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资分配发放办法
1、基础工资的发放:凡受聘人员,发放基础工资项目是:基础职务工资+活津贴50%+工资标准提高10%部分+政策性补贴(护龄津贴、知补、边远补贴、粮差等)编制工资册,按月发放。
2、岗效工资的发放:根据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工作考核实施方案规定,将预扣50%的活津贴和财政拨给年末奖金,与当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经过年终考核评定等次,按照考核结果兑现岗效工资。
如职工连续旷工10天或累计旷工超过15天的;职工全年病假累计超过6个月,事假累计超过3个月,或病事假累计超过5个月者,不得享受当年岗效工资;职工受记过处分、记大过处分者,不得享受当年岗效工资。
3、业绩工资的提取与发放:业绩工资的经费来源,从开展医疗保健工作纯收入中提取部分金额,每月从职工活津贴中扣取30%的金额,参与业绩工资分配。
根据职工工作的质量与创造经济价值和降低成本消耗的情况,确定业绩工资的发放标准。
(1)各科室业务纯收入提取业绩工资的比例保健科业务纯收入中提取25%;妇产科业务纯收入中提取20%;B超室从业务纯收入中提取5%;药房纯收入中提取5%;检验室业务纯收入中提取25%的经费作为化验员发放的业绩工资。
(2)为推动相关科室业务工作的开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各科室送检的化验项目、检查费、B超纯收入中各提2%,药费纯收入中提取0.5%的经费,作为各科室内部分配的业绩工资。
(3)业务收入提取业绩工资的计算方法:科室纯收入总收入(减除)各
种消耗(各种材料费、办公用品开支、电话费、水电费等)(减除)药品收入(减除)各种辅助检查费(减除)保健津贴(减除)夜班费(减除)加班费(减除)手术劳务费(减除)医疗器械折旧与维修费==== 纯收入
(4)发放业绩工资办法:业绩工资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分配给职工的业绩工资与其贡献的大小、工作出勤的多少挂钩,实行奖勤罚懒,打破平均主义。
按照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方法。
将职工出勤考核与发放业绩工资结合起来,当月考核,当月兑现业绩工资。
1分配业绩工资标准:实际出勤天数×分配系数+30%活津贴=应得业绩工资院长:发给业绩工资占全站提成平均标准分配系数的1.2;副院长:发给业绩工资占全站提成平均标准分配系数的1.1;办公室主任:发给业绩工资占全站提成平均标准分配系数的1.05;统计员兼会计:发给业绩工资占全站提成平均标准分配系数的 1.0;保健科主任:发给业绩工资占本科提成平均标准分配系数的1.2;妇保医师:发给业绩工资占本科提成标准分配系数的1.0;儿保医师:发给业绩工资占本科提成标准分配系数的1.0;妇产科主任:发给业绩工资占本科提成标准分配系数的1.2;妇产科医师:发给业绩工资占本科提成标准分配系数的1.0;护士长:发给业绩工资占本科提成标准分配系数的1.1;护理人员:发给业绩工资占本科提成标准分配系数的1.0;药房负责人:发给业绩工资占本科提成标准分配系数的1.1;药管员:发给业绩工资占本科提成标准分配系数的1.0;化验员:从检验纯收入中提取25%作为化验员的业绩工资;收费员:发给业绩工资占全站提成平均标准分配系数的0.8;2科室由于人员安排不当而缺班,需要其它科室派员顶班工作,扣出被受授科室日平均业绩工资,作为代班科
室业绩工资的补充分配。
3提取业绩工资核算,由会计按月核算各科室的收入和成本消耗,算出各科结余的纯收入。
根据出勤考核与分配系数计算各科室应分配的业绩工资,将收入核算情况、职工考勤情况、兑现业绩工资分配情况报送站长审核批准后,才能发放业绩工资。
4职工本月连续旷工2天,或本月累计旷工3天;本月事假累计10天,或病假累计15天者,不得享受当月发放的业绩工资。
5指导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发放20%的活津贴。
4、职务津贴:院内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制定职务津贴发放标准。
院长:职务津贴每月50元;副院:职务津贴每月30元;科主任(包括护士长):职务津贴每月20元;药房负责人:职务津贴每月15元。
职务津贴按月发放,如某科室发生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或差错事故,按照《处罚实施方案》的规定,停发有关科室负责人的职务津贴,并酌情扣取当月的业绩工资。
5、如职工发生差错事故,按照《处罚实施方案》的规定,扣取责任人的业绩工资和一定数额的基本工资补偿单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