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答案

病理答案

第一章组织细胞损伤及修复、代偿适应
二、标本测试
图片诊断诊断:肝细胞脂肪变性(2分)
三、理论复习
㈠填空题
判断细胞坏死的形态学依据是: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3分)
㈡简答题
1.以病毒性肝炎为例,说明肝细胞水变性时肝脏发生的大体和功能变化。

(不要求)
⑴肝细胞水份增多→肝细胞肿胀→肝脏肿大→
体积增大(体检可在肋缘下触及肝脏)、包膜紧张(体检肝脏触痛和肝区扣击痛)、
边缘变钝、切面隆起、切缘外翻,
颜色无光泽
⑵肝细胞水变性→肝功能异常
正常肝功能病毒性肝炎
●含ALT、AST 升高
●胆红素代谢黄疸
●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出血
●解毒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
2.肉眼上肝细胞水变性和肝细胞脂肪变性有何异同?(10分)
⑴相同:体积增大、边缘变钝、包膜紧张、切缘外翻、实质高于间质
⑵不同:肝细胞水变性→颜色无光泽、比重较大
肝细胞脂肪变性→颜色呈黄色、比重较小可浮在液面、触之有油腻感
3.为什么把干酪样坏死归在凝固性坏死一类?它与一般凝固性坏死有何不同?(10分)
凝固性坏死由于组织失水变干,细胞内结构蛋白和酶蛋白都发生凝固,坏死组织干燥、质实,而干酪样坏死也是一种固态坏死,因此把干酪样坏死归在凝固性坏死一类。

不同点:主要区别点在于坏死后组织轮廓是否保存
干酪样坏死:镜下,坏死彻底,不保留原有的组织轮廓
肉眼:淡黄、松软、细腻,似奶酪(颜色与脂质多有关)
一搬性凝固性坏死:镜下:细胞结构消失,组织轮廓尚存
肉眼:灰黄/灰白、干燥、质实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三、理论复习
㈠名词解释:(3*5=15分)
1、Infarction:梗死-----血管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可按课本上的概念)
2、Thrombosis:血栓形成---活体心血管腔内血液成份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3、Embolism:栓塞----血液循环中不溶的异常物随血流阻塞较小血管的过程和现象。

㈡简答题/思考题/分析题:
1.梗死与坏死的异同(10分)
坏死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

梗死是由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相同点:均属于细胞死亡,梗死属于坏死
不同点:
梗死:供血中断所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坏死:除缺血之外,还有代谢障碍、免疫紊乱、创伤、中毒等多种原因。

2.增生与再生的异同(10分)
相同点:细胞数目增多
不同点:
增生: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可表现为实质细胞和/或间质细胞数量的增多
导致组织或器官弥漫性均匀增大,或有单发或多发的增生性结节等
再生:为修复“耗损”的实质细胞而发生的同种细胞的增生。

(增生:属适应性变化,表现为实质细胞的增多。

细胞增生常与激素和生长因子的作用有关。

细胞增生通常为弥漫性,以致增生的组织、器官弥漫、均匀地增大。

在有关激素的过度作用下,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和乳腺等常呈结节性增生。

再生: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

如果完全恢复了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再生。

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及病理性再生。

生理性再生是指在生理过程中,有些细胞、组织不断老化、消耗,由新生的同种细胞不断补充,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病理性再生指病理状态下细胞、组织缺损后发生的再生。


3.出血性梗死形成的条件(10分)
常见器官: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组织结构疏松的器官,如肺和肠等
出血性梗死的条件
(1)有严重淤血,如严重肺淤血时,可将支气管的动脉供血阻断
(2)器官组织疏松:组织间隙内可容纳多量的血液
(3)血管阻塞,主要是动脉阻塞(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受压、动脉痉挛等)
前2点为出血性梗死中的前提条件;第3点为梗死的条件。

4.血栓形成---血栓栓子---血栓栓塞的区别及关系?(10分)
区别
血栓形成::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血栓栓塞:由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引起的栓塞;
血栓栓子:引起血管阻塞的脱落的血栓碎片或节段。

关系
脱落运行
血栓形成→→血栓栓子→→血栓栓塞
血栓形成是血栓栓子、血栓栓塞的前提条件
标本D0202, 这种血栓与死后血凝块如何区别?可能引起什么后果?
区别:(10分)
───────────────────────────——————
血栓死后血凝块
───────────────────────────——————
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湿润,平滑,有光泽
质地较硬,质脆,易碎柔软而有弹性
色泽色泽混杂,灰红相间暗红色,均匀一致,
有横行的灰白色波浪形条纹上层浅黄,似鸡脂
与血管壁关系头部与管壁粘连与管壁无粘连,易分离
血管胀大血管不胀大
───────────────────────────———————血栓的后果:(10分)
1.阻塞血管,动脉血栓形成会引起相应器官的缺血性坏死(梗死)。

静脉侧支
循环丰富,下肢主要的深静脉的血栓形成,会在阻塞远端引起淤血、水肿。

2.脱落可引起栓塞
3.心瓣膜上的血栓可导致瓣膜病,出血等。

评分:
第三章炎症
三、理论复习
㈠填空题及名词解释:
1、炎症的局部基本病变是:变质、渗出和增生,其中以渗出为炎症的特征性病变。

(5分)
2、渗出性炎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其中化脓性炎
又分为蜂窝织炎、脓肿和表面化脓和积脓。

(5分)
3、Ulcer:溃疡---坏死物分离排出后,皮肤和黏膜表面形成较深的凹陷性缺损。

(10分)
4、Organization:机化---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及异物的过程。

(10分)
5、Exudation:渗出----炎症局部血管内的液体、蛋白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
血管外(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10分)
㈡简答题/思考题/分析题
1.Inflmmation granulation 和granuloma的区别?(10分)
───────────────────────────———
inflammatorygranulation tissue inflammatorygranuloma
炎性肉芽组织肉芽肿
───────────────────────────———
本质对病变损伤的修复反应特异性慢性炎
原因病变损伤引起所致特异性感染/异物
病变
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各种炎症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
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
2.假膜性炎与纤维素性炎的异同?(10分)
相同点:均为渗出性炎,表现为以渗出纤维素为主
不同点:假摸性炎是指发生在黏膜的纤维素性炎;
纤维素性炎包括假膜性炎,此外还可发生在浆膜(如绒毛心)和肺(大叶性肺炎)等器官或组织。

3.窦道与瘘管的区别?(10分)
───────────────────────────
窦道瘘管
───────────────────────────————
相同点深部坏死物向体表或自然管道穿破所致
不同点
开口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盲管有2个开口的病理性通道
部位体表或有自然管道的器官连接于体外与有腔器官之间或两个有
腔器官之间
───────────────────────────
4.蜂窝织炎与脓肿的区别?(10分)
───────────────────────────
蜂窝织炎脓肿
───────────────────────────
相同点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不同点
病变特点弥漫性化脓性炎局限性化脓性炎
好发部位疏松组织皮下、内脏
皮下、肌肉、阑尾
主要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坏死程度轻重,常有脓腔
痊愈后不遗留瘢痕易遗留瘢痕
───────────────────────────
五、病例分析
1.请作出病理诊断。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伴穿孔(5分)
2.阑尾病理切片显微镜下会有何病变?(10分)
①阑尾各层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血管充血,肌层中性粒细胞浸润最明
显。

②阑尾腔…
阑尾粘膜层…
粘膜下层…
肌层…
浆膜…
3.病变的发生发展?(5分)
机械性阻塞(粪石,寄生虫,刺激引起阑尾挛缩)
细菌感染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穿孔)

∙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评分:
附: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
渗出液漏出液
───────────────────────────————本质炎症渗出非炎症漏出
成份
蛋白含量 30g/L以上 29g/L以下
细胞多少
检查
比重 >1.018 <1.015
外观浑浊澄清
细胞数目 >1000×106/L <300×106/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