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
故选B。
【点睛】
传染病的特点。
6.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详解】
家蚕属于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的动物。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属于有性生殖。
③饭后正常人血糖量只是暂时升高,对此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
22.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有_____条食物链。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和分解者。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通过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
(4)在草原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人类过渡放牧、毁草种地,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பைடு நூலகம்能力是有限的。
C、丙表示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C正确;
D、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D正确。
故选A。
【点睛】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D、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D正确。
故选A。
【点睛】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D
【解析】
【分析】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如人、动物、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般由受精卵开始的。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动物还形成系统,进而构成植物体或动物,据此解答。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茎膨大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B正确;
C、鸟类经常在不同的季节飞往不同的地方,主要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C正确;
D、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D错误。
C.蘑菇、大白菜
D.水绵、水稻
11.下列为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的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选用的组合是( )
A.甲和丁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12.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乙叶把C处遮光,与A见光的叶片,形成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而实验的结果是见光部分变蓝,说明见光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见光的部分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未制造淀粉。此对照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故选C。
【点睛】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5.B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
温度
B
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茎膨大
水
C
鸟类经常在不同的季节飞往不同的地方
温度
D
海洋水域的不同水层,分布不同的藻类植物
含盐量
A.A
B.B
C.C
D.D
4.将某一个绿色植物移置黑暗中24小时,随后把植株上一片绿叶主叶脉剪断,另一片绿叶叶两面贴上一块不透明的锡纸(如图),再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A区、C区不变色,B区变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列是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是对光,操作该步骤时应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B.进行图乙所示操作时眼要注意图示部位,其目的是防止压坏标本和损坏物镜
D.能发育成日常食用花生米的结构是子房
20.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拒绝毒品
B.彻夜网游聊天
C.坚持体育锻炼
D.不吸烟、不喝酒
21.今年“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进健康”,旨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肥胖,全面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A.③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B.①为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①上只有一个基因
D.在人的体细胞中③的数目异常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
8.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①表示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细胞膜,b表示保护和支持功能
B.细胞由①过程形成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故选C。
【点睛】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8.A
【解析】
【分析】
1、此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各结构的功能;组织的形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看懂知识概念图。
【详解】
A、甲表示细胞膜,b表示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错误;
B、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由①过程形成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B正确;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应用到了发酵技术的是( )
A.馒头
B.牛肉丁
C.米饭
D.烤地瓜
19.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阶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B.种子只要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就能萌发
C.在“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被染色成红色的结构是筛管
B.大脑皮层
C.脊髓
D.神经
15.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有( )
①皮肤 ②骨骼肌 ③骨 ④骨连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关于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较为科学的解释学说是( )
A.自然发生论
B.宇宙生命论
C.化学进化论
D.神创造论
1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标本,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里数量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
【详解】
传染病是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色盲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一类遗传病疾病,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少造成的,都不属于传染病;而甲型肝炎是由于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类消化道传染性,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可见,上述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B甲型肝炎。
【详解】
A、图甲所示的是对光,操作该步骤时应将低倍镜正对通光孔,A错误;
B、进行图乙所示操作时眼要注意图示部位,其目的是防止压坏标本和损坏物镜,B正确;
C、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首先是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并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用低倍镜和大光圈,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视野对光就完成,最后观察,观察镜筒时先下后上,所以正确的顺序是甲、乙、丙,C正确;
3.D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详解】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A正确;
清水或唾液
温度
滴加碘液
加碘液后的现象
试管1
适量
2ml 唾液
37℃
2滴碘液
不变蓝
试管2
适量
2ml 清水
37℃
2滴碘液
?
试管3
适量
2ml 唾液
4℃
2滴碘液
变蓝
①试管2加入2ml清水,是为了与试管1_____,试管2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选“变蓝”或“不变蓝”)。
②本实验设置了_____组对照实验。
C.丙表示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D.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9.如图为巨型小鼠(左)和正常小鼠(右)的对照图。“巨型小鼠”的实验用到关键生物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酶工程
C.发酵技术
D.转基因技术
10.下列各组生物中,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为相似的是( )
A.葫芦藓、肾蕨
B.海带、银杏
C.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是甲乙丙
D.图乙丙所示载物台上放置的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2.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
A.胎儿出生
B.排出精子
C.排出卵子
D.形成受精卵时
3.在生活的环境中,各种因素都能影响其生存。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受到主要影响因素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生命现象
主要影响因素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有关数据表明,不同人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如图所示,饮食中_____的摄入量多,更容易肥胖。
A.粮谷类和肉类 B.蛋、豆制品和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