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班级:11春行政管理
学号:1134001200258
姓名:徐红
公共政策评价是政策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政策系统、政策过程和政策结果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综合判断与评价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出决定公共政策的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随着政府改革的推进,公共政策的影响力逐渐增强,相应地,公共政策评价重要性也相应突出。
通过公共政策评价可以科学地诊断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可以作为决定政策继续、修正、终止以及重新制定的重要依据,可以更好地发挥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作用,也是政策运行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障。
在现实的公共政策活动过程中,由于公共政策活动面广,参与者众多。
变化因素复杂,评价标准设定也变得十分困难,意味着政策评价面临着许多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评价主体以研究取代服务,以个人好恶取代科学,以评价的象征性意义取代无真正实质性评价的行动。
缺乏廉价有效地政策反馈渠道。
二、缺乏正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目前从事官方评价工作的人士绝大部分都非“内行人”,即使从事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大多数都是研究社会科学出身的,很少有人兼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比较单一,难以兼有思辨和公理化思维方式的长处。
因此,他们在进行政策评价时不可避免地倾向于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分析,用定性分析取代定量结论。
三、缺乏目标群体的政策评价参与机制。
公共政策效果如何,最
终应该体现在公共政策目标群体的相关利益上面。
然而,实际在政策制定、执行、评价过程中,决策者、执行者没有为目标群体提供表达意愿和利益需求的渠道,或者说渠道不畅,正是由于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致使政策制定有瑕疵,在瑕疵的政策导向与不规范化前提下制定出的政策,大多是低效率甚至存在公平缺失现象的,不能充分体现民众的诉求。
我国公共政策评价近年来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与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还有相当距离,个人略从以下几方面对这方面提出部分对策建议,以期待公共政策评价能够进一步提高、完善。
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对政策评价工作及其意义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为了能够更好开展政策评价,必须加强思想建设。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
政策评价工作者要利用各种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渠道加大宣传的力度,充分发挥媒体优势,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陈旧的观念,重新认识到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其次,端正政策评价的指导思想。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政策评价,除了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之外,更要发现问题,找出不足,探究原因,发挥其诊断和批判的功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政策效果的优化。
二、加强公共政策评价制度化、规范化,规范、健全政府政策评价组织。
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要求,让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分别由两个相互分开的机构独立履行,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和协调,实现信息交流共享,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阻力。
三、建立独立的评价组织,鼓励和引导民间政策评价组织的发展。
充分发挥他们体制灵话、专业化强、立场中立、社会关系广泛的优势,并赋予其独立的地位,保证其工作免受政府干扰。
四、建立政策评价信息系统,提高政策评价透明度。
成立相应的公共信息管理机构,制订信息管理办法,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息网
络系统;规范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建立评价信息披露制度,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的截留、失真,以保证公共政策评价组织能够获得真实、详尽的信息。
公共政策评价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要及时跟踪掌握其他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对那些在其他国家得以实施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消化和吸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力保政策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马朝琦,晓康.美国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方法及借鉴[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 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李成智.公共政策[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
[4] 王建容.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行政论坛,2006(2).
[5] 姜仁良.对公共政策有效制定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8(7).
[6]杨金铎.确保公共政策评估的有效性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5).
[7] 何仕浪.提高政策评估绩效的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7).
[8] 陈庆云.公共政策概论〔M〕.北京∶密云胶印厂,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