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原理课件第六章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通信原理课件第六章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 任何信号,不论语音或图像,采用直接采样量化-编码的方式进行编码,都会发现码组之 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 由于相关性的存在,传输数据中存在大量不需
要传输的信息,称为冗余.
❖ DPCM就是通过预测和差分编码方式来减少冗
余,实现数据压缩的目的。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6
什么是预测? 知道某时刻以前信号的表现,就可以
dq(z)
发送端
H(z)
+
Sr (z)
Sr (z)
N
aiZ i
i 1
接收端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16
设发送系统预测量化器传递函数为D(Z)
N
d q ( z ) s r ( z ) a i z i s r ( z ) i 1
N
d q ( z ) s r ( z )( 1 a i z i ) i 1
DPCM编码器
数字信道
Se (k) 预测器
DPCM解码器
DPCM系统原理框图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10
差分脉码调制:
对信号采样值和预测值的差值进行量化 编码并传输.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差值和恢复的预测值 相加得到此次采样值.
由于只传输动态范围较小的差值,所以编 码的码组不需太长,在DPCM中,一般采用4位.
择这一组数据,使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值,实 现GP和SNR的最大,是最佳预测器所要解决的 问题。
怎样选择一组系数ai,bi,使差值功率 E[d2]最小?
根据前N个样值对s(nTs)进行预测,定义为:
N
sˆ(nT)s ais(nTsiTs) i1
sˆ(nTs) ------ s(nTs)的预测值。
ai ------ 加权常数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8
预测过程可以用以下抽头延时滤波器实现:
输入
s[n]
Z-1 s[n-1] Z-1 s[n-2]
D ( z )
dq(z) sr (z)
(1
N
aizi )
i 1
式中ai是一组预测系数。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17
接收系统重建滤波器传递函数H(Z)
1
1
H(z)
D(z)
(1
N
aizi)
i1
由于重建滤波器传递函数只有极点没 有零点,故称为全极点预测器.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推断它以后的数值,具体到信号的采样过 程,就是通过前几次的样值来预测后一次 的样值。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7
假如有一个信号s(t),用速率1/Ts进行采样, 那么在时刻t=nTs,我们可以掌握此前N个样值序列:
s ( n ) , s T ( n T s T ) , s ( n s s 2 T T ) , s s ( n N T )
E[d2(k)] E[e2(k)]
Gp SNRq
系统总的量化信噪比等于预测增益与差值 量化信噪比的乘积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14
预测增益:
GP
E[S 2 (k)] E[d 2 (k)]
差值信号量化信噪比:
SNRq
E[d 2(k)] E[e2 (k)]
要使信号总信噪比大,就要使预测增益大,也 就是增加预测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求降低量化噪声。
现代通信原理
第六章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wujing
wujing
§6.1 概述
❖ 8位PCM编码,对于语音传输,其速率为64K, 需要32K的带宽,多用于有线传输。
❖ 在无线通信,特别是移动通信中,带宽资源是非 常宝贵,一般要求信号具有更低的速率以减小传 输带宽。
❖ 数字化图像一般有96M的速率,占用48M的带宽, 就更需要重新设计信源编码形式,以降低速率或 数据量,便于传输和存储.
sr(z)dq(z)H(z)dq(z)se(z)
M
dq(z)(1 bizi) i1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20
M
H(z)(1 bizi) i1
重建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只有零点没有极 点,称为全零点预测器。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21
3、最佳线性预测器 预测器具有一组预测系数ai,bi,怎样选
DPCM就是研究如何使这两个参数最大,提出了 ADPCM(自适应差分量化编码)的思想。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15
线性预测网络可分为极点预测器和零点预测器两种
1. 极点预测器
D(z)
S(z) + d (z) 量化器
dq(z) dq(z)
Sr (z)
N
+ a i Z i
i 1
Sr (z)
❖ 这就提出了压缩的问题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4
语音压缩编码技术:
❖ 低于64kb/s数码率的语音编码技术 ❖ 方法:
差分脉码调制(DPCM)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ADPCM) 子带编码(SBC) 矢量量化编码(VQ) ……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5
§6.2 DPCM的基本原理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11
发送端:
差值信号d(k)=s(k)-se(k),量化后 得到的dq(k),一方面送入编码器,另一方 面送入本地解码器产生斜变信号se(k) 。
接收端:
先经过PCM 解码恢复dq(k),在经过积 分器和LPF即恢复出模拟信号sr(k)。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12
DPCM的系统总量化误差:
e(k)s(k)sr(k) [se(k) d (k) ][se(k) d q(k)] d(k)dq(k)
总量化误差只和差值信号的量化误差有关.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13
SNR E[S 2 (k)] E[e2 (k)]
量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噪比
预测 增益
E[S2(k)]E[d2(k)]
18
2.零点预测器
D(z)
S(z) + d (z) 量化器
Se(z)
M
bi Z i
i 1
dq(z) dq(z)
发送端
H(z)
Sr (z)
+
M
biZ i
i1
Se(z)
接收端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19
预测信号:
M
se(z) bidq(zi ) i1
bi是一组预测系数。
重建信号为:
s[n-N+1]
s[n-N]
Z-1
延时 一个
a1
周期
a2
aN-1
Σ
Σ
aN
预测 Σ
sˆ[ n ]
wujing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9
§6.2 DPCM的基本原理
S(k)
d(k)
d q (k )
+ 量化器
编码
Se (k )
+
I(k)
I(k)
d q (k )
解码
+
DPCM码流
Sr (k)
预测器 Sr (k)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