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一、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在办理行政案件过程中,由于主观故意或者过失使自身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从而使行政处罚错误或者显失公正,并造成了严重后果时应当承担的责任。
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失职行为;
(二)无法定依据或者超过法定种类、幅度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
(三)违反法定程序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
(四)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检查或者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
(五)对罚没款、罚没物品违法予以处理的行为;
(六)利用职务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情节轻微的行为;
(七)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其他行为。
三、行政执法人员因过错实施行政许可行为,根据以下标准确定责任人:
(一)因行政案件承办人员过错导致处罚决定错误或者显失公正的,行政案件承办人员应当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二)因行政案件审理组织过错导致处罚做出错误处罚决定的,行政案件审理组织的成员应当共同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三)因本部门负责人过错导致做出错误处罚决定的,部门负责人应当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四、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通报批评;
(二)吊销行政执法证件,调离执法工作岗位;
(三)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四)过错引起行政赔偿的,承担全部或者部分赔偿金额;
(五)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