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复习题

马克思复习题

作业马克思复习题1.第1题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宿命论观点标准答案:C2.第2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标准答案:D3.第3题经济基础是()。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C.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D.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标准答案:D4.第4题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理论创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标准答案:D5.第5题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

A.原始资本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B.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C.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D.地区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标准答案:B6.第6题生产关系中,最基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关系D.产品的交换方式标准答案:B7.第7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标准答案:D8.第16题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标准答案:A9.第17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被称为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关键是()。

A.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哲学的优秀成果B.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C.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坚持科学的实践观标准答案:B10.第18题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头脑中固有的B.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1.第19题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标准答案:C12.第20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反映论和先验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标准答案:B13.第21题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

A.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B.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C.垄断地位获得的D.增加产品数量获得的标准答案:C14.第22题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D.国家政权标准答案:C15.第23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伸张性B.本质的可知性C.发展的规律性D.客观实在性标准答案:D16.第31题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标准答案:D17.第32题“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标准答案:C18.第33题“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标准答案:A19.第34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标准答案:C20.第35题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

A.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标准答案:C21.第36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C.事物的运动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标准答案:D22.第39题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标准答案:A23.第40题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是( )。

A.总统B.国家垄断资产阶级C.国际垄断同盟D.金融寡头标准答案:D24.第46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直接吸收了()的合理成分。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标准答案:C25.第47题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标准答案:D26.第48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

A.具体细节B.一般特征C.具体阶段D.特殊规律标准答案:B27.第49题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A.公正B.平等C.共同富裕D.人民当家作主标准答案:D28.第58题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标准答案:B29.第59题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B.资本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的作用C.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D.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标准答案:B30.第60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

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C.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D.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特点的统一标准答案:A31.第8题实践的基本特征有()。

A.物质性B.直接现实性C.自觉能动性D.社会性E.历史性标准答案:A|B|C|D|E32.第9题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A.真理问题不是价值问题,价值问题也不是真理问题B.实现价值与坚持真理互为前提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的D.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引导的E.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促进的标准答案:A|B|C|D|E33.第10题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空想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E.资本论标准答案:B|C|D34.第11题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

A.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B.不需要进一步改善的社会C.在更高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社会D.纯粹的自由王国E.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标准答案:C|E35.第12题垄断阶段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竞争有()。

A.垄断组织内部竞争B.垄断组织之间竞争C.非垄断企业之间竞争D.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竞争E.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标准答案:A|B|C|D|E36.第24题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B.实践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标准答案:A|B|C|D|E37.第25题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

A.共产主义理论是能够实现的理论B.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E.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标准答案:A|D|E38.第26题金融资本()。

A.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中居统治地位的资本B.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所产生的资本C.是在垄断基础上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新型资本D.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在经济领域里进行统治的资本E.是只控制金融业务而与工业生产无关的资本标准答案:A|C|D39.第29题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有()。

A.感性材料十分丰富B.感性材料合乎实际C.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D.用科学的观点分析研究感性材料E.用科学技术手段搜集整理感性材料标准答案:A|B|C|D|E40.第30题按照列宁的概括,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个理论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D.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法国启蒙思想标准答案:A|B|D41.第37题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

A.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的表现形式E.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标准答案:A|B|C|E42.第38题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

A.经济形态B.政治形态C.意识形态D.生产力结构E.物质形态标准答案:A|B|C43.第41题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

A.理论联系实际B.教条主义C.形式主义D.实用主义E.独立思考标准答案:B|C|D44.第42题在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

A.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共同富裕E.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标准答案:A|D45.第43题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有()。

A.法人资本所有制B.职工持股C.实施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D.资产经济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E.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标准答案:A|B|C|D|E46.第50题下列表述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E.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标准答案:A|B|D47.第51题如果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否定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就会导致()。

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D.思想僵化E.不可知论标准答案:A|C|D48.第53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西游记》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C.政治法律制度D.军队、警察、法庭E.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标准答案:A|B|C|D49.第54题人类解放含义的包括(cd )。

A.人们获得绝对自由B.人类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C.人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人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E.人们的任何设想都能实现标准答案:C|D50.第55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

A.长期的历史过程B.隐蔽的历史过程C.曲折的历史过程D.复杂的历史过程E.艰苦的历史过程标准答案:A|C|D|E51.第13题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题要点】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