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政策

微观经济学政策


资料 中国贫富差距已过国际警戒线
社会存在贫富差距是一种常态,甚至是保证社会前进的 动力。然而,如果贫富差距过大也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国际上对贫富差距的通用表示法是基尼系数。这个系数越 大,表示社会的贫富差距越大。中国的基尼系数1991年为 0.282,属于较低水平。到2000年已达0.458,增长幅度较 大,目前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说明中国的贫富差 距已到了非正视不可的地步了。
近些年来,在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一大 批城乡居民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及自身各种原因而坠入贫穷。 西部的大山里没见过百元钞票的农民大有人在,也听说过官 员在给困难户送温暖时见到去年送的油还没吃完的故事。
在一个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出现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是 正常现象,但如果政府不想办法解决,等贫富差距大得不可 收拾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正外部性-----外在经济 社会收益>私人收益 如教育、修路、种花、美容、穿漂亮服饰。
负外部性-----外在不经济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 如建高楼侵害采光权、抽烟、夜12点在家蹦迪、 不经处理排污
3、外部性的解决措施 (1) 税收/补贴 (2) 确定所有权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无交易成本时,明确产权能解决外 部性问题。
消费者都可“搭便车”(路灯、社会治安)
3、准公共产品
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 消费上不具有非排他性 有线电视、教育
4、公共资源
不具非有竞争性 具有非排他性
四、治理收入不公 (一)洛伦茨曲线---反映社会收入平均程度的曲线。
收入
1、弧度越大,说明社 会收入分配越不平 均。
2、对角线为绝对平均 曲线
3、折线为绝对不平均 曲线。
二、外在不经济的治理 1、两个成本概念 社会成本---全社会为之付出的成本。 私人成本---个体为之付出的成本。
2、外部性(Externality) 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
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 利益(收益)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成本) 都不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第十四章 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微观经济政策的市场需求 第二节 政策的实施
第一节 微观经济政策的市场需求
一、市场失灵
市场在调节经济、配置资源等方面的缺陷。 (1)外在不经济 (2)公共产品的缺失 (3)贫富两极分化趋势 (4)社会目标的实现 (5)经济周期的的波动 (6)市场信息的不完全
二、微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人口
(二)基尼系数 1.基尼系数等于实际洛伦茨曲线同绝对平
均曲线围成的半月形面积,与绝对平均曲线 同绝对不平均曲线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
2.0<基尼系数<1,基尼系数越小,越接 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越不平 均。
(三)政策内容 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支付失业救济金、
实施“最低工资”法案、资助贫困地区、对 特殊群体创业给予税收优惠等。
指的是政府为了调节微观经济行为而采 取的政策措施。 1、反垄断政策 2、治理污染 3、提供公共产品 4、矫正收入不公
第二节 政策的实施
一、反垄断的措施---价格管制 1、边际成本定价法 ( AC处于上升阶段规模不
经济) MC‹AC P›AC
2、平均成本定价法(AC处于下降阶段规模经 济) MC›AC P=AC
三、共产品的供给
1、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
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在政府作用的条件下,增加公共产品消费者的人数并不 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
2、纯公共产品
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某人对该物品的使用不 会阻止他人的使用)
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消费增加时,成本不会 随之增加边际成本为零,不应当排斥其他消费 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