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能力训练:第1单元《论语》选读1-7(附答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能力训练:第1单元《论语》选读1-7(附答案)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①羔豚者弗饰贾②;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盍致地焉?”黎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

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孔子遂行。

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五年后)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

”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

”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

已葬,欲召仲尼。

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

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

”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③。

”于是使使召冉求。

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

”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

”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选自《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①粥:通“鬻”,卖。

②贾:同“价”,价格。

③冉求:与后面的子赣同为孔子的学生。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大司寇行摄.
相事 摄:代理。

B .不曰“乐其以贵下.
人”乎 下:谦虚地对待。

C .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
者八十人 好:美丽。

D .送冉求,因诫.
曰 诫:勉励。

解析:D 项,这里的“诫”是“叮嘱”的意思。

“勉励”与“以孔子为招”意思不符。

答案:D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我之为.先并矣且君尝为.
晋君赐矣 B.⎩⎪⎨⎪⎧ 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出 C.⎩⎪⎨⎪⎧ 以.吾获罪于孔子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 D.⎩⎪⎨⎪⎧
吾不知所以裁之.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解析:A 项,表被动/动词,给予;B 项,于是/才;D 项,代词/结构助词,的。

答案:C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为政有方,鲁国上下知礼守序,齐人闻风恐惧。

B .齐人献女乐文马迷惑鲁国君臣,终致孔子离开鲁国。

C .桓子在病重将死时承认当初没有重用孔子是个错误。

D .康子未遵“必召仲尼”的遗训,舍孔子而改召冉求。

解析:C项,不是“没有重用”,而是“用之不终”。

答案:C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需要注意的重点词语有:涂,路;遗,掉在路上的东西。

答案:在路上出行的男人和女人各走一边,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

(2)解析:此句为反问句,翻译时注意句式。

需要注意的重点词语有:致,献送。

答案:如果没法阻止孔子当政再献送土地,难道算晚吗?
(3)解析:此句为被动句,翻译时应翻译出被动句式。

需要注意的重点词语有:笑,耻笑。

答案:从前我们先君任用他没有善始善终,最后被诸侯耻笑。

参考译文: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由大司寇代理国相事务,面有喜色。

门人说:“听说君子祸患降临不恐惧,福运到来不喜悦。

”孔子说:“是有这样的话。

但不是还有‘身居高位礼贤下士而自得其乐’的话吗?”于是诛杀鲁国扰乱政事的大夫少正卯。

参与治理国政三个月,卖羊羔猪豚的不随意抬价;在路上出行的男人和女人各走一边,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从四方来到城邑的客人不必向官吏请求,全都给予接待,如同回到了家。

齐国人闻悉鲁国的情况后感到恐惧,说:“孔子当政的话,鲁国必然称霸;鲁国称霸而我齐国土地挨近它,我齐国的土地就会最先被兼并了。

何不赶紧献送土地呢?”大夫黎说:“请先尝试设法阻止孔子当政;如果没法阻止孔子当政再献送土地,难道算晚吗?”于是挑选齐国国中漂亮的女子八十人,连同有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馈赠给鲁国国君,齐人将盛装女乐、有纹骏马陈列在鲁国都城南面的高门外。

季桓子就告诉鲁定公要外出巡回周游,终日前往观看,懒于处理政事。

孔子于是上路。

季桓子喟然长叹说:“夫子因为那群女乐的缘故怪罪我啊!”
(五年后,)季桓子病重,坐在辇车上望见鲁都的城墙,深深地叹息道:“昔日这个国家将要振兴了,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不兴旺了。

”回头对他的继承人季康子说:“我如果死了,你必定为鲁国之相;你担任鲁国之相的话,必须召请仲尼。

”几天后,季桓子去世,季康子继位。

季桓子安葬完毕,季康子打算召请孔子。

大夫公之鱼说:“从前我们先君任用他没有善始善终,最后被诸侯耻笑。

如今又要起用他,不能有始有终,这就会再次被诸侯所耻笑。

”季康子说:“那召请谁可以呢?”公之鱼说:“一定要召请冉求。

”于是派出使者召请冉求。

冉求将要上路,孔子说:“鲁人来召冉求,不是小用你,将要大用你啊。

”这一天,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小子志向远大,文采斐然而有章法,我不知道调教他们的办法了。

”子赣知道孔子心想回去,他去送冉求起程,趁机告诫说“倘若任用你,就一定要招聘孔子”。

语言表达
16.(2013·福建省)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1:校门建筑是校园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交
通和安保。

它与校园内的教学楼、实验楼等一样,重要的是实用价值。

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注重实用。

材料2:校门建筑是一所学校的“门面”,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努力体现该校的办学理念。

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彰显校园文化。

你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约、大方的原则。

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锁钥,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

在此前提下,再讲求造型美观。

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约、大方,而不应盲目攀比。

那种一味追求高大、奢华,耗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共146字)
示例2:校门在建筑造型和风格上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

它不仅要实用美观,还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吻合。

校门建筑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对该校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的诠释。

因此,它应该是校园建筑的点睛之笔,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相协调。

这就要求我们,在校门设计上要讲究个性,不能千篇一律,应注重体现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共149字)(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