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 )水污染及其成因PPT

(2.1 )水污染及其成因PPT


生活污水
太湖水域捕鱼的船只众多,现在的 捕鱼船多是用柴油作为动力,燃烧 不充分,产生的气态颗粒污染物随 风飘落到太湖中,污染水体。 另一方面,船只老化,废油滴漏严 重,覆盖水面,较难自净,加剧了 太湖水体的污染。
船舶
一望无际的蓝藻···
无锡鼋头渚曾是最佳观湖景点,但蓝藻成祸,游 客已经不能与太湖水亲密接触了
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
称为水污染。
2015 图为 年11 2016 月5年 日,河北省 4月14日, 廊坊市广阳区三小营村村 辽宁省鞍山市腾鳌镇东 边一条小河沟里布满垃圾。 甘村,大量死猪浮在水 经过近 8年调查,可以确 面上已经10多天了,死 定淮河是污染最严重、持 猪的尸体开始腐烂。因 续时间最长的地区,是消 河道距离村子太近,村 化道肿瘤死亡上升幅度最 民担心一旦因此出现疫 高的地区,其上升幅度是 情,健康会受到威胁。 中国肿瘤死亡平均上升幅
水华
工业点源污染
目前,太湖流域结构性污染十 分严重,化工、纺织印染、黑 色冶金依然是重点污染行业。 由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布 局的分散性、经营方式的多变 性及其初级粗加工,造成的污 染极为严重 。
农业面源污染
养殖
肥料、农药、畜禽粪便、水产养 殖业、秸秆、村庄生活污水、村 庄生活垃圾对水体氮磷污染贡献 ;农膜污染
思考
太湖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 落日益简单,并影响了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延伸】 4.海洋水体富营养化——赤潮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形成
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 大量含有各种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
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
D )
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 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 物及有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 染现象 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
度的3倍至10倍。
云南滇池蓝藻爆发
水污染实质是指水体受人类的影响,失去了利 用价值,危害人类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 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污染的来源
二、水体污染现象:——重金属污染
1、重金属污染: 水体重金属污染物:一般常见的无机物质有汞、 铅、铬、铜、锌、砷、矾、钡等重金属类及氰化物、 氟化物等。。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未经处理的工业废 水和生活污水;此外油轮漏油、农药随雨水冲刷于 江河中,都可使重金属如汞等沉积于水体底部,造 成水体重金属污染。 美国、加拿大、日本因等国河流被污染,大量鱼、 贝类的汞含量超过规定指标,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 害。
3.影响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旅游业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目前日本是受害最严 重的国家之一。
原因:自然因素:温度较高,利于生物的生长繁殖;海域封闭, 海流影响小,不利于扩散;人为原因:人口多,含磷洗涤剂排入 多;农业发达,农业污水多;工业发达,排放的工业废水多。 我国最严重的地区----珠江口 高发期---5-7月
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海水的PH值
也会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
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浮游生物、藻类死亡腐败会造成海域大面积缺氧,甚至 处于无氧状态,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
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
(3)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湖泊沼泽化 藻类死亡残体被分解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 新释放到水中,形成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使水生生 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水深变浅,湖泊变沼泽---湖泊 沼泽化
案例2
【案例分析】
阅读案例2:
《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
并回答问题。
用水吃紧
疯抢购水
望眼欲穿
1990~ ~2001 2001年太湖劣于Ⅲ水质变化图 年太湖劣于Ⅲ水质变化图 1990
农业污水
(2)形 成 条 件: 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 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生 植物的繁殖,从而使水体生物群落急剧变化,水
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并造成严重的危害。
(3)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水质变坏 在生物净化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溶解氧。水体存 在溶解氧时,需氧微生物可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简单 的、稳定的无机物(如:CO2、H2O、硝酸盐、磷酸盐等), 水体从而得到净化。 在无氧情况下,因厌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产生 硫化氢、甲烷等,水质则变坏,腐化发臭。
健忘……
《智子出浴》尤金· 史密斯
照片中的智子,因为母亲怀孕时吃了水俣湾有毒的 鱼虾,出生后就得了先天性水俣病,失明、瘫痪、 残疾。
骨痛病
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方法
①积极治理工业“三废” ;
② 加强对剧毒农药生产、使用的管理,停止使用汞、 砷制剂农药; ③ 加强鱼用药物的使用和管理; ④禁止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 ; ⑤ 积极开展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和残留毒的检测工作。
在网箱养殖过程中,投入到太湖中的 饵料中只有30%被鱼类利用,其余 的沉入湖底,污染水质。在这30% 被利用的饵料中,有91%的氮磷流 失到水体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太湖流域地区随着工业化、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人口剧增 ,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之以前迅 速增大。 与此同时,排污管道铺设不健全 、处理没施跟不上城市化进程的 步伐,致使污水未经处理或只经 过简单的处理,就排入到太湖中 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N、P元素 物质。
因此,溶解氧量可作为水体自净的标志,其含量的变 化反映出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过程。
(3)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鱼类死亡
原因分析:
①藻类有毒,鱼可能中毒身亡;
②表层水体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状
态,分压增高,会影响鱼体循环系 统中溶解气体从血液中逸出而形成
气栓,阻碍血液流通而死亡;
③水体下层处于缺氧状态,鱼窒息 死亡。
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
)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
生物净化实现的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
地下水>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
二、水体污染现象
概 念: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 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 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
1953~1956年日本熊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 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 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 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 达238人,其中60多人死亡。到1991年3月,被 确认为水俣病者达2248人,死亡1004人。
思考:
导致水俣病发生的污染物质是什么?这 些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 甲基汞是导致水俣病发生的罪魁祸首, 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当地一家化工厂排放的 未经处理的废水。
一、天然水的净化作用:
1.概念: 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指环境对外 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除、容纳以及同化 的能力。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
污 染 干 物 净
天 然 水
物理净化(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
化学净化(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沉淀等)
净 化 的 天 然 水
生物净化(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地同化、氧化、分解等)
破坏。
赤 潮 的 危 害:
1.影响近海养殖业和渔业:红藻大量繁殖,使海水缺氧和产 生毒素,使鱼、虾、蟹、贝、蛤、蛏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2.危及人体健康:赤潮藻类毒素污染海水,会使游泳者、作 业者眼睛、口腔、咽喉、皮肤受到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神 经麻痹甚至死亡。如误食含有赤潮藻类毒素的鱼、虾、贝、蟹等 食物轻者会中毒,严重者将导致死亡。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四 大 文 明 古 国
人类文明 源于水
思考:污染物 进入水体是否 就是水污染?
人类自古以来,就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但是并 未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危害。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双重保障作用,一方面提供 资源、能源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环境具 有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代谢产物的能力,即自净能力。
2.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水花
赤潮
水体富营养化
1.含义: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氮、磷)在水体中富集导致 水质变坏的过程。
水花(水华)
2.类 型
湖泊
赤 潮
海洋
水体富营养化
3.水体富营养化——水花(华)
(1)污染物及来源:
这些污染物 从何而来?
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素。 工业废水 来源 城市生活污水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⑴ 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破坏水生生 态系统。 ⑵引污水灌溉可使农作物变异甚至大面积 死亡,也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构成对 人体健康的威胁。 ⑶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可引起人体各类疾 病甚至死亡。
【案例分析】
阅读 :案例1
震 惊 世 界 的 水 俣 病
水俣湾
水俣湾事件
2.河道中不同层面的净化机理
适量的藻类和其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 O2,既补充了水中由于污染物的氧化所消耗的氧,又可除去过多 的CO2。
河床底部可以吸附部分污染物; 微生物把污染物作为营养源,通过生 化过程,把复杂的化合物转变为简单 的化合物,以及CO2、H2O等无机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