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继电保护专业发展方向ppt课件
继电保护专业发展方向ppt课件
工厂化调试。在检修公司设立调试中心, 模拟变电站实际环境,完成变电站现场 调试,实现整站二次设备联调或单机调 试,具备现场直接应用的条件,简化现 场调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就地化保护装置
PT1
出 线
PT2
I母II母
虚拟变电站运行环境
调试中心 更换式检修
5
(一)以设备就地化和即插即用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创新
(一)以设备就地化和即插即用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创新
2.就地化保护技术优势明显
(1)提升继电保护速动性和可靠性 就地化保护装置
就地化保护装置近一次设 备安装,集成了合并单元和智 能终端的功能,原来一面保护 屏的功能完全可以由一个小型 的就地化保护装置实现。采用 电缆直接采样直接跳闸,减少 数据传输的中间环节,进一步 提升智能站继电保护的速动性 和可靠性。
保护装置应用小型化、就地化技术和标 准航空插头实现即插即用,创新“工厂化调试” 和“更换式检修”运维管理模式,简化现场工 作,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7
(一)以设备就地化、小型化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变革
就地化设备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二次设备就地化的一二次设备融合
智能间隔设备 (模块化)
8
(一)以设备就地化、小型化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变革
吐鲁番,日照长、气温高, 全年平均气温高于40度的酷 热天气平均为28天
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工程分
别进行挂网试运行,验证就
地化保护装置能够在各种恶
劣环境中是否能够可靠运行。青阳海辐,射高强原,地光区照,时太间
长,冰雹、霜冻、雪 灾等恶劣天气多
浙江福建 (海岛), 梅雨季长, 盐雾、台风 等严重
11
(一)以设备就地化、小型化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变革
1)样机研制 2)检测方案 制定
1)专业检测 2)挂网试运 行
1)试点方案 2)总结提升
9
(一)以设备就地化、小型化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变革
就地化、小型化设备推动进展: 就地化线路检测
专业检测:
组织中国电科院编制就地化、小型化保护装置检测规范,重点针对装置的标 准化接口、高低温、IP防护、电磁兼容、功能配置等内容细化检测方案,严把设 备入网关。
标准航空插头 电缆采样电合缆并跳单闸元
二次设备室
保护装置
智能终端
就地开关场
3
(一)以设备就地化和即插即用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创新
2.就地化保护技术优势明显
(2)接口标准化实现“即插即用”
装置接口标准化设计,采用航空插头 实现快速、可靠插接,不同厂家装置可实 现互换,现场作业时间短,操作简单方便。
接口密封采用特殊工艺处理,满足防 水、防尘等具体要求。
色带
不同色带和容错键位设计,防止现场 的误碰和误接线。
插针
插孔
即插即用
密封屏蔽 附件
卡钉 4
(一)以设备就地化和即插即用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创新
3.新技术进步促进管理创新
更换式检修+工厂化调试
更换式检修。检修时,装置的配置及测 试工作在调试中心完成,现场整机更换, 标准化接口实现“即插即用”,现场作 业简单高效,减少停电时间,提高工作 安全性。
• 故障抢修:消缺由26.88小时缩短至1小时 • 通过防误设计,大幅提高工作安全性
6
(一)以设备就地化、小型化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变革
5.解决人员承载力饱和的问题
10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装置增加 了2.4倍,但保护专业人员还有所减少。以江苏 公司为例:检修分公司管辖220千伏及以上变电 站544座,共有保护37167套,班组人员422人。 按正常检修和更换周期计算,在不考虑事故抢 修情况下,平均每人每年工作364天,每人需加 班114天。
专业检测安排:
2016年7月15日 航空插头 2016年8月1日 就地化线路装置和电源模块
10
(一)以设备就地化、小型化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变革
就地化、小型化设备推动进展: 就地化线路挂网试运行
漠河,严寒地区,冬季长, 1月平均气温-25度以下
挂网试运行方案 选取东北严寒、东部沿 海盐雾、西部高海拔、高温
就地化、小型化设备推进计划
1.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公司层面统一组织开展顶层设计,统筹考虑变电站二次系统整体方 案,同步开展继电保护小型化、就地化技术和智能运维技术的研究,3月完成标准 编制、7月底完成样机研制、8月开始专业检测,年底前开展挂网试运行。
1-3月
4-7月
8-10月
11-12月
1)整体方案 编制 2)标准规范 制定
4.工程应用能够实现降本增效
通过就地化保护应用将 推动智能站二次系统整体设计 方案优化、运维技术和管理的 创新,促进智能站设计建设、 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等环节工 作效率全面提升,实现变电站 安全可靠、运维便捷、节能环 保、经济高效。
以220kV典型工程规模为例,就地化方案和传统智能站 方案对比(工程规模:220/110/10kV,本期6回220kV线 路,8回110kV线路,2台主变,12回10kV馈线)
防护等级 电磁兼容
热设计
采用全封闭外壳,一体成型,完全尘密,IP67 防护等级,按水下1米设计和测试。
按最高电磁兼容标准设计,做VFTO专项测试; 印制板一体化设计,取消插件及内部总线。
选用低功耗元器件降低整机功率,采用一体化 散热机箱,-40℃-+70℃环境温度下可靠运行。
其他方面
抗振动、抗冲击、防盐雾防护等设计,统筹考 虑。
设计 建设
•屏柜数量:减少59面,降幅达60%以上 •建筑面积:缩减430㎡,降幅近50% •光缆使用:减少11.6km,降5% •调试时间:缩短至1周,降幅约75%
运行 维护
• 设备检修:计算表明,装置生命周期内, 停电时间由132小时缩短至2.5小时
继电保护专业发展方向
国调中心 二〇一六年七月
1
(一)以设备就地化和即插即用为突破口, 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创新
1.技术发展为保护就地化和即插即用提供了可能
目前,保护装置发展到“装置芯片化”,芯片管脚表面贴装,抗干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航 空插头技术实现了接口标准化,保护装置具备了就地化和即插即用的基础条件。突破了防护等级、 电磁兼容、热设计等就地化保护装置的关键技术,通过机箱一体化成型、板卡一体化设计、装置 一体化散热,保障装置的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