古诗默写。
1.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3.柴门闻犬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缝雪宿芙蓉山主人》)[]4.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填空题2.课文填空。
赵州桥非常()。
桥长50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两旁()。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下面没有(),只有一个()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上。
大桥洞顶上的()两边,还各有两个()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4个()流过。
这种设计,在()史上是一个(),既()了流水对()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又减轻了桥身的(),节省了()。
3.精彩赏析阁。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按原文填空。
2.所填词语都是表示________的词语,我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3.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
4.这段话主要描写_____________ 。
4.精彩赏析阁。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近些,只见________,形成一堵________________水墙。
浪潮越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那声音如同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5.课文回眸室。
(1)过了一会儿,响声____________,只见东边____________的地方出现了一条________,人群又________起。
(2)霎时,潮头___________,可是余波还在___________般涌,江面上依旧_______。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__________________。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高了。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代诗人写的。
明月别枝惊鹊,,,听取蛙声一片。
在我们共同拥有的蔚蓝色星球上,有一块高高隆起的第三极——。
那里有、、……还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圣殿——。
《布达拉宫》2.为了,为了,为了,邱少云像,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这句话运用了和修辞手法。
7.佳句积累。
1.羊群一会儿(),一会儿(),走到哪里都像()。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有的槐花(),远看像();有的槐花(),近看像()。
这句话按照由到的顺序,写出了槐花的。
2.鸡儿(),像();狗儿(),();蝉儿(),( )。
这句话通过对的描写,运用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了,衬托出槐乡孩子的3.槐花饭是用( )做的,可好吃了。
吃咸的,浇上()、()、();吃甜的,撒上(),拌上()。
4.小小子儿往往是趴在树上,用()。
()落下了,小妞儿们有的(),有的()。
那是一幅()。
走进槐乡,我们感受到槐乡的孩子具有的特点。
9.课文传真。
[]1.“过去的日子如,被微风了,如,被初阳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句话选自写的《》一文。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它出自于和的传说故事,人们常用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
3.给下面的诗句和作者连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不拘一格降人才杜甫千磨万击还坚劲自在娇莺恰恰啼王昌龄我劝天公重抖擞一片冰心在玉壶郑燮留连戏蝶时时舞任尔东西南北风龚自珍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在()的春风里,在()的暴雨里,在深秋的()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时候,无日不()。
2.大自然多像一位()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的胸怀,()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的太阳是她()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的絮语。
3. 走进课文,我们跟着作者认识了一些伟大的人物,有被日本人民称为“()”的聂荣臻将军;有被称为“()”的莫泊桑;《夹竹桃》的作者是()他曾被誉为“学界泰斗”。
4. 一些古诗词在写景状物的同时,也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意志。
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表达了对江南春景的赞美;《马诗》中的“(),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于谦《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表现的是诗人坚守高洁的情操;《夏日绝句》中的“(),死亦为鬼雄“则让我们感受到李清照的一腔正气和爱国情怀。
11.古人云诗言志,文传情。
下列诗人的千古名句是他们情志的最好体现。
苏轼有千里共对明月的情谊,;李清照也有死为鬼雄的豪迈:,。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在对下列景物的描写中都蕴涵着深深的情意。
花有形:它(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日有韵:(落日中)大海失去了原色,,醉醺醺地。
水有义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它好像有情义。
12.请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按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1.你喜欢下雪的日子吗?早晨推开屋门,看到院子里的地上、树上全挂满了雪,你会想到岑参的一句诗:、。
2.寒冷的冬天就要过去了,明媚的春天就要临,你会想到这样一句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
3.一心一意、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平八稳,你发现这些成语的特点了吗?接着写下去:、、、。
4.看着自己的恶作剧,我心里真是哑巴吃黄连,。
(将这句歇后语补充完整)5.你知道哪些有关立志的格言,试着写一句:。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鲸是一种很()的动物,它有一种和人类相同的()——能够思考和想象。
它们在水下常常()发出的美妙(),召唤同伴。
2.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
那里出产()。
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了。
3.沿街的河边停满了()的小船,一只紧( )一只。
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 ),坐落在镇两头。
不时有一只小船从( )的桥洞中悄悄钻出,从河上( )漂过。
船驶远了,但( )哼的小调,还在河上( )荡漾。
14.结合课内外阅读,填写合适的内容。
亲近大自然。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1),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2)的弹跳,再以一个(3)、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那是落日的奇观;“……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4),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5)。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6),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这是赏花的情趣。
提升题一、填空题15.课文梳理。
1.“伯牙谓世再无知音”的意思是。
2.学习了相关课文后,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是,我喜欢他的名言:3.学习了《轻叩诗歌的大门》后,我的感受是:4.《唯一的听众》中老人说自己“耳朵聋了”是为了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集诗歌305篇,已经有的历史了。
6.《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等说明方法和、等修辞手法,所以生动具体。
7.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
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的微云。
16.日积月累。
1.破坏环境的地方我写上口号或标语:。
不爱祖国的人我用名人名言劝说:2.描写菊花引用古诗句:,送别朋友时用古诗句:,想念家乡时吟古诗句:,3.春节在大门上贴副对联:,搬新房给书房贴名言警句:4.不讲诚信的人我用古人的话劝说:不团结互助的人我用谚语劝说:5.世界最高的山峰是,世界最低的盆地是6.补写《论语》。
(1),患不知人也。
(2)学而不思则罔,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中的“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出自他和他的学生的语录集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他的其他名言,如__________________。
18.按原文填空,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稻( )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 )。
此六畜,人所( )。
曰喜怒,曰( )( )。
爱( )欲,七情具。
青( )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 )苦甘,及辛( )。
此五味,口所含。
19.记一记。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
20.古诗百花园。
把富有哲理的诗句补充完整。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
--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
--王之涣《登鹳雀楼》(4)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5)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6)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21.桉要求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全诗表现了诗人的。
(2)诗人用霜天月落、乌鹊凄啼、、、、等景色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幽静美丽的秋夜江景图。
(3)“,”一句将夜景与愁思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成为千古名句。
22.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表达对离别好友的祝愿。
23.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____________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4.当我们即将远行,念及母亲的深恩,又觉得难以报答时,常会很自然地吟诵起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的《》。
25.开发大西北,我们实现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战略,可以料想,不久的将,古人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大西北重现。
(用《敕勒川》中的诗句填写)26.当人们说起一个人年纪轻轻就才华出众、引人注目的时候,往往引用杨万里《小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