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1-1 GMP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

3-1-1 GMP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

(一)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浮游菌的测试方法采用计数浓度法,即通过收集悬浮在空气中的生 物性位子于专门的培养基,经若干时间培养,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让 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从而判定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 的活微生物数,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1.计数浓度法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 计数浓度法所采用的仪器材料:浮游菌采样器、真空抽气泵、培 养皿、培养基、恒温培养箱。 2. 测试步骤 ⑴消毒⑵采样⑶培养⑷菌落计数 ⑸注意事项:①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若培养基及培养 皿有变质、破损或污染的不能使用。②采取一切措施防止采样管的污 染和其他人为对样本的污染。③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 细的记录。④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 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 注意细菌菌落或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三、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监测技术
(2)采样量 根据日常检测及环境验证确定,每次最小采样量见表3-1-3。
洁净度级别 日常监测 A、B级 C级 D级 600 400 50 采样量,L/次 环境验证 1000 500 100
(3)采样次数 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 (4)采样注意事项 对于单向流或送风口,采样器采样管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 流,采样管口向上;布置采样点时,至少应离开尘粒较集中的回风口1m以上; 采样时,测试人员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t= 总体平均值一样本 平均值 标准误差
置信上限(UCL实际均值,则称计算得到的这一均值估计上限为置信上限。表示的是在当前置 信水平下(环境监测一般为95%)能以足够大的概率框住我们所测得的该段时间的粒子 数。
三、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监测技术
2.测试步骤 ⑴采样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 养基表面暴露0.5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⑵培养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h。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 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⑶菌落计数 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 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 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⑷注意事项 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采取一 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 细的记录;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 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 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采样前应 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二、空气洁净度标准
(三)洁净室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原则 洁净室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有四个基本原则 1.对进入洁净室的空气充分地进行除菌或灭菌(如用高效 滤器、电子自净气、臭氧发生器等); 2.使室内微生物颗粒迅速而有效地吸收并被排出室外(空 气净化系统换气次数及最佳的进风口与回风口的设计); 3.不让室内的微生物粒子积聚和衍生(合适的气流组织形 式及合格的净化装修); 4.防止进入室内的人员或物品散发细菌,如不能防止,则 应尽量限制其扩散。 在上述原则中,1、4两项与除菌及灭菌的措施、操作及管 理有关。而2、3两项与室内气流组织换气有关。良好的气 流组织可以使这两项内容得以圆满完成。良好的除尘、除 菌措施,如防尘服、防静电设施等,均是生物洁净技术中 十分重要的内容。
项目一 GMP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
1
GMP的概述
主要 内容
4
2
空气洁净度标准
3
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监测技术
药品生产企业环境消毒方法及效果的微生物验证
(一)GMP的概念 GMP是《优良药品生产标准》的英文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for Drugs的简称,我国制定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 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和实施措施。 (二)中国《GMP》的发展与历史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MP)是药品生产和质 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我国自1988年第一次颁布药品GMP至今已有 20多年,其间经历1992年和1998年两次修订,截至2004年6月 30日,实现了所有原料药和制剂均在符合药品GMP的条件下生产 的目标。 (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特点 新版药品GMP(2010年修订)共14章、313条,相对于1998 年修订的药品GMP,篇幅大量增加。新版药品GMP吸收国际先进 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按照“软件硬件并重”的原则,加强了药品 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全 面强化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细化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文件 管理规定,还进一步完善了药品安全保障措施。贯彻了质量风险管 理和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和 可操作性,主动防范质量事故的发生,达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 GMP的一致性。
三、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监测技术
4.浮游菌浓度测定及计算
(1)采样点数量及其布置 浮游菌测试的最少采样点数目根据测试用途不同而不同,可分为日常监测及环境验证两 种情况,见表3-1-2。 洁净度级别 面积m2 <10 ≥10~<20 ≥20~<40 ≥40~<100 ≥100~< 200 ≥200~< 400 400 2~3 4 8 16 40 80 160 A、B级 环境验证 日常监测 1 2 3 4 2 2 2 4 10 20 40 C级 环境验证 日常监测 1 1 1 1 环境验证 2 2 2 2 3 6 13 D级 日常监测 -
三、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监测 技术
洁净度 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单向流 沿着平行流线,以单一通路以一定流速向单一方向流动的气流。 非单向流 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不满足单向流定义的气流。 静态测试 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 (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动态测试 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的测试。 局部空气净化 使室内工作区域特定的局部空间的空气含悬浮粒子浓度达到规定的空气洁 净度级别,这种方式称局部空气净化。 粒子 一般尺寸为0.001~1000μm的固态和液态物质。 t分布 正态总体中的一种抽样分布,其分布函数为
三、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监测 技术
洁净室环境测试有关术语: 洁净区 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 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 和滞留。 洁净工作台 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其特点 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如垂直层流罩、水平层流罩、 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自净器等。 菌落 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 CFU。通常用个数表示。 浮游菌 用本标准提及的方法收集悬浮在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 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浮游菌浓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浮游菌菌落数的多少,以计数浓度表示, 单位是个/m3或个/L。 悬浮粒子 可悬浮在空气中的尺寸一般在0.001μm~1000μm之间的固 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物质,包括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 沉降菌 用沉降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 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三、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监测技术
(5)结果计算 (6)结果评定 用浮游菌平均浓度判断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微生物,每 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中关 子微生物浓度的界限。若某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超过评 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 两次测试结果必须合格。 (7)记录 浮游菌测试后及时进行记录,测试报告应记录房间温 度、相对湿度、压差及测试状态等。
一、GMP的概述
二、空气洁净度标准
(一)空气洁净度 空气洁净度是洁净环境中空气含悬浮粒子量的多少的程度。通常空气中 含尘浓度低则空气洁净度高,含尘浓度高则空气洁净度低。一般按空气中悬 浮粒子浓度来划分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等级,就是以每立方 米空气中的最大允许粒子数来确定其空气洁净度等级。
三、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监测技术
3.测试规则 ⑴测试状态 浮游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或洁净区)温、湿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 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浮游菌测试前, 被测试洁净室(或洁净区)已经过消毒。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 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⑵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级别的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 人员不得多于2人。 ⑶测试时间 对单向流,如A级、B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 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对非单向流,如C级、D级以上 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后开始。
三、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监测 技术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洁净室(区 在静态条件下的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数或沉降菌数 必须符合规定,应定期监控动态条件下的洁净状况。 因此,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的测定要求为静态 测试,动态监控。对尘粒和微生物中分别列出的两 项测定指标,至少各测一项。测试方法应符合国家 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 的沉降菌测试方法》(GB/T16292-16294-1996) 中的各项规定。
三、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监测技术
采样点设置: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略高于工作 面);送风口测点位置离送风面30cm左右。可在关键设备或关健工作活 动范围处增加。 洁净室和洁净区采样点的布置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 于集中,某局部区域于稀疏。下列采样点布置的图示可作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