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216线仁沐新(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K83+~K94+850)首件制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复核:审核: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G4216线仁沐新(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项目部二O一七年三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目的 (1)三、编制依据 (1)四、实施范围 (2)五、实施流程 (3)(一)首件的申报 (3)(二)方案审批 (3)(三)工程实施 (3)(四)评价认可 (4)(五)推广示范 (4)(六)资料管理 (4)六、保障措施 (6)(一)思想保证 (6)(二)组织保证 (6)(三)技术保证 (8)(四)施工保证 (8)(五)制度保证 (11)首件制工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LJ8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83+,止点桩号为右侧K94+850、左侧K94+920。
本合同段途经犍为县玉屏镇、龙孔镇、孝姑镇,线路全长合计。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挖方220万m2、路基填方120m2,大中桥20座(折算成整幅宽度),钢筋混凝土圆管涵9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2道,分离式立交3座,通道12道,人行天桥348m/7座。
二、目的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的开展,帮助施工班组熟悉工程特点,掌握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其它关键性技术的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的开展,能够更直接的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检查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等在施工过程中的整体配合效果、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
及时分析、总结施工要点,找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
明确质量标准、稳定工艺流程、统一外观要求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施工工艺,以指导后续同类工程施工。
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的开展,围绕质量一流的总体目标,贯彻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项目的质量创优保障原则,抓好关键性分项工程的首件工程质量,制订完完善可行的施工指导意见,将首件工程取得的经验进行推广和应用。
三、编制依据(一)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设计文件。
(二)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招标文件。
(三)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包括,但不限于):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F50-201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四、实施范围结合我项目部两阶段施工图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我项目选取了同类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分项工程作为首件工程,详见首件工程划分表首件工程划分表五、实施流程(一)首件的申报项目部按照总监办首件工程认可制实施办法中首件工程的划分原则确定每分项工程的首件,对首件工程的每道工序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作业指导书,提供质保体系,确定自检体系和质量责任人,明确检测方法、检测频率以及重点、难点部位的控制措施。
项目部专业工程师据此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施工负责人。
(二)方案审批专业工程师制定并向总监办上报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体系等。
对于重大的、复杂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分项工程。
(三)工程实施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体系等批复后,项目部依据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及批复文件立即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每个作业人员领悟施工要点,明确具体工艺标准、质量标准。
项目部做好施工前准备:1、所有首件工程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备足材料配置足够的施工人员及机械。
2、所有首件工程原材料进场前工地试验室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检验,监理单位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根据有关规定,落实原材料进场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准用于该工程;3、所有首件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前要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必要的应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后方可使用;机械设备数量必须满足施工需要,混凝土振捣等关键工序施工应配置备用设备。
首件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首件工程开工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试验负责人必须到施工现场指导施工。
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当每道工序完工后,项目部专业工程师负责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质量验收报验单送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
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及监理人员必须对所有的首件工程全过程旁站,并做好相应纪录。
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方面提出可行的调整处理方案,以保证其顺利实施。
(四)评价认可首件工程完成后,由项目部邀请总监办、总监办、监理试验室进行检测、验收和评定,并编写首件工程总结报告,该报告包括试验资料汇总、开工报告、检测资料、具体过程中的现场记录和施工工艺、工程照片、声像资料、经验和教训、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与相关技术规范和质量目标进行对照的总结等。
项目部对已完成的首件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提交总结报告。
由监理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验证施工工艺的可靠性、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并形成评审报告。
分项工程评分未达到98分以上不能视为首件工程。
(五)推广示范首件工程认可的分项,由项目部组织对应工区召开现场会,发放相关资料,进行施工后经验交流,分析、总结施工要点。
对未参加首件工程施工的作业班组进行推广示范,以保证后续同类工程质量水平不低于首件工程的质量标准。
(六)资料管理得到认可的首件工程检查用表、试验资料汇总、开工报告、检测资料、现场记录、工程照片、声像资料等必须完善相关人员签字和加盖公章。
首件工程认可的所有相关资料均作为首件工程的附件整理和归档, 保证首件工程文件资料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确保首件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首件工程实施流程六、保障措施我项目部首件工程推行ISO9001质量保证标准,并建立首件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应用标准质量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行为。
首件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由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施工保证、制度保证五大部分组成。
(一)思想保证强化创优宣传教育,做好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安全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持证上岗。
抓好质量思想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程序执行,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各工种、班组以提高工序质量为重点,积极开展重点的攻关型QC小组活动,针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关键质量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做好预防措施。
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确保首件工程施工的第一座涵洞、第一段路基土石方、第一段防护等成为样板工程,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全线创优的目标。
(二)组织保证为确保首件工程的施工正常有序进行,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挂帅、总工程师、质检人员参与组成的首件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小组,领导和组织实施、兑现首件工程质量目标。
(三)技术保证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进行设计文件审核,领会设计意图,正确指导施工。
2、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质量要求的文件。
3、认真复核导线点及水准点,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使用。
4、逐级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要详细、准确、可操作性强,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各项工程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和注意事项(四)施工保证1、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前按《测规》规定恢复中线,复测中线,复测横断面,对地形、地质变化处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2)路基填料进行试验,对于有机质含量、液限、塑性指数超过规范标准的填料,均禁止往路基上填筑。
(3)严格执行《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通过工地压实试验段,确定合适的压实机具、铺筑和压实方法、碾压遍数和速度、含水量的控制、松铺厚度和施工程序等。
为保证路基压实度及强度要求,填筑时两侧增宽填筑米。
路基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排水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2、涵洞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涵洞基底挖至设计标高,应采用触探检测基坑地基承载力,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报告设计单位更改设计方案。
(2)工程用钢筋、水泥须有出厂合格证,砂、石料须取样试验,所有材料经检验合格之后方可使用。
(3)防水层材料检验合格,铺设宽度、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粘接牢固,沉降缝填塞密实。
施工达到无渗漏。
若发现渗水应及早返修。
(4)涵背填土密实度不得低于路基填土要求,必须两侧对称夯填,盖板顶填土厚度大于时,盖板顶方可允许施工机械通过。
(5)涵内排水沟,出入口锥体等附属工程应及时施工,顺渠顺路,根据涵洞功能及周围环境及时予以顺接,任何情况不得滞后三个月,防止雨水冲刷涵身及基础。
3、防护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对所有用于防护工程的材料进行检测,钢筋、水泥等料必须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资料,不同来源的细集料分类堆放,存贮堆放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标志。
工程用水在使用前做好水质分析,以确定能否使用。
(2)砂、石料的进场要事先进行试验,并对石料进行清洗工作,不合格的砂、石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3)浆砌施工使用挤浆法,并做到砂浆饱满,丁顺交错,杜绝通缝。
4、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定期进行中线及水平测量,确保桥位、中线、跨度及各部位标高准确。
(2)明挖基坑时,尽量减少超欠挖,作好坑内排水。
(3)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搅拌站集中拌和。
(4)基础施工前,核对基底的水文地质情况,确认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5)桩基确保灌注连续,保证不断桩。
(6)在桩顶以上加灌桩头,确保桩顶质量。
经检查桩基合格后才能进行墩台身施工。
(7)墩台模板采用大块钢模,保证接缝紧密平顺、不跑模、不漏浆。
(8)墩台身砼在终凝前,避免泡水。
(9)预应力结构所用钢绞线、热处理钢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等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规定。
(10)预应力机具及仪表由专人使用管理,并定期维护和校验。
5、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所有进场钢筋必须有材质证明,并按规定取样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所有钢筋工、电焊工等钢筋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钢筋加工场地利用混凝土硬化处理,表面平整,利用水准仪测设高差不大于±5mm。
认真审核图纸结合设计规范要求给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详细交底,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放样,用油漆或粉笔在平地上刻画出间距大样。
钢筋按设计尺寸下料,对弯曲筋必须调直到合格。
钢筋焊接搭接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
6、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模板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组合钢模板,设计成各种标准形状的大块和整体模板,有利于现场机械化施工和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模板的设计做到在松动和拆卸时不对混凝土造成损毁;任何模板的固定装置或支撑物除内拉杆外都不容许留在完成的混凝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