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综述A Review of Ten - year Researchon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摘要:文章从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领域出发,通过对2002年至2011年发表在国内八种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涉及到话语各个方向,对于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Abstract: From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thesis finds this fiel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lates to many directions of discourse and has a signific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practice, bu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worthy our attention. All of these are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sises published in 8 kinds of core journals from 2002 to 2011 in China.关键词: 语料库话语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0. 引言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语言研究科学。
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即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
在20 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语言学界, Chomsky的观点大行其道,秉承该学说的语言研究者唯直觉语料独尊。
他们躲在书斋,满足于依靠自己的直觉语料从事语言研究。
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光靠直觉语料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必须借助语料库语料以及其他各种语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克服直觉语料的局限与不足。
这样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越发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仍然颇丰。
1. 研究样本由于近几年运用语料库来做话语研究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检索主题与关键词,将文献定在2002年至2011年这十年期间,研究样本来源为发表在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22篇文章。
这是因为这8种外语类期刊有一定的权威性,所刊登的文章质量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研究的趋势。
表一为近十年发表在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基于语料库研究的文章。
首先看下这22篇文章在近十年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在这五年期间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的文章大体呈递增的趋势,特别是至2009年以后的三年,研究数量有较显著的增长。
由于我国语料库建设工作起步较晚,所以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研究也比国外晚。
但是由于学者们近些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还是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尤其2009年至今,研究数量迅速增加,研究方法的运用也比以往更加完善和科学,研究领域也在拓展。
2.关于语料库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总是以语料库的建设为基础的。
在大型的语料库建立之后,我国有不少的学者开始了基于语料库的语言调查和语言学研究。
中国语年 份 刊 物2002 2003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总计解放军外语学院报1 1 123 8 外语教学与研究1 2 3 现代外语 2 1 3 外语电化教学 1 1 外国语 1 1 1 3 当代外语研究 1 1 外语教育教学 1 1 外语与 外语教学1 1 语言研究1 1总计113136722料库语言学的研究在最近十年发展迅速,为了进一步解读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笔者统计了自2002 年至2011 年十年间所有发表的关于语料库研究的文章。
此统计主要涉及现代外语(广东)、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河南)、外国语(上海)、外语与外语教学(辽宁)等全国二十个家外语语言学类期刊核心期刊。
统计发现,有关语料库研究的文章从2002 年至2011 共有316 篇。
其中2002—2006 年发表的语料库语言学的文章主要是主要在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得到了一些重要发现。
1) 词汇研究:此类研究有熊建国(2002),杨贝(2002),张淑静(2002),张立飞(2003);2) 句法研究对语料库进行高准确率的语法标注和句法分析目前还无法实现,对语料库的句法分析还很困难,中国一些学者还是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李(1995,1998),阎丽莉(2003),刘礼进(2003),王克非(2003);3) 语篇研究:此类研究有文秋芳(2003),马广惠(2002),王立非(2005,2006)。
2007—2010 发表的有关语料库的研究文章有143 篇,在这期间中国学者在口语、文学、翻译和语料库的理论研究方面有进一步的拓展:1)语料库的理论与方法,这方面研究有卫乃兴,刘文忠(2007);2)口语语料库的研究,在这方面的研究有王立菲,文秋芳(2007),徐曼莉(2007);3) 语料库在文学研究的运用,这方面研究有刘泽权,刘超明等(2008);4) 语料库与翻译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有谢家成,刘洪泉(2011)。
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从最初的外国语料库的引介到自建中国特色语料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些已经在国际上居于领先水平。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与国外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范围相比还比较窄,现已建成语料库的语种单一;2)语料库的研发主要是由各个大学、研究所和出版社独立或者联合完成,语料库的建设还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3) 在语料库的开发工具研究还落后于欧美国家,国内的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还是运用国外现有的语料库开发软件;4) 目前基于语料库的实证性研究的数量仍然很少,而语料库作为实证研究的有力工具,没有发挥其语言实证研究应有的作用。
因此而言,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虽然在中国近年来有所发展,但仍处于萌芽时期,在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实证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关于话语分析3.1话语分析成果我国学者20 多年来在话语分析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专著有: 王佐良和丁往道的《英语文体学引论》、秦秀白的《文体学概论》、程雨民的《英语语体学》、胡壮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张德禄的《功能文体学》、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王得杏的《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刘辰诞的《教学篇章语言学》、朱永生和严世清合著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黄国文的《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钱敏汝的《篇章语用学概论》以及李悦蛾和范宏雅的《话语分析》等。
论文集影响较大的有朱永生主编的《语言·语篇·语境》、《世纪之交论功能》等。
从我国话语分析的研究成果来看, 主要还是以评介为主, 研究性的文章较少。
“现在的研究成果显示: 篇章对句法结构的形成有制约关系,篇章对句式变体的使用也有制约关系, 句中也有篇章现象。
对话语和篇章的研究, 可以促进句法分析。
”(徐赳赳 1997)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很多话语分析者都是Halliday 理论的支持者和应用者。
其创立的系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话语分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一书中,Halliday 明确指出, 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话语分析提供一个框架, 这个框架可以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
“他有关语言性质、语言系统、语言功能、语言结构、语言与语境相互关系、衔接与连贯相互关系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看法对话语分析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Halliday 1985)但令人遗憾的是还没有很多人用系统功能语法作为语篇分析的理论指导。
黄国文的《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全面地运用系统功能语法来分析语篇。
国内把系统功能语法作为探照灯, 照亮整个语篇领域的, 黄国文是第一人。
3.2我国话语分析的不足3.21对“discourse analysis“这个术语的理解有不少学者把discourse analysis 译为“话语分析”, 但也有不少学者将其译为“语篇分析”。
与discourse 有关的另一术语是text , 有人将其译为“篇章”, 也有译成“语篇”或“话语”的。
一般说来,英美国家的学者好用discourse, 而欧洲大陆的学者则多用text。
有些学者认为这两个术语在意义上有区别, 而另一些学者则不对它们作严格区分。
王福祥把discourse analysis 译为“语篇分析”; 胡壮麟用“语篇”统称“篇章”和“话语”。
我国语言学家的著作中普遍使用这些概念, 但对它们的界定却时常模棱两可。
目前, 国内对discourse 和text 的译名仍然比较混乱, 对该领域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读者的理解也带来很大的不便。
当然,国外学者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也有将两者混为一谈的, 迄今没有统一。
本文对“话语”与“语篇”不作严格区分。
3.22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据国际刊物《语篇》( Text ) 杂志主编Van Dijk所提供的信息, Text 杂志的稿源主要来自美国, 西欧各国要加在一起才能与美国拉平, 再其次为, 澳大利亚、日本和以色列。
我国话语分析语言学的发展仍处在引进介绍阶段, 理论研究多, 实际分析少, 尤其缺乏对真实状态下收集的语料的分析, 难以揭示日常会话模式和运行规律, 更难以谈到用引进的话语分析理论来进行汉语的研究。
3.23对口语研究不足语言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口头的( spoken) ,也可以是书面的( written) 。
人类在交际过程中,既可采用口头形式, 也可采用书面形式。
交际中与语言使用有关的问题都属于话语分析的内容。
在话语分析中, 书面语的研究相对而言比较好操作, 而口语研究由于受到环境、设备、技术、人力、资金等种种条件的限制, 不易进行。
(李悦蛾,范宏雅 2002)国内的话语分析就语料而言, 书面语料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口头语料。
这个倾向有待改变。
3.24引进多, 创新少阅读和钻研引进的原版书需要一定的英语基础; 对于英语水平不太高的语言工作者和语言学习者来说, 有必要用汉语引进一些新的东西, 但引进不是最终的目的。
我们不仅需要评介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著作, 同时也需要与我国社会、语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话语分析方面的专著和文章。